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半导体项目暴雷!
是说芯语· 2025-08-23 16:00
以下文章来源于半导体封测 ,作者观芯者 半导体封测 . 汇集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材料和设备等领域,行业资讯、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近期,贵州贵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深陷多重危机,这一消息经"观芯者"披露后引发行业关注。该公司位于 贵州省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内,曾怀揣着完善西南地区半导体产业链的宏伟目标,如今却因"下落不 明"、经营异常以及法律纠纷等问题,成为半导体项目暴雷的又一典型案例。 贵芯半导体成立于 2017 年 6 月,注册资本达 5000 万元,其股东具有港资背景。其中,安晟电子持股 85%,认缴 4250 万元;香港天立科技持股 15%,认缴 750 万元。公司成立之初,宣称拥有专业的半导 体研发团队和强大的封测技术,工程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封装厂,立志打造一座多元化、 多功能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厂,为西南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半导体行业作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企业进行长期投入和稳健运营。贵芯半导体的暴雷,本质 上是"口号式布局"的失败。从技术层面看,该公司缺乏核心技术突破,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从经营层面看,又缺乏合规经营能力,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资金链断裂。种种问题 ...
芯原股份上市5周年:亏损扩大至6.01亿元,市值较峰值蒸发33.93%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01
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依托自主半导体IP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半导体IP授权服务 [2] - 核心产品分为量产业务收入和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其中量产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36.88%,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31.22% [2] 财务表现 营收情况 - 2020年营收为15.06亿元,2024年增至23.22亿元 [2] - 2021年和2022年营收保持较快增长,但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下滑 [2] 利润情况 - 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0.26亿元,2024年扩大至-6.01亿元 [2] - 近5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下降2250.27%,其中3年出现亏损 [2] 市值与股价表现 - 2020年8月18日公司市值达峰值840.76亿元,股价174.0元 [4] - 截至最新收盘日(8月15日),股价跌至105.66元,市值缩水至555.47亿元,较峰值减少285.29亿元(降幅33.93%) [4]
魏少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关键要有战略定力
36氪· 2025-07-16 18:43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 1996年"909工程"启动时,国内芯片设计产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企业连每月5000片产能都不敢承接 [2] - 30年后中国芯片设计产业规模达6400亿元,实现超6000倍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企业数量从十几家增至三四千家 [3] - 当前国产芯片满足国内约50%需求,中低端产品已实现自给自足,正向高端领域冲刺 [3] 产业模式与全球地位 - 中国确立设计/制造/封测三业分立协作模式,与国外IDM一体化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 [4] - 中国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国家之一,产业结构完整性超越美国 [8] -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报告承认中国半导体芯片设计是"亮点" [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存储芯片领域用十年时间追赶国外数十年发展进程,3D NAND闪存已构建自主技术体系 [10] - 人工智能领域被视作可能带来更多惊喜的突破方向 [10] - 部分领域已进入"无人区",需摆脱传统跟随模式强化自主创新 [9] 人才培养与设计变革 - 研电赛推动国内芯片设计从手工绘制转向EDA工具正向设计,改变整代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 [7] - 早期研究生完成含几千逻辑门的设计已属卓越,现在设计能力实现数量级提升 [7] 当前挑战与发展关键 - 装备与材料领域2017年前投入不足,现需保持30%市场占比的战略定力 [8] - 最大挑战在于产业界的持续信心和政策连贯性,而非具体技术瓶颈 [8] - 技术产业化周期需10-20年,需避免急功近利保持长期投入 [9] 未来展望 - 未来2-3年可能诞生世界领先科研成果,5-10年有望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10] - 有望像5G领域一样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技术引领,构建特色发展模式 [10]
搁浅的硅基梦:从“芯片希望”到“僵尸工厂”
是说芯语· 2025-07-12 10:02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半导体产业在晶圆制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已具备7纳米逻辑芯片及3D NAND/DRAM存储设备的先进生产能力 [2] - 截至2024年初,全国拥有44家晶圆厂(25家300mm/5家200mm/4家150mm/7家停产),另有32个在建项目(24家300mm/9家200mm)作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组成部分 [3] - 中芯国际、华虹等企业计划2024年底前新增10座晶圆厂(9家300mm/1家200mm) [5] 失败晶圆厂案例分析 典型失败项目 - **武汉弘芯(HSMC)**:190亿美元投资项目因资金链断裂停摆,从未实现14/7纳米芯片量产 [10][12] - **泉芯(QXIC)**:作为HSMC姊妹公司,14纳米计划仅停留于宣传阶段,2021年终止运营 [14][15] - **GlobalFoundries成都**:100亿美元项目因战略调整中止,后由华力微电子接盘重启 [17] - **德海半导体**:30亿美元项目涉嫌欺诈,仅完成场地平整即宣告破产 [18] - **福建金华(JHICC)**:56亿美元DRAM项目因窃取美光技术被美列入实体清单,技术发展停滞 [20] 失败共性特征 - 过度追求先进制程(14/7纳米)而缺乏技术积累,依赖地方政府资金但监管缺位 [6][8] - 美国出口限制导致10纳米以下设备断供,加剧技术突破难度 [7] - 存储器领域尤为艰难,江苏先进半导体18亿美元PCM项目及清华240亿美元3D NAND项目均告失败 [21][23] 行业经验总结 - 半导体制造需要长期技术沉淀,英特尔/台积电等龙头企业均经历数十年技术积累 [8] - CIS等相对简单领域亦存在失败案例(德淮/塔科马半导体),显示全产业链均需专业能力 [25] - 成功要素包括:持续研发投入、供应链深度布局、市场化运营机制 [25]
半导体新IPO!开盘暴涨210%!
