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制冷剂(HFCs)

搜索文档
A股三季报行情纵深推进 17家上市公司净利最高同比预增超100%
中金在线· 2025-10-12 10:29
A股2025年三季报业绩预告总体情况 - 截至发稿,共有4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1] - 其中17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上限超过100% [1] - 山东钢铁预计前三季度将实现扭亏为盈 [1] 高增长个股业绩亮点 - 英联股份以最高1672.97%的增速领跑,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450万元–3750万元,同比增长1531.13%–1672.97% [1] - 广东明珠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15亿元-2.63亿元,同比增长858.45%到1071.44%,业绩预告披露次日股价一字涨停 [1][2] - 利民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84亿元-3.94亿元,同比增长649.71%-669.25% [2] - 北方稀土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287.34% [3] - 东阳光预计归母净利润为8.47亿元-9.37亿元,同比增长171.08%-199.88% [4] - 金力永磁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05亿元-5.50亿元,同比增长157%-179% [4] 公司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英联股份业绩增长源于快消品金属包装易开盖板块收入和利润贡献显著,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和精益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综合毛利率上升,同时确认增值税加计抵减损益 [1] - 广东明珠业绩增长主要因全资子公司明珠矿业扩帮工程新增矿石产出,技术改造提升铁精粉产量和块矿销售,产销量同比显著增加,第三季度净利预计环比增长62%-123% [2] - 利民股份业绩增长源于主要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毛利率提升,同时参股公司业绩增长带动投资收益增加 [2] - 北方稀土通过紧抓市场变化,强化预算管理与降本增效,科学组织生产,加强市场研判和营销运作,推动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 [3] - 东阳光业绩增长受益于制冷剂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优化,第三代制冷剂(HFCs)供给端受配额管控而受限,全球需求持续增长导致供需结构深度改善,制冷剂价格稳步攀升 [4] - 金力永磁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和精益管理提升盈利能力,灵活应对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保障交付能力,巩固客户认可 [4] 行业动态与公司战略 - 北方稀土公告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第三季度的19109元/吨环比上涨37.13% [3] - 金力永磁已成立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2025年前三季度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及磁材产品均有小批量交付,低空飞行器领域亦有小批量产品交付 [4] - 金力永磁2024年度磁材实际产能为3.2万吨,并于2024年底建成年产3.8万吨的磁材产能及先进的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生产线,公司正建设“年产2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绿色智造项目”,力争到2027年建成6万吨稀土永磁材料产能 [5] 二级市场表现 - 北方稀土自7月低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达142.1%,公司最新收盘价52.48元/股,总市值1897亿元 [3] - 东阳光自6月低点迄今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达186.32% [4]
东阳光(600673.SH)发预增,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到9.37亿元,同比增长171.08%至199.88%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21:28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7亿元到9.37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71.08%至199.88% [1] 制冷剂业务 - 制冷剂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 - 第三代制冷剂(HFCs)供给端受配额管控而受限 [1] - 全球需求持续增长,导致供需结构深度改善 [1] - 制冷剂价格稳步攀升,为公司经营利润的显著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1] 电极箔与电容器业务 - 在数据中心与储能行业等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凭借在电极箔与电容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精准把握行业升级的机遇 [1] - 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优势 [1] 内部管理与运营 - 公司实施事业部制变革,优化研产销协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1] - 升级大客户部机制,增强市场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 [1] - 通过精准调研客户需求,制定针对性销售策略,巩固战略客户关系,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率 [1]
东阳光: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171.08%—199.88%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21:14
公司业绩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7亿元至9.37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为171.08%至199.88% [1] 行业状况 - 制冷剂行业生态和竞争秩序持续优化 [1] - 第三代制冷剂(HFCs)作为当前主流制冷剂,供给端受配额管控而受限 [1] - 全球需求持续增长,导致供需结构深度改善 [1] - 制冷剂价格稳步攀升,为公司经营利润的显著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