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外延片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细分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大尺寸引领技术跃迁,新兴应用开辟增长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10 08:54
文章核心观点 - 硅外延片是半导体制造核心材料,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实现晶格匹配与参数精准调控,为集成电路、功率器件提供性能支撑 [1] - 下游应用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带动大尺寸硅外延片需求爆发,行业处于规模扩张与质量升级关键期 [1] - 行业竞争格局为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本土企业梯队化追赶,未来将向高端化、自主化、多元化发展 [1] 硅外延片行业概述 - 硅外延片是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在硅衬底材料表面生长单晶半导体薄膜形成的核心半导体材料,核心特征在于外延层与硅衬底保持晶格匹配的单晶结构 [2] - 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了衬底材料与器件功能需求的适配矛盾,通过在低成本硅衬底上生长高性能外延层,为集成电路、功率器件等产品的高性能化提供核心支撑 [3] - 按尺寸规格可分为300mm(12英寸)、200mm(8英寸)及150mm(6英寸及以下),分别对应高端先进制程、中端通用场景及传统分立器件需求 [3] 行业发展历程与产业链 - 行业经历了从技术依赖到逐步实现自主可控的崛起历程,早期以引进消化国外技术为主,2000年后步入自主突破期,2016年以来加速向12英寸大尺寸高端产品转型 [5] - 产业链上游以多晶硅、高纯气体等原材料及单晶炉、外延设备等核心装备为支撑,国内多晶硅产能居全球主导但高端材料及部分关键设备仍存进口依赖 [5] - 中游由沪硅产业、TCL中环等龙头企业主导生产,在6-12英寸硅外延片领域实现规模化量产,下游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光伏等领域 [5] 下游应用市场需求 -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硅外延片最重要应用市场,2024年全国集成电路产量达4514.2亿块,同比增长14.38%,2025年1-9月产量达3818.9亿块,同比增长8.6% [7] - 中国是全球功率半导体最大消费国,占据全球约40%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增至1752.55亿元,同比提升15.3% [8]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光伏逆变器升级及5G通信基站建设,驱动车规级IGBT模块、光伏专用功率器件等对8英寸及以上外延片需求爆发式增长 [8] 行业发展现状 - 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2024年达134.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硅外延片作为关键材料持续受益 [9]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1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8%,需求结构不断向高端化演进 [10] - 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以12英寸和8英寸产品为主导,2024年全球300mm硅片出货面积达92.94亿平方英寸,同比增长6.49%,200mm硅片出货面积为24.12亿平方英寸,增长1.94% [11] 企业竞争格局 - 形成"国际巨头主导高端、本土企业梯队化追赶"的竞争格局,日本信越、SUMCO、Siltronic等国际企业在12英寸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2] - 本土阵营中,沪硅产业、TCL中环等龙头专注12英寸技术突破,立昂微、南京国盛在8英寸功率器件领域建立优势 [13] - 竞争焦点已从产能扩张转向"技术+产业链协同"的综合较量,本土企业正加速缩小与国际差距 [1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将持续向12英寸大尺寸、低缺陷密度等高端工艺迭代,并突破选择性外延等先进技术,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13] -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将更加紧密,通过设备材料国产化与垂直整合,构建安全可控的产业生态 [14] - 应用领域呈现多元化拓展,除巩固传统功率器件市场外,将聚焦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场景,并在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赛道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