国芯网· 2025-07-08 21:57
公司上市表现 - 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88729SH,开盘价26.20元,较发行价8.45元上涨210.06%,总市值一度超过770亿元 [1][3] - 上市首日成交量达334.11万股,成交额8753.69万元,换手率1.67% [4] - 公司获得7家机构战略认购,包括证裕投资、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认购总金额6.81亿元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全球化半导体设备企业,研发制造基地分布在中国、美国、德国,主要产品包括干法去胶、干法刻蚀、快速热处理等设备 [4] - 通过收购美国Mattson Technology增强技术实力,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设备在细分市场份额全球领先 [4] - 客户涵盖三星电子、台积电、美光科技、中芯国际等全球前十芯片制造商 [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63亿元、39.31亿元、46.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3.09亿元、5.41亿元 [5]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37.39%,较2022年提升8.87个百分点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6亿元(同比+14.63%),净利润2.18亿元(同比+113.09%),预计上半年营收23-25亿元,净利润3.08-3.4亿元 [5] 行业影响 - 公司上市被视为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资本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有望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 [6] - 市场分析认为其上市对半导体产业具有示范效应,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向全球领先水平迈进 [6] 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以巩固技术优势,并利用科创板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展业务 [5]
CSEAC 2025,九月与您相约无锡
是说芯语· 2025-07-07 15:37
展会概况 - 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将于2025年9月4日至6日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1] - 展会以"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是国内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领域最具知名度的年度性展会 [1] - 展会集技术交流、展览展示、产品发布、经贸洽谈、国际合作及市场拓展于一体 [1] 展会亮点 规模盛大 - 展览面积超60000平方米,涵盖晶圆制造设备、封测设备、核心部件、材料等主题展区 [1] - 1000+企业参展,展商数量同比增长40%以上 [1] - 展览面积和展商数量的增长反映出国内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1] 国际化视野 - 来自欧洲、亚太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家海外企业参展 [3] -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论坛"将集结全球半导体产业领军人物与权威技术专家 [3] - 论坛聚焦芯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等关键技术领域 [3] 专业论坛 - 展会同期将举办18场专业论坛,包括主旨论坛、专题分论坛及圆桌对话等 [4] - "主旨论坛"邀请重量级嘉宾和专家分享行业发展趋势和前瞻性战略思考 [4] - "董事长论坛"汇聚数十位半导体企业领袖同台论道 [4] - "专题论坛"围绕制造工艺、半导体设备产业链联动、投融资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4][5] - 展会同期还将举办第十七届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CIPA 2025)和2025集成电路(无锡)创新发展大会(ICIDC) [5] 产学研共融 - 展会特别规划高校成果展示专区及产教融合系列活动 [7] - 全国近30所高校将与参展企业对接举办现场招聘会 [7] - 超80家展商将现场发布招聘信息 [7] 举办地集群发展机遇 - 无锡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构建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及支撑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8] - 无锡汇聚了SK海力士、华润微、华虹无锡、长电科技、盛合晶微、力芯微、卓胜微等企业 [8] - 展会选址无锡有助于产业界人士了解产业集聚优势,促进高效协作 [8] - 30余所高校、80多家展商校企对接将进一步放大集聚效应 [8] 展会活动 - 展会期间将举办新品发布、企业上下游对接等活动 [4] - 观众可提前预登记参与抽奖,奖品包括京东卡、蓝牙耳机、Apple Watch、华为平板电脑等 [9][10]
中东半导体,冉冉升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4 11:09
