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

搜索文档
一张知识产权保险“首单”
金融时报· 2025-07-09 19:41
近年来,保险业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其通过研发失败险、知识产权险等专属产品,为企业"从0 到1"的探索实践分摊风险、保驾护航。 湖南首单知识产权保险的落地,正是中国太保发挥专业优势、深耕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缩影。中国太保持续强化对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风险的研究,护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落地多个行业首发产品,探索保投联动模式,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风险保 障和资金支持。 为破解企业这一痛点,切实"护"住创新成果,中国太保产险湖南分公司创新推出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中 国太保产险湖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成功案例,让更多企业了解并运用知识 产权保险工具,勇敢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让企业在长沙经开区创新更安心、发展更稳健。" 据悉,鼻祖生物为其两项核心专利投下总保额为160万元的专利执行保险,并附加了侵权损失险。 "意义太重大了!"鼻祖生物负责人表示,"现在,如果发现有人侵权,我们不再需要顾虑维权成本,可 以第一时间行动。调查取证、请律师打官司的费用,保险公司先'扛'了,打赢了还能赔损失。中国太保 这张'护身符',让我们能把精力和资金都集中在研发创 ...
政企协同赋能创新,打造知识产权示范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7-09 13:32
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 准实施试点的通知》(国知办发运字〔2023〕23号),正式开始推广实施知识产权国际标准,目标是"通 过三年时间,逐步实现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管理国际标准实施 试点全覆盖",在此背景下,腾森轮胎成为威海市首批试点企业之一。 虽然试点企业在知识产权和创新发展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但面对一个全新的国际标准,由于 认知不足而产生心理抵触在所难免。为了把企业看不见摸不着的国际标准真正摆到企业面前,市市场监 管局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邀请贯标行业领域内头部企业的专家学者来威授课,从国际标准是什 么、解决了哪些问题、能使企业获得哪些收益、对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帮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 解,逐步提升企业对标准的总体认知,还从企业实操层面出发重点介绍了《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 南(ISO56005)》的背景、框架、评价标准和具体评价流程,并结合世界知名企业转型案例,让企业切实 认识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意义。 解决了企业认识层面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经济成本是企业绕不过的"门槛" ...
东莞银行IPO苦战17年:营收净利双降、交五年最差业绩,小微贷占比过高压缩利润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7-08 19:13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冯紫彤 成立26载的东莞银行,正经历着第17个上市冲刺年。 东莞银行,成立于1999年,地处GDP逾万亿的制造业强市广东东莞,是原银监会确定的12家城商行"领头 羊"之一。2008年3月,东莞银行首次递交上市申请材料,成为城商行中最早启动IPO程序的机构之一。 然而,资本市场的大门始终未向其敞开。受理、反馈、撤回、重启……日前,东莞银行第五次叩门,向深 交所主板递交了最新的招股说明书。 截至2024年末,东莞银行总资产已达到6727.30亿元,高于已上市的兰州银行、西安银行、厦门银行;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1.97亿元,同比下降3.69%;净利润37.33亿元,同比下降8.2%,为近五年来首次下 滑。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银行股IPO面临的环境已非昔日可比。主板上市门槛高企,对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 能力、公司治理及特色化经营提出了严峻考验。面对如此态势,东莞银行此次"五度闯关"底气何在?扎 根"世界工厂"腹地,东莞银行又是否具备了足以破局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 背靠"双万"东莞, 资产破6700亿,净利反降8% 对于区域性中小银行而言,其发展战略及经营布局往往与所在区 ...
