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资产

搜索文档
折价低于10%,耶鲁拟出售25亿美元PE资产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5 15:31
耶鲁大学私募股权资产抛售 - 耶鲁大学计划在二级市场抛售高达2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 整体折价预计低于10% 部分资产估值折扣一度高达15% [1] - 交易代号为"盖茨比计划" 将成为今年规模最大的二级市场交易之一 并有望创下该市场历史新高 [1] - 出售动因包括私募股权基金近年分红匮乏 以及国会提议将私立学校捐赠基金税率从1 4%大幅提高至21%的税收威胁 [1] 耶鲁模式与行业影响 - 耶鲁模式由David Swensen开创 通过配置对冲基金 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另类资产彻底革新捐赠基金投资理念 [2] -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基金2024财年平均56%资产配置于另类投资 耶鲁在杠杆收购和风险投资基金中各持有超100亿美元 [2] - 耶鲁考虑出售数十只基金持仓 采用"马赛克交易"模式允许买家挑选特定投资基金 包括Lexington Partners和HarbourVest Partners等机构参与评估 [2] 母基金行业动态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将于7月发布结果以鼓励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优秀机构与人才 [3] - 评选包含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 同时发布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 [7]
耶鲁大学接近达成协议,将出售至多25亿美元私募股权,折价预计低于10%
华尔街见闻· 2025-06-05 08:32
耶鲁大学私募股权资产出售计划 - 耶鲁大学准备在二级市场抛售高达25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 这是该校首次大规模出售私募股权持仓 [1] - 交易代号为"盖茨比计划" 预计整体折价低于10% 部分资产估值折扣一度高达15% [1] - 该交易由首席投资官Matt Mendelsohn主导 是对410亿美元捐赠基金的重新配置 [1] - 这笔交易有望成为今年规模最大的二级市场交易之一 并可能创下该市场历史新高 [1] 大学捐赠基金面临的挑战 - 大学捐赠基金面临双重压力:私募股权基金分红匮乏和投资收入税负上升 [1] - 共和党提议将某些私立学校捐赠基金税率从1 4%提高至21% 这一税收威胁迫使精英院校重新审视投资策略 [1] - 现金流紧迫需求导致长期投资理念开始松动 [1] "耶鲁模式"的演变 - "耶鲁模式"由已故的David Swensen开创 特点是投资对冲基金 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等另类资产 [2] - 该模式彻底改变了捐赠基金投资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捐赠基金平均将56%资产配置于另类投资 [2] - 截至6月30日 耶鲁大学在杠杆收购和风险投资基金中各持有超过100亿美元 [2] - 耶鲁大学一年多来考虑出售资产并清理数十只基金的旧有持仓 [2] 交易细节与市场影响 - 出售谈判涉及"马赛克交易" 允许买家挑选特定投资基金 Lexington Partners和HarbourVest Partners等多家买家已评估该组合 [2] - 行业正在思考"耶鲁模式"在税收政策变化和流动性危机并存的新环境下是否还能延续辉煌 [2]
打折也退不了
投资界· 2025-05-21 16:05
流动性困境 -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首次大规模出清私募股权资产 交易规模高达60亿美元 创全球最大LP发起S交易纪录[1][2] - 即使折价10%-15% 顶级机构基金份额仍面临报价寥寥的窘境 反映私募股权市场流动性急剧恶化[1][2] - 哈佛大学捐赠基金同步抛售10亿美元私募资产 德州理工大学因出价过低暂停出售 显示LP抛售潮正在形成[3] 历史性转折 - 耶鲁捐赠基金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都未出售资产 此次抛售行为打破34年投资惯例 标志"耶鲁模式"神话破灭[2] - 私募基金持有2.9万家被投企业 待退出资产规模达3.6万亿美元 其中50%持有超五年 退出压力创历史峰值[4] - 中国6.46万亿基金进入延长期 9.83万亿进入退出期 合计16万亿规模面临退出压力 市场承压程度前所未有[5] 行业回报危机 - 存续10年以上基金中 超半数DPI低于0.5 意味着多数LP本金回收不足50% 与流动性预期严重背离[5] - 2015年以来成立基金仅小部分DPI超0.5 行业整体赚钱效应缺失导致LP维权事件频发[5][6] - 盲池基金募资难度激增 市场资金趋于理性 "人傻钱多"时代终结 倒逼GP改变运营模式[6] 模式重构 - 64%LP预计所投GP将在两年内消失 Lightspeed等顶级VC转型注册投资顾问 拓展公开市场股票等非传统资产类别[7] - 红杉 A16z等机构主动撕下VC标签 通过业务多元化突破募资瓶颈 霍洛维茨直言"传统VC模式已死"[8] - 国内GP采取缩减规模 全周期投资 S资产打包出售等策略应对危机 行业进入残酷出清阶段[9] 生存法则 - 执行确定性取代定价精度成为卖方首要考量 反映市场交易逻辑发生本质变化[3] - 达晨邵红霞强调"赚钱才是硬道理" 毅达应文禄指出行业将从"胜者为王"过渡到"剩者为王"[9] - 倪泽望指出创投行业需建立赚钱效应 否则难以吸引长期资本持续投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