中东国家半导体战略概述 - 中东国家将半导体视为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正在构建本地芯片生态系统 [1] - 沙特阿拉伯和阿曼旨在通过发展半导体产业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 [1] - 埃及拥有悠久的微电子和半导体设计历史,正寻求扩大区域设计中心地位 [1] 埃及半导体发展 - 埃及经过近20年发展,已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具活力的半导体生态系统之一 [4] - 2016年启动"埃及制造电子产品"(EME)计划,2019年升级为EME 2.0,聚焦电子和半导体设计 [5] - 战略避免建设半导体工厂的高成本,专注于设计和系统集成 [5] - 埃及拥有三星、LG等国际巨头制造业务,以及Elsewedy、Elaraby等本土领军企业 [6] - 意法半导体、汇顶科技、联发科等全球企业在埃及设立设计中心 [9] - 本地无晶圆厂公司包括Si-Ware Systems、Pearl Semiconductor、InfiniLink等,其中InfiniLink已融资超1000万美元 [9] - 全球半导体联盟(GSA)2022年在开罗设立区域办事处,是该联盟在美国、欧洲和远东以外的首个办事处 [11] 沙特阿拉伯半导体发展 - 沙特"2030愿景"将半导体作为构建知识型经济的战略支柱 [11] - 2022年启动沙特半导体计划(SSP),加强芯片设计和生产技术本地化 [12] - 2024年成立国家半导体中心(NSH),初始投资2.66亿美元,目标到2030年吸引50家无晶圆厂公司 [12] - 截至2025年5月,已有20家公司处于迁往或开展业务的阶段 [13] - 成立5亿美元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 [13] -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拥有2000平方米ISO 6级认证洁净室 [15] -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KACST)提供3600平方米洁净室空间 [16] - Alat项目预算1000亿美元,旨在打造高科技制造业中心 [17] - Alat与联想达成20亿美元合作,计划2026年在沙特生产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 [18] 阿曼半导体发展 - 阿曼"2040愿景"将半导体作为经济多元化目标 [21] - 采取务实策略,优先发展外包半导体封装和测试(OSAT)服务 [21] - 2022年美国GS Microelectronics在马斯喀特设立技术中心,培训100多名阿曼工程师 [22] - 2025年投资美国Lumotive,建立LiDAR设计中心 [22] - 与印度Kaynes Technology合作建立VLSI设计中心 [22] - OSAT计划预计投资1.3-1.4亿美元,其中1.1亿美元用于资本支出 [23] - 2023年主办首届中东国际半导体高管峰会(ISES),计划2025年12月举办第二届 [25] 各国发展特点比较 - 埃及:发挥工程人才优势,专注芯片设计,但缺乏风险资本 [29] - 沙特阿拉伯:资金雄厚,从零构建基础设施和人才管道,试图改变行业规则 [29] - 阿曼:采取合作务实策略,优先发展OSAT,逐步建立本地能力 [29]
6个半导体项目IPO、投产,其中康美特拟北交所IPO 已完成上市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6-10 17:45
康美特拟北交所IPO - 公司已完成北交所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广发证券 [1] - 广发证券认为公司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和会计基础 [4]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电子封装材料和高性能改性塑料 [5] - 主要产品包括LED芯片封装用电子胶粘剂和改性可发性聚苯乙烯 [5] 盈芯半导体材料项目 - 盈芯(南乐)零碳半导体材料产业园建成投产,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5] - 项目主要生产CVD金刚石和零碳半导体新材料,年产3万片高品质热沉片 [5] - 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1亿元 [6] - 业务涵盖半导体材料、量子技术、国防军工等领域 [6] 成都微波射频产业园 - 成都高新西区微波射频产业园(西区)启动建设,总投资4.7亿元 [7] - 项目占地面积50亩,总建筑面积10.4万㎡,计划2026年底投运 [8] - 采用高标准半定制化厂房,单层最大面积7950㎡,最大承重2T [8] - 重点引进有源相控阵天线、射频前端、频率源等核心器件企业 [8] - 项目是"一园三区"规划的一部分,将形成研发-制造-测试完整生态 [9] 广漠半导体新材料项目 - 项目签约落户江苏太仓高新区,总投资1亿元 [10] - 主要产品为先进陶瓷材料和陶瓷复合材料 [10] -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5亿元,年税收约1300万元 [10]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10] 凯芯半导体项目 - 苏州凯芯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开工奠基 [11] - 项目总投资4.1亿元,用地54.89亩 [13] - 年产30000吨半导体专用材料及13500吨配套材料 [12] - 产品包括光刻胶、电镀液、清洗液等封装测试用材料 [12] - 预计达产后年销售超6亿元,纳税超6000万元 [13] 中欣晶圆12吋抛光片 - 浙江丽水中欣晶圆12吋抛光片成功通线 [14] - 项目采用全球最先进生产技术,实现12吋大硅片全流程制造 [14] - 公司2022年成立,2023年6月动工,2024年12月首根单晶下线 [14]
光刻胶:半导体制造的“卡脖子”难题,国产替代之路在何方?
