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省自然资源厅】10案例获评陕西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陕西日报· 2025-10-31 08:34
此次评选出的典型案例共分为4种模式:在修复整治综合开发模式中,"榆林市煤矿开采与生态保护 协同发展践行'两山两化'案例"对煤矿开采实施全周期治理,矿区林草覆盖率由20%提升到65%。在生态 产品市场化交易模式中,"石泉县草池湾田园综合体推动生态产品转化案例"将闲置农房、集体林地转化 为可抵押融资的旅游资产,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0万元。通过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模式,延 川县深度挖掘红枣叶资源,打造"延安枣芽茶"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产业链增值。通过生态修复与文旅融 合模式,"浐灞湿地修复 打造城市'生态绿芯'案例"实施水系连通、水质提升、生态重建一体化治理,让 湿地区域成为鸟类翔集的城市"生态绿芯"、市民郊游的"城市会客厅"。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指导各地创新探索,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走深走实。(记者:沈谦) 10月30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该厅日前完成全省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 案例评选,10个典型案例从全省46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五五”任务书⑤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建设美丽中国
河南日报· 2025-10-31 07:41
洛阳市孟津区黄河一号公路核心区的小浪底库区风景怡人。郑占波 马绍磊 摄 抓落实 统筹推进"五水共治" 为"两高四着力"提供水利支撑保障 ——访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期和两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 会议,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就加快建设现代化水网、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等多项治水 工作作出部署,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10月30日,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申季维在接受记者采访 时说。 申季维表示,全省水利系统将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深 入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1+2+4+N"目标任务体 系,统筹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新篇章作出水利贡献。 落实"江河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论证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推进小河口等水库 前期工作,实施伊洛河、金堤河 ...
近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水源涵养量年均增长6%以上 “中华水塔”生态屏障,这样加固(生态治理中的中国智慧)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27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当地通过保护冰川、治理黑土滩、恢复湿地等措施,守护好三江源这个"中华 水塔",为全球高原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深秋,上果洛。 快到达时,飞机舷窗外翻涌着白色。云游雪顶间,海拔6282米的阿尼玛卿山主峰玛卿岗日如脊背高耸。 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冰川是其重要源头。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最大的冰川群,横 亘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阿尼玛卿山坐拥120多平方公里的冰川,为黄河上游提供约35%的水源给 养,成为三江源的重要生态屏障。 中华水塔水源涵养量持续提升,阿尼玛卿山的生态治理便是一个生动缩影。 保护冰川—— 采取立体冰川监测、人工增水补冰等措施 汽车穿行在阿尼玛卿山南麓,这里生态治理更集中、风貌也更完整。此时,草场已不复夏时的绿,连绵 的冰川令人震撼。 在当地,冰川的消融、上冻有两个主要时间点,即每年5月、11月前后,这也是果洛州玛沁县雪山乡牧 民监测队集中观测雪山的时间。 下车,头戴毡帽,与牧民监测队冒雪前行。这支监测队,带头的是牧民昂保加。从2008年开始,当地牧 民自发组织队伍测量冰川雪线。 4500多米的海拔,每爬 ...
正和生态:聚焦主业谋发展 迎接挑战启新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2:48
市场布局方面,公司以北京为根据地,聚焦国家水网建设工程、幸福河湖项目。近岸海域治理围绕海堤 生态化改造、海洋生态修复、沙滩修复工程,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实现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 升。 当前生态环保行业面临多重困境,地方财政收紧、项目回款周期延长,叠加市场竞争激烈,众多上市环 保企业被动转型。正和生态面对挑战,不退缩不回避。2025年下半年,正和生态领导班子围绕"聚焦主 业、迎接挑战、上下同心、开启新征程"谋篇布局,突出绿色、特色、创新,优化布局生态型基础设施 业务,全面推进《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战略制定与执行(BLM)》,并于10月20日正式发布。 公司通过差距分析,精准定位企业的核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突破技术壁垒、重构商业模 式,凝心聚力,达成目标。从"看趋势、看行业、看竞争、看客户、看自己"五大维度,全面剖析行业现 状,依托我国水利行业连续3年突破万亿元的投资规模和以水安全、水资源利用为导向的国家战略,果 断聚焦核心业务"生态型基础设施",聚焦"京津冀和近岸海域治理"市场,并形成分阶段目标,最终实 现"国内生态型基础设施行业领军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公司创新性地构建以水安全为基础层,聚焦 ...
生态修复换来洪湖水清岸绿,7000名跑者感受湿地之美
第一财经· 2025-10-27 14:27
10月26日,2025环洪湖马拉松在湖北洪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下称"洪湖山水项目")金湾湿地沿线开跑,吸引全国各地7000余名跑者感 受洪湖湿地之美。 洪湖水质均值已连续8个月达到Ⅳ类,氮磷总量下降30%,湿地植被覆盖率提升至30%。 洪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作为湖北首个环湖马拉松赛事,2025环洪湖马拉松路线超过80%的赛道沿湖布设,其中约一半路程位于洪湖山水项目范围内。 洪湖山水项目是国家"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于2023年3月开工,今年9月29日通过验收,项目通过生态斑块吹填480万立方 米、乔木种植15万株、水生植物恢复300万平方米、养殖尾水治理约9000亩、生态沟渠治理270余公里及垃圾填埋场等系统性、整体性生态修复,统筹解决洪 湖流域面临的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重构"江湖联动、人水和谐"的生态格局。 水生植物既是洪湖的"生态心脏",也是鱼虾栖息、候鸟停歇的"生命摇篮"。但受洪湖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沉水植被几近消亡,湖底"荒漠"不断蔓延。为唤醒 水下生机,项目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成立"水生态环境恢复技术实验室",根据不同区域底泥特性,构建"挺水 ...
