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画
搜索文档
2025沈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贸活动即将启幕
新华网· 2025-10-21 09:15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2025沈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贸活动 将于10月23日至24日在沈阳举行 主题为“溯源中国 食尚沈阳” [1] - 活动由新华网主办 沈阳市食品协会 新华网移动互联网事业群 新华网辽宁分公司联合承办 [1] - 活动旨在搭建“供需对接—成果转化—市场拓展—资本链接—招商引资”全链条服务平台 助力沈阳打造国家食品工业大市 [1] 活动形式与参与者 - 活动形式包括产业推介 主旨发言 项目签约 合作对接 实地考察 市集展销等 [1] - 活动将汇聚政府领导 行业专家 国内食品产业头部企业 [1] - 在产业推介活动中 沈阳市政府领导将进行产业推介 行业专家将作主旨发言 龙头企业代表将分享经验 [1] 产业合作与项目落地 - 活动现场将举行沈阳市及县(市、区)重大投资及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将落地 [2] - 现场将举行揭牌 授牌仪式 新华网政企采购供应链平台辽宁选品基地将落户沈阳 “沈阳臻品”专区将同步上线 [2] - 沈阳市食品产业发展联盟将成立 通过“线上+线下”联席会议机制推动企业间常态化交流合作 [2] 专项对接与实地考察 - 将举行三场平行交流对接活动 聚焦沈阳农业特色产业食品深加工与营养开发 物流与供应链优化 农文旅融合发展 [2] - 与会嘉宾将分组前往各县(市、区)食品企业 食品产业园 物流园区 设施农业基地及农旅园区进行实地考察 [2] 市场拓展与产销对接 - 10月24日至26日将举行“沈阳臻品”品鉴选品及市集展销活动 设置9大产业特色展区 [3] - 展销活动将邀请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等地区采购商与沈阳食品企业“面对面”对接 同时面向市民开放 [3] - 该平台旨在通过线下选品 线上销售与集采模式 打造辐射东北的政企供应链选品平台 [2]
一粒米的“新”意
新华网· 2025-07-14 09:55
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1500亩稻田创作15幅彩色稻田画作为核心旅游吸引物 使用7种不同叶片颜色的水稻品种实现艺术效果[2][4] - 业务链条延伸至水稻种植 加工和食品销售 使用自产稻米制作米线 米糕 米皮 冰淇淋和稻咖啡等产品[4] - 采用"土地流转+本地就业"模式 从农户流转3万亩土地规模化种植 并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4] 运营规模 - 景区年观赏期从6月中旬持续至10月收割期 达近半年时间[4] - 除沈阳本地1500亩核心景区外 技术输出业务扩展至黑龙江 河北 天津等多省份[4] - 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管理3万亩规模化水稻种植基地 远超景区自用面积[4] 技术体系 - 形成六步标准化流程:图案设计 制图处理 彩稻培育 GPS定点 精准插秧 田间管理[4] - 采用GPS定点技术和人工移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图案精度[4] - 每年12月开始次年图案构思 4月初育苗 5月初插秧 形成完整生产周期[4] 社会效益 - 为当地村民创造双重收入来源:土地流转收入和景区就业收入[4] - 实现本地就业 员工反映收入水平不低于外出打工[4] - 通过农业与旅游融合形成乡村振兴实践案例[7]
乡村振兴在行动丨酸菜香、肉鸡肥、淡水鱼鲜、稻田画美——<br/>沈阳特色产业助力现代农业“四梁八柱”
新华网· 2025-05-09 09:26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 沈阳市以酸菜、肉鸡、淡水鱼、稻田画等特色产业为支点,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1] - 通过智能化养殖、品牌赋能、全产业链延伸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1] - 粮食、蔬菜和淡水鱼产量均居全省首位,农产品覆盖东三省、辐射京津冀,远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 [5] 淡水鱼产业 - 2024年全市淡水鱼产量23.2万吨,渔业产值达33.4亿元 [5] - 沈阳是全国重点淡水鱼生产基地之一和北方淡水鱼销售集散地,正打造"全国淡水鱼之乡" [5] - 借助天然资源优势,通过良种繁育、智能化养殖、优化产业结构等推进产业发展 [5] 稻田画产业 - "稻梦空间"景区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稻梦空间"品牌沈阳大米成为网红食品 [6] - 整合稻田画产业资源,将创意农业、稻米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打造"全国稻田画之乡",每年吸引游客近五十万人次 [8] - 通过品牌化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通一二三产业壁垒 [6] 酸菜产业 - 新民酸菜产业集群项目实现智能化生产,日产酸菜能力达到10万斤 [9] - 沈阳市酸菜生产企业65家,年产总量约7亿斤,年生产总值约20亿元,占全国销售份额60%-70% [9] - 通过巴氏杀菌技术实现防腐剂"零添加",6条生产线运行良好 [9] 白羽肉鸡产业 - 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达百亿元 [13] - 企业涵盖肉鸡屠宰加工、种鸡饲养、鸡雏孵化、饲料加工等多个环节,形成全产业链 [13] - 延伸食品端产业链条,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 [13] 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增值跃迁 [14] - 建设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14] - 打造"全国酸菜之乡""全国肉鸡之乡""全国淡水鱼之乡""全国稻田画之乡",建设农业强市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