材料汇· 2025-06-02 22:33
光刻胶技术壁垒 - 光刻胶由光引发剂、树脂、单体、溶剂等组成,配方需精确配比且不同类型要求各异,如EUV光刻胶需在13.5纳米波长下工作,要求极高光敏感度和分辨率[4][6] - 纯度要求达ppb甚至ppt级别,例如ArF光刻胶金属离子含量须低于1ppb,否则影响芯片电学性能[7][8] - 生产设备依赖进口,需高洁净环境与精密控制,如特殊反应釜和混合设备,国内获取难度大[9] 原材料供应瓶颈 - 树脂占光刻胶重量10%-40%,高端KrF/ArF/EUV光刻胶树脂主要依赖进口,如ArF树脂需在193纳米波长下具备光学透明性[11][12] - 光引发剂由巴斯夫等国际巨头垄断,EUV级别产品合成难度极高[14] - 溶剂纯度需达99.99%以上,国内企业需提升质量控制水平[15]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CR5企业(信越化学、JSR等)市占率超85%,JSR为ArF光刻胶全球第一且唯一量产EUV光刻胶厂商[16] - 客户认证周期长达2-3年,需通过多阶段测试,形成稳定合作后新进入者难突破[18]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47.4亿美元(约343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7%至50.6亿美元(约366亿元)[27] 国内产业现状 - 2023年中国市场规模121亿元占全球15%,但高端产品自给率极低:ArF光刻胶基本依赖进口,EUV处于早期研发[28] - 科华实现KrF量产,南大光电ArF胶获小批量订单,新阳计划2025年销售ArF产品[30][31] - 政策支持如"02专项"推动南大光电建成国内首条EUV胶中试线,预计2026年完成客户导入[21][33] 技术研发挑战 - 研发投入高昂,如EUV项目需数亿元资金用于设备采购和配方探索[21] - 验证流程复杂,需与光刻机厂商及芯片制造商合作测试,涉及曝光参数、生产线试产等环节[22] - 性能指标严苛,包括分辨率、对比度、粘度等7项核心参数,如电子束光刻胶需耐受离子轰击[23] 投资与替代机遇 - 国产替代空间大:g线/i线自给率约10%,KrF不足5%,政策扶持加速技术突破[28][33] - 2024-2029年中国市场CAGR约10%,预计2029年规模突破200亿元[28] - 科华、南大光电等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突破,如南大与北大联合研发EUV光刻胶[35][36]
莫迪预告首款“印度造”芯片问世:将在印东北部地区半导体工厂下线
环球时报· 2025-05-27 06:48
印度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 - 印度首款本土制造芯片采用28nm工艺 原定2024年12月发布推迟至2025年下半年 与全球尖端2nm工艺存在显著差距 [2] - 塔塔集团主导推进半导体项目 投资2700亿卢比在阿萨姆邦建设半导体组装测试工厂 预计新增3万个就业岗位 [4] - 印度政府2021年批准"印度半导体计划" 拨款7600亿卢比支持国内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 涵盖硅半导体工厂、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 [4] 政府战略与基建投入 - 莫迪政府将东北地区定位为半导体战略要地 过去10年建设1.1万公里新高速公路 计划未来10年使东北地区贸易额从12.5亿美元突破200亿美元 [5] - 印度在东北各邦推动水电和太阳能项目 阿达尼集团宣布未来10年追加5000亿卢比投资 信实工业计划5年内投资7500亿卢比 [6][7] 产业发展挑战 - 台积电回绝印度建厂邀约 卓豪7亿美元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厂项目因缺乏技术合作伙伴流产 阿达尼与Tower半导体百亿美元项目突然停止 [8] - 印度半导体行业面临供应链不发达、缺乏熟练制造人才等挑战 虽拥有全球近20%半导体劳动力 但制造测试专业技能存在差距 [8][9] - 建立先进制造设施存在初始生产挑战和质量控制问题 产业成功取决于国内芯片长期需求 需大量投资以跟上全球技术迭代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