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产品(期货

搜索文档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持续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共同促进更多实践成果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6-20 10:15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得益于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与市场实践的双向赋能 [1] - 交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进展,包括牵头编制全国层面的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标准 [1] - 创新推出"碳强度+ESG"等转型金融产品服务 [1] - 连续四年针对高碳行业客户开展碳排放量计量,为产品创新和风险防范打下基础 [1] 未来绿色金融发展方向 - 需完善政策标准,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转型金融标准 [1] - 转型金融标准需覆盖重点高碳行业,支持企业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降碳 [1] - 需加强产品创新,深化碳市场建设,扩大金融机构参与范围 [1] - 丰富碳金融产品种类,如期货、期权等,完善产品定价激励约束机制 [1]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 需持续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碳核算能力 [2] - 加强碳足迹管理,助力产品创新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 有效防范"洗绿""漂绿"风险 [2]
交行董事长任德奇: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标准覆盖面不够、产品创新不够完善等问题
北京商报· 2025-06-19 21:09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现行绿色金融标准主要服务"纯绿"经济活动,尚未有效覆盖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经济活动[1] - 八大高碳行业(发电、钢铁等)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75%,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1] - 高碳行业企业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过程中面临巨大资金缺口,急需更多金融支持[1] 市场机制与产品创新不足 -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发现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激励高碳企业降碳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机制不足[2] - 与碳指标挂钩的金融产品(如利率与碳排放强度挂钩)尚未实现规模化发展[2] - 碳市场以企业现货交易为主,缺乏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制约成熟碳价机制形成[2] 发展建议 - 建议出台国家层面转型金融标准,覆盖重点高碳行业,支持企业通过先进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降碳[2] - 深化碳市场建设,扩大金融机构参与范围,丰富碳金融产品种类(如期货、期权)[2] - 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碳核算能力,加强碳足迹管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