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
搜索文档
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丨城乡融合,山坳里闯出一片天
人民日报· 2025-10-27 11:57
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与模式 - 政策核心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1] - 芦南村探索出“支部+合作社+企业”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协调统筹,整合闲置土地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企业负责项目运营 [1] 芦南村发展成效与变化 - 基础设施改善:串联山区9个行政村的港九路拓宽改造完成,使游客进山、村民出山更为方便 [1] - 旅游业态兴起:从仅有5栋居民楼发展为拥有咖啡店、田园综合体、民宿等多元化业态,停车场车辆饱满,人气旺盛 [1] - 青年人才回流:创业青年返乡,会议能坐满一屋子年轻人,多数为95后、00后,为乡村带来篝火晚会、毕业聚会、舞蹈大会等新点子 [2] - 村民就业与生活改善:村民从外出打零工转变为在家门口就业,村里通燃气、装电梯,校车直达村口 [2] 城乡融合的宏观经济效益 - 收入增长: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3] - 消费提振:前三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49039亿元,同比增长4.6% [3] 城乡要素流动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 要素流动: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下乡,催生农村文旅、电商等新业态 [4] - 公共服务提升:“十四五”以来通过“教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等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 [4] - 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均衡化、要素配置合理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化 [4]
城乡融合,山坳里闯出一片天(迈向“十五五”的发展图景)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山,一座又一座;路,连着一山又一山。 从山东济南市中心出发,驱车沿盘山路蜿蜒向上半小时就是芦南村。今年4月底,这条串联起山区9个行 政村的港九路拓宽改造完成,让游客进山、村民出山更方便。 车至村口停车场,挂着本地和外地车牌的车已经停得满满当当。乐队、篝火、烧烤……游客三五成群, 很是热闹。返乡创业的芦南村青年贾杰忙前忙后,"以前村里就5栋居民楼,现在人气可高了,连咖啡 店、田园综合体、民宿都建起来了。" 历城区城乡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张宏业介绍,以港九路通车为契机,当地推进片区组团发展,以芦南村为 中心,周边9个村跨村联建,推动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我们将充分总结经验,立足'半城半乡'的发展 特点和区位优势,在要素流动、政策衔接、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统筹发力,推动城乡一体、产业协 同、融合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突破。"张宏业说。 本期统筹:吕钟正 ■延伸阅读 融合发展"融"在哪里? 芦南村深藏山坳、位置偏僻,曾经连快递都难以送达。变化如何发生? "都在'融合'二字。 ...
扎实推动长江大保护各项工作 奏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苏州日报· 2025-08-11 08:28
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 苏州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推动长江生态修复,实施700余项沿江整治项目,新增绿化近5000亩 [2] - 张家港湾四分之三生产岸线蜕变为生态岸线,永兴村通过环境整治使河流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并打造田园综合体 [2] - 苏州长江段实现两岸宜绿尽绿,生态廊道全线贯通,形成"一岛一湾一江滩"生态格局 [2][3] 生物多样性恢复成效 - 长江干流苏州段江豚平均观测头数从2018年1.3头增至2023年3.1头 [5] - 2022年苏州段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种类分别较2018年增加9种、31种,多样性指数显著提升 [5] - 长江太仓段2023年鱼类体长、体重同比分别增长24.2%、80.5%,资源丰度增长97.5% [5] 生态治理与产业转型 - 常熟长江岸线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整治1562个排污口,改造1129家涉磷企业,2024年水生态评分达78.5分 [6] - 七浦塘通过综合整治恢复生态,成为"全国最美家乡河"及新兴产业黄金走廊 [6] - 苏州物种数达4353种,近半为水生生物,生态红线监管体系严密 [6] 文旅融合与文化遗产活化 - 太仓沙溪古镇通过数字技术复兴非遗,打造"一河两岸"文旅格局,形成沉浸式体验 [7][8] - 蒋巷村投资780万元连通水系,年吸引游客20万人次,成为国家4A级景区 [8] - 黄泗浦生态公园结合唐代鉴真东渡文化,打造"山、水、城"融合的生态空间 [8] 科技赋能生态保护 - 长江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基地运用VR技术展示江豚栖息地,推动国际传播 [8] - 苏州通过"科技+生态"模式提升长江保护影响力,形成示范效应 [8]
宁夏国资国企精准发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6-28 09:18
产业深耕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立足实际精准投入建设光伏项目为村民打造"阳光存折" [1] - 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田园综合体"通过入股分红保价收购等方式紧密联结农户稳步提升农民收益 [1] 多元业态助增收 - 各企业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能源+田园观光+康养旅居"等融合业态 [1] - 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多元业态实现农民收益提升 [1] 消费帮扶拓市场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打造"易捷·宁夏优品"专柜让宁夏枸杞滩羊肉等特色产品直达全国消费者 [1]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联手承办"央企消费帮扶聚力宁夏乡村振兴行动"集结30余家央企与商家资源 [1] - 宁夏"六特"产品进央企活动购销额达3.73亿元直接带动就业552人转移就业1106人 [2] 基建提档优化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持续投入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为乡村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筑牢电力基石 [2] - 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村容提升及"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进村入户延伸 [2] 资源投入与成效 - 9家驻宁央企定点帮扶单位累计选派干部46名培训各类人才和群众2.46万人次投入1.56亿元 [2] - 宁夏国资国企系统通过精准投入实现乡村振兴动能注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