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佳白啤酒

搜索文档
新帅首考挂科,百威中国啤酒销量降超8%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5: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下滑5.6% [1] - 股东应占溢利4.09亿美元同比减少24.4% [1] - 啤酒总销量43.63亿公升同比下滑6.1% [1] - 中国区啤酒销量同比减少8.2% 净收入下降9.5% [2] - 每百升收入下滑1.4% 市场表现低于其他地区 [2] 中国市场困境 - 2018-2024年中国区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 [2] - 2023年销量锐减11.8% 收入下滑13% [2] - 市场份额减少149个基点 [2] - 即饮渠道疲软冲击高端品牌销售 [2] - 国产啤酒高端化挤压市场份额 [2] 战略调整措施 - 2023年中国区雇员从21181人降至18401人 减少2780人 [3] - 2023年底实施部分产品涨价策略 [3] - 2024年2月原CEO杨克卸任 结束七年任期 [4] - 2024年4月任命程衍俊为新任CEO [4] 管理层变动 - 新任CEO程衍俊为百威亚太首位中国籍CEO [5] - 程衍俊在公司体系内工作29年 曾任供应链与物流副总裁 [4] - 第二季度为新CEO上任后首个销售旺季 [5] - 新管理层交出的首份成绩单未达预期 [6]
涨价后,百威在中国的销量还在跌
搜狐财经· 2025-05-16 20:3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6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15.2亿美元,同比下滑7.5% [1] - 净利润2.34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2.35亿美元,同比下滑18.47% [1] - 总销量19.741十万公升,同比下降6.5%,中国市场销量减少9.2% [2][3] - 毛利率51.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下滑3.9% [2][10] - 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33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8%,盈利率22.7% [2] 中国市场困境 - 中国地区收入减少12.7%,主因即饮渠道疲弱及库存管理措施(占销量跌幅25%) [3] - 高端市场份额受青岛啤酒、华润啤酒挤压,毛利率从2021年53.9%降至2024年50.4% [9][12] - 渠道策略失灵,中高端餐饮及夜店需求不振,固有"夜店之王"优势削弱 [7][9] - 三四线市场布局弱于本土品牌,经销城市仅235个,青岛啤酒覆盖40多家工厂及11622个经销商 [18][20][21] 区域表现分化 - 亚太东部(韩国为主)销量及收入同比增11.9%和11.7%,西部(中国、印度)收入降13.8% [3][11] - 韩国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与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3] 成本与战略调整 - 销售成本减少7.5%,每百升成本降1.5%,主因大宗商品价格利好及成本管控 [5] - 员工数量从2023年2.5万减至2024年2.1万,裁员约4000人 [6][7] - 转向中低价位市场,推广8-10元价格带产品,与餐饮品牌联名(如"鱼酷") [15][16] - 拓展非即饮渠道,与太古可口可乐合作覆盖家庭及中餐厅场景 [17][18] 行业竞争与趋势 - 中国啤酒行业产量连续下滑,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22] - 本土品牌高端化加速,青岛啤酒毛利率40.11%,华润啤酒41.1%,逼近公司水平 [9] - 市场份额向全国性品牌集中,公司面临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下降挑战 [23][24]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4月程衍俊接任CEO,为首位中国籍CEO,强调渠道与品牌组合优化 [22] - 2024年11月Fabio Sala出任中国区总裁,刘竹西接任首席销售官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