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极箔
icon
搜索文档
速递丨字节核心算力供应商秦淮数据300亿卖身东阳光,贝恩投资两年净赚70亿
搜狐财经· 2025-09-11 10:14
交易概述 - 贝恩资本同意将其在中国的数据中心资产(WinTrix DC Group,前身为秦淮数据集团)出售给深圳东阳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财团,交易金额约40亿美元 [1] - 深圳东阳光为上交所上市公司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的母公司,财团成员包括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1] - 东阳光及其关联方将分别注资35亿元人民币和40亿元人民币进入合资企业以完成收购,东阳光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达约46.7% [2] 资产价值与竞争背景 - 秦淮数据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具备规模和技术能力,其资产吸引多方资本竞逐,竞购方包括润泽、游族网络等背景各异的公司 [1][2] - 资产布局覆盖北京、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至2022年来自字节跳动的营收占比分别高达81.7%、83.2%和86.3% [1] - 数据中心资产因AI爆发成为资本追逐的"算力基建",从冷门基础设施转变为最具吸引力的战略资源 [1][3] 行业趋势与资本动向 - 人工智能训练与应用对算力需求骤增,数据中心被重新定义为AI时代最关键的战略资源 [1][3] - 全球科技巨头加码AI基础设施,Meta已斥资143亿美元,亚马逊、微软与谷歌同样在强化数据中心和与AI初创的合作 [3] - 数据中心资产兼具硬件制造业下游需求、互联网与AI产业算力支撑及地方政府数字经济升级的多重吸引力 [2]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东阳光主营产品包括铝电解电容器和电极箔,被广泛应用于AI系统和数据中心计算机,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3%,公司市值约102亿美元 [2] - 贝恩资本于2023年3月以32亿美元完成秦淮数据私有化,此次高位出售兑现投资回报并回避中美科技脱钩风险 [2]
江海股份:业绩稳健下的市场波澜与多元业务新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03 06:2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94亿元 同比增长13.96%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58亿元 同比增长3.19% [2] - 近五年营收呈稳步增长趋势 2023年和2024年增速有所放缓 [2] 业务结构分析 - 铝电解电容业务收入22.29亿元 占总收入比例82.75% [4] - 薄膜电容业务收入2.33亿元 占比8.65% [4] - 超级电容业务收入1.617亿元 占比6.00% [4] - 境内销售占比79.42% 境外销售占比20.58% [4] 财务运营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45.46% [2] - 应收账款和存货增长速度超过营收增长 [2] - 毛利率保持稳定但净利率有所下滑 [2] 技术优势与产品突破 - 超级电容具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响应特点 适配AI服务器需求 [2] - 薄膜电容成功降低耐高温车用模组成本 国产替代优势突出 [2] - MLPC产品提升电导率和高温稳定性 获得华为、浪潮等企业订单 [6] - 薄膜电容全面覆盖800V高压平台 车用市场爆发式增长 [6] 市场地位与客户合作 - 全球少数全面覆盖铝电解、薄膜、超级电容三大品类的企业 [1] - 与华为、台达、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1] 股价波动与资金流向 - 半年报发布后连续两天涨停 随后9月2日跌停收盘 [1] - 9月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超过5亿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约15% [1] - 股价波动源于短期涨幅过大导致获利盘集中出逃 [1] 行业发展机遇 - 新能源和人工智能市场持续升温带来发展机遇 [1] - 超级电容在AI服务器和电网调频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3] - 作为产业链上游企业迎来蓬勃发展机遇 [1]
江海股份8月27日获融资买入3.22亿元,融资余额11.7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9:3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7日公司股价上涨2.01% 成交额达16.2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22亿元 融资净买入9690.57万元 融资余额11.71亿元占流通市值4.93% [1] - 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均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75亿元 其中融券余量14.37万股对应余额401.50万元 [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1.44万股 卖出1.21万股对应金额33.81万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04万户 较上期减少3.41% 人均流通股增至16268股增幅3.5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77.28万股(第四大股东)较上期减少4.12万股 [2] - 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新进成为第七大股东持股1050.00万股 宏利转型机遇股票A持股929.58万股不变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3.96% 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3.1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1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65亿元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电容器及相关材料配件研发生产销售 铝电解电容占比82.75% 薄膜电容8.65% 超级电容6.00% 电极箔2.00% 其他0.60% [1]
新疆众和: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证券之星· 2025-08-26 20:17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旨在通过优化经营、深化创新、强化投资者回报和市场沟通等措施 提升公司质量和竞争力[1] 主营业务与产业链 - 公司主要从事铝电子新材料和铝及合金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铝制品及合金产品[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电线电缆、交通运输等领域[1] - 公司形成"能源—一次高纯铝—高纯铝/合金产品—电子铝箔—电极箔"电子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 具备上游能源保障低成本和下游深加工创造更多附加值的优势[1] 行业环境与公司策略 - 国内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改革并行 铝电子材料行业竞争加剧 风险与机遇并存[2] - 公司将内抓管理、外抓市场 深化质量管控 构建全产业链品质控制体系[2] - 聚焦汽车轻量化、充电桩、光伏等领域 与下游客户联合开发 持续调整产品结构[2] - 以更加优质的铝合金、铝制品、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2] 创新驱动与技术发展 -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 建立研发人才梯度培养机制 在铝电子新材料领域和电工合金领域持续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2] - 实现铝电子高端材料品质突破及绿色智造技术迭代 其中电极箔产品、电子铝箔产品容量提升、高纯铝实现优选最佳提纯工艺、再生铝保级生产技术实现高添加比例量产[2] - 提前布局战略市场技术 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基建领域、集成电路配套领域抢先布局[2] 投资者回报 - 公司始终坚持以投资者为本 每年根据当期盈利情况及资金需求计划制定合理、稳定、可持续的利润分配方案[3] - 近三年利润分配均以现金分红形式实施[3] - 2025年将持续做好生产经营工作 不断提升公司内在价值 构建长期、稳定、连续的分红机制[3] - 注重科学市值管理工作 密切关注公司股价表现 依法依规探索价值管理的途径与举措[3] 市场沟通与信息披露 - 公司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制度 通过股东大会、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平台、投资者咨询电话等搭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投资者沟通渠道[4] - 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 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信息[4] - 