打造数字金融新高地
金融时报· 2025-07-08 11:18
政策引领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推动市政府制定《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出十条措施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 - 当地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配套政策,编制《邵阳数字经济产业链"一图四库一清单"》,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与邵东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推动金融资源流向打火机、小五金、箱包等特色轻工产业,支持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 [2] 贷款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邵阳市科技贷款余额达448.8亿元,较年初新增36.4亿元 [1] - 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8.1% [1] - 邵东市打火机和小五金产业贷款余额为39.2亿元,同比增长22.6% [2] - 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54.8亿元,其中线上办理再贷款5.8亿元,撬动银行机构发放科创贷款116.8亿元 [3] 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制定并发布"流水贷"团体标准,通过收支流水数据为企业信用"定制画像",实现无抵押纯信用、全流程线上操作 [4] - 全市银行机构开发"流水贷""科信贷""科技价值贷"等数字金融产品,累计为3263户企业授信30.2亿元,为1823户企业发放贷款23.5亿元 [5] - 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1.9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7亿元,缓解科创企业融资担保难题 [6] 企业支持 - 邵阳市规模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全省第1,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81家、制造业冠军企业11家,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 [3] - 全市共有425家企业入选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382家晋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6] - 截至2025年3月末,40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7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7] 供应链融资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运用数字化平台拓展"应收账款+"应用场景,推出"动产抵押+"融资模式 [7] - 累计落地应收账款融资业务215笔,融资金额23.3亿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业务696笔,业务规模居全省前列 [8] 服务创新 - 推动银行机构完善"五专"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 [9] - 全市企业累计"上云"4.2万家、"上平台"3500余家,新增智能制造企业50家、生产线121条 [9] - 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贷"520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3300万元,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10]
以国企担当筑牢创新与民生保障双屏障
搜狐财经· 2025-07-08 07:18
绿色护航:低碳战略注入发展动能。聚焦国家"双碳"目标,公司创新推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量损 失补偿保险"有效化解设备损坏及自然环境因素导致的收益波动风险;"储能系统质量和性能保修保 险"保障新型储能系统全周期运行;创新"绿色建筑性能保险"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提供能效达标风险保 障,有力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程。2024年,公司绿色保险风险保障规模达17亿元,同比增长 15%,以金融活水润泽绿色发展沃土。 民生根基:普惠服务彰显国企温度。"苏超"保障只是紫金保险江苏分公司在落实金融本源、发挥保险保 障功能实践举措之一。公司已将服务延伸至民生保障的方方面面:主承保"江苏医惠保1号"等惠民产 品,已惠及超百万江苏家庭,单年度赔付最高达128万元;2024年度,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全省8个地市, 其中紫金保险作为主承保方或独立承办方的南京、盐城、镇江丹阳、淮安长护项目累计承保183.4万人 次;政策性农险为82.9万农户提供346.73亿元风险保障;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矩阵更延伸至研发中断保 障,为科创企业创新失败风险提供托底支持。 从守护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到保障绿茵场上的竞技安全,紫金保险江苏分公司始终以国企担当诠 ...
依托浦发银行集团协同资源,上海信托积极践行“金融为民”担当
国际金融报· 2025-07-04 20:42
公司概况 - 上海信托是浦发银行重要集团成员,成立于1981年,为改革开放后上海首家金融机构及国内首批信托公司 [1] - 公司始终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与人民美好生活,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市场,财富管理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1] - 上海信托家庭服务信托累计约2000单,规模约30亿元,市占率全国第一 [1] 创新业务领域 家庭服务信托 - 落地全国首单"现金+不动产"家庭服务信托,覆盖大众家庭核心资产(房产)的财富保障与代际传承 [2] - 案例解决养老保障、子女支持、财产保护、房产管理等复合需求,提供可复制模式 [3] 特殊需要信托 - 2024年11月落地上海辖内首单特殊需要信托,服务残障群体及失能老人 [3] - 采用"特殊需要信托+"模式,整合多元资产与社会资源,构建"无障碍金融"服务环境 [3] 养老服务信托 - 2024年6月落地安养服务信托账户,解决老年人财富传承与失能照护问题 [3] 知识产权信托 - 6月26日落地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临床转化),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4] 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 - 2023年落地上海市首单预付资金服务信托,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全链条资金管理机制 [6] - 覆盖酒店、美容美发、租房等场景,实现资金隔离与消费者权益保障 [6][7]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 - 2024年3月成立"上信-凤凰7号服务信托",规模超40亿元,用于化解项目危机与保交楼 [7] 政策与制度支持 - 2024年8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修订,纳入不动产和股权信托,上海信托参与立法征询 [2] - 上海版本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于6月9日落地,推动行业规范化 [2] 技术应用与运营模式 - 预付资金服务信托配套开发数智化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6] - 风险处置服务信托通过设立SPV实现资产隔离,保障债权人权益 [7]
上海国际信托总经理陈兵:推进“以销定产”的展业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6:02