“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绘新卷
苏州日报· 2025-10-26 08:47
与此同时,在太湖之滨的吴中区金庭镇,另一场生态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 区一期工程于2021年10月竣工,通过打造三道湿地拦截处理体系,创新运用"自然恢复+人工修复"双重 手段,成功破解环太湖地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难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 "十四五"以来,苏州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宏大乐章中,始终贯穿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建设的铿锵节拍。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标志性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一幅"绿水青 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的现代化锦绣图景在江南大地徐徐展开。 这五年,是苏州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最大、生态效益提升最显著的时期。2024年,全市PM2.5浓 度降至29微克/立方米,较"十三五"末下降12.1%,优良天数比例攀升至84.2%,连续4年稳定达到国家空 气质量二级标准,领跑全省。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太湖连续17年安全度夏,达到国家良好湖泊 要求。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连续多年稳居95%以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触手可及。 厚植"绿基底",筑牢生态屏障 曾经机器轰鸣的张家港东沙化工园区,如今归于宁静。这片长江沿岸的土地,在2013年之前,曾为 张家港市经济发 ...
冠中生态股价跌5.01%,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95.81万股浮亏损失91.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4:14
王海畅累计任职时间3年9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5.29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68.86%, 任职 期间最差基金回报-18.8%。 10月23日,冠中生态跌5.01%,截至发稿,报18.21元/股,成交4.05亿元,换手率14.70%,总市值28.27 亿元。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资料显示,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游云路6号,成立日期2000年8月30日, 上市日期2021年2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公司主要从事生态环境建设业务,具体包括以植被恢复为主 的生态修复业务以及部分园林绿化和市政公用等城市环境建设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综合性治理 45.65%,植被恢复23.53%,市政公用17.67%,园林绿化8.58%,土地整治3.75%,其他0.81%。 从冠中生态十大流通股东角度 数据显示,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冠中生态十大流通股东。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二季度新 进十大流通股东,持有股数95.81 ...
“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视网· 2025-10-17 07:0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前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五年来,我国不断厚植高 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视网消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十四五"期间,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发展方式绿色转 型成就斐然。接下来,一起打开"十四五"对账单,看这五年,"绿水青山"如何绘就生态画卷。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这 五年,我国共完成了国土绿化面积5.49亿亩,其中造林面积1.85亿亩,相当于一个福建省,新增森林蓄积量相当于一个大兴安岭林区。目前我 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为全球贡献了大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世界上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 风险。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 ...
老板套现离场,新东家低成本接盘,翻倍股冠中生态AI跨界背后:是共赢还是泡沫?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2:13
资本运作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自9月底停牌一周后复牌,开启大涨模式,连续多个交易日实现“20cm”涨停,股价从停牌前的11.2元/股最高飙升至23.23元/股,实现翻倍 [1] - 股价大涨背后是两项重大交易: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杭州精算家51%股权,以及实际控制人通过协议转让及放弃表决权方式将控制权交予深蓝财鲸 [2] - 新控股股东深蓝财鲸仅需支付2.21亿元,凭借10.50%的持股比例即可获得公司控制权,实现低成本控股 [4] 控制权变更交易细节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春林、许剑平夫妇计划转让2170.49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5.50%),其中第一期转让1470.33万股(占10.50%),转让价为15元/股,转让款为2.21亿元 [8] - 转让完成后,实际控制人预计变现保底超过3.26亿元 [2][8] - 交易完成后,靳春平将成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 [2][4] 跨界收购标的分析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杭州精算家人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标的整体估值暂定不高于5.6亿元,据此计算收购对价约为2.856亿元 [2] - 杭州精算家2024年营业收入为4796.63万元,净利润为792.02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52.77万元,净利润为506.74万元 [9] - 以2024年净利润计算,此次收购的估值市盈率接近71倍 [9] - 杭州精算家成立于2022年9月,成立时间仅三年,其核心产品“深蓝财鲸”智能体于2025年7月才发布 [9][11] 公司基本面与收购方背景 - 公司自2021年上市后主业疲软,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2亿元、4.53亿元、3.77亿元及1.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2.72万元、5623.46万元、3417.21万元及-7090.02万元,2024年出现亏损 [8] - 新控股股东深蓝财鲸成立于2025年7月21日,截至公告日未开展实际经营,其注册地址实地探访发现公司标牌已摘除,室内灯光暗淡,未见人办公,面积不足50平方米 [5][7] - 杭州精算家的注册地址实地探访发现其实际办公室面积同样不足50平方米,办公员工约有10人,但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其2024年社保缴纳人数仅为2人 [10][11]
内蒙古“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举行 助力可持续防法治沙
经济观察报· 2025-10-16 10:26
活动概况 - 第56届世界标准日内蒙古自治区主题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举行 活动聚焦荒漠化防治及标准化创新实践 [1] - 活动发布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标准体系和防沙治沙标准体系建设阶段性成果 为可持续防沙治沙提供科技支撑 [1] 行业标准化建设 - 自2022年以来 内蒙古系统性构建生态保护 绿色低碳 资源节约的标准体系 已形成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23项 [1] - 行业批准发布相关标准298项 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发挥支撑作用 [1] 公司实践与贡献 - 公司作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的企业主体之一 系统总结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实践经验 [1] - 公司编制《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行业标准等各类标准528项 [1] - 公司提供的标准为系统生态治理提供品种选择 治沙技术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成效评价等规范指导 推动草原修复 沙化治理科学化 标准化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