通过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业绩说明会、现场调研等线上、线下多渠道确保与投资者的交流畅通[4] - 建立投资者意见登记簿 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了解投资者意见诉求 及时向公司管理层反馈[4] 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 - 公司构建了"三会"和经营层的治理架构 形成科学规范、权责明晰、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体系[5] - 稳步推进监事会改革 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机制 强化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职能发挥[5] - 全面推动风险管理、合规治企工作优化升级 以风险为导向 以合规为底线 以内控为核心 搭建系统化平台 构建"大风控"长效机制[5] 关键人员管理 - 公司高度重视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的规范履职工作[6] - 及时组织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参加监管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传达、宣贯工作[6] - 督促"关键少数"积极学习掌握资本市场法律法规 强化职责意识和合规意识[6]
华锋股份股价微涨0.24% 子公司拟投建高压化成箔项目
金融界· 2025-08-21 01:5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0日15时,华锋股份最新股价为12.5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24% [1] - 当日开盘价为12.48元,最高价12.51元,最低价12.38元 [1] - 成交量为55581手,成交额0.69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电极箔两大板块 [1] 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 全资子公司高要华锋拟与关联方华赢投资共同投资设立新疆华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 - 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高要华锋出资1200万元,持股60% [1] - 合资公司将分阶段在新疆建设年产400万平方米的高压化成箔生产线 [1] - 项目总投资2.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93.5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848.1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31% [1]
华锋股份:8月2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48
公司治理动态 - 公司第六届第二十四次董事会于2025年8月20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 [2] - 会议审议关于提请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占比52.26% [2] - 电极箔业务贡献营业收入占比47.73% [2]
华锋股份:8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0:47
公司动态 - 公司第六届第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9日以通讯方式召开 审议全资子公司与关联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建设年产400万平方米高压化成箔生产线项目议案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占比52.26% 电极箔占比47.73%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27亿元 [1]
新品种迭出 新科技加持江苏出海产品含“新”量不断提升
新华日报· 2025-08-08 08:48
集装箱制造行业 - 苏州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出口储能集装箱、集装箱实验室、污水处理集装箱等特殊种类集装箱,上半年出口货值近1500万元 [1] - 太仓中集冷藏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上半年出口冷藏集装箱2.2万标箱,同比增长56%,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1] 体育用品行业 - 常州新智益科技有限公司出口400台具有AI动态交互系统的机器人网球发球机,功能包括多模态控制和发球回收一体化 [2] - 常州市上半年出口体育用品货值2.4亿元,同比增长6.3% [2] - 美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累计出口发球机512台,产品覆盖多种运动项目的发球机和智能球拍拉线机 [3] 新能源电池行业 - 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固态锂电池,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两倍,产品具有更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3] - 常州海关依托新能源电池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指导企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3] 高新技术产品行业 - 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高新技术产品5985.3亿元,同比增长5.6% [4] -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电极箔市场占有率超7%,上半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67.23%,拥有260余项专利 [4] - 苏州天孚光通信拥有272项专利,上半年进出口额26.44亿元、同比增长101.6%,产品线包括光纤适配器和光收发组件 [4]
江苏出海产品含“新”量不断提升
新华日报· 2025-08-08 05:58
集装箱制造行业 - 苏州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出口储能集装箱、集装箱实验室、污水处理集装箱等特殊种类集装箱,上半年出口货值近1500万元 [1] - 太仓中集冷藏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上半年出口冷藏集装箱2.2万标箱,同比增长56% [1] 体育用品行业 - 常州新智益科技有限公司出口400台具有AI动态交互系统的机器人网球发球机,上半年常州市体育用品出口货值2.4亿元,同比增长6.3% [2] - 美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覆盖多种运动项目发球机和智能球拍拉线机,上半年累计出口发球机512台 [3] 新能源电池行业 - 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固态锂电池,上半年出口额同比增长两倍 [3] - 常州海关依托新能源电池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指导企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 [3] 高新技术产品行业 - 上半年江苏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5985.3亿元,同比增长5.6% [4] -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电极箔市场占有率超7%,上半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67.23%,拥有260余项专利 [4] - 苏州天孚光通信拥有272项专利,上半年进出口额26.44亿元,同比增长101.6% [4]
华锋股份上市9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25.46%,市值较峰值蒸发63.05%
搜狐财经· 2025-07-26 23:54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技术服务,同时保持电极箔的研发、生产、销售 [2] - 核心产品分为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和电极箔,其中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收入占比52.26%,电极箔占比47.73%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16年上市时归母净利润0.26亿元,2024年达到0.85亿元,9年间累计增长225.46% [2] - 9年间有3年出现亏损,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占比55.56% [2] - 2020年营收4.40亿元,2024年达到10.31亿元,2024年营收增速43.3% [3] - 2020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2024年实现0.85亿元,从深度亏损转为盈利 [4] 市值表现 - 从上市首日至今市值实现2.50倍增长 [6] - 2018年5月22日市值达到峰值67.65亿元,股价49.34元 [6] - 截至7月25日收盘股价12.17元,市值25.00亿元,相比峰值市值减少42.65亿元,蒸发63.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