瑞幸轻乳茶
搜索文档
抉择时刻:喜茶加盟商,站在退场边缘 | 深氪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30 18:29
核心观点 - 茶饮行业主流成功路径依赖标准化、效率和规模,但公司选择了一条相反的道路,放弃规模扩张,转向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以维持品牌美誉度 [20][14] - 公司经历了从直营到加盟再到暂停加盟的战略转变,目前处于收缩调整期,面临加盟商关系紧张和商业模式高成本的挑战 [6][7][15][85] - 公司产品策略坚持现制工艺和快速迭代,但复杂的操作流程和高标准管理导致加盟店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能力承压 [63][95][77] 战略转型 - 2022年11月公司开放加盟,转型前门店数约850家,开放一年后门店总数突破3200家,其中加盟店超2300家,规模同比暴涨280% [24][42] - 2025年2月公司突然宣布暂停加盟,此时门店总数约4400家,加盟店占比超7成,同时开始淘汰业绩不佳门店 [7][53] - 战略重心从追求规模转向产品创新,2025年新品推出频率达每半月一款,价格区间从18-19元上浮至25元以内 [17][18] 加盟管理 - 加盟商筛选标准严苛,需提供100万以上资产证明,并通过多轮面试,开放初期收到10万份申请,仅少数优质申请人入选 [35][34][36] - 加盟店运营成本高昂,单店月营业额需达15万元才能盈亏平衡,高于瑞幸的10万元和蜜雪冰城的8万元 [95] - 公司对加盟店实施严格监管,原料效期精确到分钟,违规会触发线上扣分机制,可能导致全员绩效清零 [68][91] 产品运营 - 产品坚持现制工艺,如奶盖现打、水果现切,黑糖波波需煮30分钟闷25分钟,柠檬茶克重和捶打次数均有严格规定 [63][64][65] - 物料报损率约占营业额10%,部分鲜果物料价格高于超市零售价,加盟商实际到手毛利约40% [97][98] - 2023年公司直营门店连续12个月销售增长,单月最高涨幅达80%,但2022年全年销售额46.94亿元,低于2021年的53.52亿元 [43][33] 行业对比 - 竞争对手如古茗、蜜雪冰城通过标准化供应链和低价策略占领下沉市场,而公司产品因工序复杂导致人效较低,同类产品需10名员工完成瑞幸5人的工作量 [20][95] - 公司在外卖大战中反应谨慎,2025年8月才入驻美团折扣活动,而行业普遍早推行0元购、3元购等促销 [19] - 2025年多家茶饮品牌完成上市,行业主流答案仍是标准化与规模化,公司路径被视为孤独选择 [20][21] 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底门店数3977家,较2024年底4477家减少约500家,关店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2025年累计关闭400多家门店,部分因未达经营标准被强制关停,公司取消了对月销售额不超13万门店的1万元补贴政策 [99][100] - 首批加盟合同将于2025年底到期,续约需再缴5万元加盟费,部分加盟商回本不足一半,面临续约抉择 [6][106][107]
霸王茶姬的奶茶为什么不卖九块九?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07 08:30
瑞幸与霸王茶姬轻乳茶价格差异分析 产品原料与成本结构 - 瑞幸轻乳茶升级为茶包现萃工艺,原料包括茉莉花茶、纯牛奶、牛乳饮料、原味糖浆,此前使用茶粉调制被消费者认为有"工业感"[5] - 霸王茶姬坚持茶叶现泡工艺,伯牙绝弦配方含茉莉雪芽、牛乳、非氢化基底乳、风味糖浆,店员称现泡茶汤成本更高[5] - 两家品牌均使用三元牛奶,核心原料成本差异主要来自茶叶处理工艺而非乳制品[7] 供应链规模效应 - 瑞幸全国门店达22340家(2024年底),霸王茶姬全球门店6440家,规模优势使瑞幸获得更强供应链议价能力[8] - 行业案例显示,咖啡品牌复刻瑞幸产品时因采购量不足导致单杯成本达13元,远高于瑞幸9.9元定价[8] 产品战略定位差异 - 瑞幸将轻乳茶定位为引流工具,通过发放5亿张9.9元兑换券激活非咖啡时段消费,单日销量突破167万杯[4][9][10] - 霸王茶姬轻乳茶是核心营收来源,伯牙绝弦累计销量超6亿杯,占中国市场GMV的91%,需维持16元定价保障加盟商利润[11] 品牌发展路径对比 - 瑞幸采取高频推新策略(2024年推出119款新品),轻乳茶作为SKU补充,目标覆盖高校等未来咖啡消费主力人群[10][13][14] - 霸王茶姬聚焦"新中式"调性,门店选址商圈高势能位置,60平米以上大店为主,2024年仅上新23款饮品强化品牌一致性[13][14] - 价格策略反映底层逻辑差异:瑞幸用轻乳茶拓展用户基数,霸王茶姬需维持价格锚点避免品牌溢价受损[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