信托业消费者权益保护 - 行业正通过四方面深化消保实践: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信托普及力度、提升公司受托服务能力、完善纠纷处理机制 [1] - 信托公司需建立健全消保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并引导消费者树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市场理念 [1] - 纠纷处理强调"不拖延、不升级、不扩散"原则,需落实岗位责任制并完善诉调对接机制 [2] 上海信托经营表现 - 公司当前管理规模超1.2万亿,较2024年末的9568亿增长约25% [2] - 2024年实现营收31.40亿元,净利润9.57亿元 [2] - 2015年至今累计兑付客户本金4.3万亿元、收益超2900亿元 [2] 上海信托业务策略 - 提出"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循环驱动"展业策略,风险控制前置使资产质量行业领先 [2] - 产品设计从展业规划、评审决策、业务容量三维度保护投资者权益,采用"以销定产"模式 [3] - 展业规划中优先规避未来高风险业务,评审决策严控第一还款来源和抵质押物 [3] - 业务容量根据资金性质与规模动态调整,避免盲目扩张 [3] 信托普惠化创新 - 公司聚焦民生需求痛点,推出市场首批家庭服务信托、全国首单不动产家庭服务信托等创新产品 [3] - 在养老、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等领域提供制度型解决方案,推动信托制度普惠化 [3]
从特殊关怀到品质养老 信托业“普惠化”加速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31
信托业普惠金融创新举措 - 上海信托2024年11月落地上海辖内首单特殊需要信托 为残障群体 失能老人等民事行为能力瑕疵群体提供综合服务 通过"一个特殊需要信托账户"整合多元资产 汇聚社会资源 链接生活照料 财产管理 养老服务等场景及服务提供方 实现专款专用与资金闭环 [3] - 探索"特殊需要信托+"模式 与慈善信托嫁接支持公益用途 与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结合规范服务支付 与监护人责任险联动缓释履职风险 构建"无障碍金融"服务环境 [3] - 2024年8月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家建设条例》将不动产和股权信托纳入 上海信托作为唯一一家信托公司参与立法征询 在市委金融办和上海金融监管局牵头下 成功出台上海版本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 [4] - 2024年6月9日落地全国首单"现金+不动产"的家庭服务信托 [4] - 2024年6月落地独具信托服务特色的安养服务信托账户 通过信托制度解决老年人在财富传承 失能失智下的照护等方面问题 实现信托账户普惠化 服务品质养老需要 [4] - 2024年6月26日落地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临床传化) 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合作 开创市级医院临床创新成果公司化运营全新路径 [4] 未来普惠信托发展规划 - 大力发展信托数智化建设 为信托服务插上数据和智能化翅膀 更高质量 广维度服务广大社会群体 [5] - 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信托等财富管理服务信托 让财富信托走进"千家万户" 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信托账户 [5] - 大力发展预付资金信托 让信托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 为促消费 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信托特色方案 [5] -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 为养老金融大文章和共同富裕贡献信托力量 [5]
天津探路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05:35
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 天津市发布《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强度,到2027年力争全市科技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1] - 方案提出探索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打包质押融资模式,扩大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投放 [1] - 鼓励银行机构单列科技型企业信贷规模,适当向科技支行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等业务权限 [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与挑战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为解决科技型企业抵押难问题的"金钥匙",但受技术密集、专业门槛高等因素影响,银行主要依赖第三方评估机构 [2] - 知识产权类型多样且评估方法不统一,导致评估价值差异大,其价值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法律保护等多因素影响 [2] - 科技型企业核心资产多为"软资产",银行缺乏有效数据和评价标准判断其真实经营状况,风险识别与利率定价成为难点 [3] 科技支行发展现状 - 部分银行科技支行业务定位侧重于传统信贷,目标客户聚焦成熟期科技企业,与普通支行相比优势有限 [3] - 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权限可为科技型企业开通绿色信贷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3] - 银行需加快培养熟悉金融和科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对科技创新项目的识别能力 [3] 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掘培育独角兽和猎豹企业 [3] - 依托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100家科技型企业上市后备库,实施分类支持、分阶段培育和"一企一策"辅导 [4] - 鼓励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 [4][5] 债券市场创新举措 - 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债券发行效率和成功率 [4] - 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通过专业增信机构或信用风险缓释凭证为科技创新债券增信 [5] - 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 [5]
天津:支持试点银行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
快讯· 2025-07-03 14:38
天津市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 - 核心观点为优化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以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1] 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优化措施 - 推广创新积分制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 [1] - 推动银行机构将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性作为信贷准入和授信评审的重要参考 [1] - 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审批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 [1] - 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 [1] - 在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中前移金融服务 [1] -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 - 探索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打包质押模式 [1] - 扩大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投放 [1] - 拓展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等业务 [1]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政策 - 支持试点银行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1] - 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 [1] - 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