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

搜索文档
农发行江西南城县支行全链条全周期护航粮食安全
证券日报· 2025-07-15 15:08
核心观点 - 农发行南城县支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深耕粮食全产业链 构建覆盖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近三年累计投放粮食领域贷款超1.5亿元[1][2] 金融服务模式 - 采用收储轮换+加工流通+农地提质三维联动模式 将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各环节[1] - 建立早对接快审批优服务机制 夏粮收购期间提前准备专项信贷资金支持早籼稻轮换任务[1] - 创新运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模式 为省级龙头企业万年米业发放300万元信用贷款破解企业融资抵押难题[1] - 建立购贷销还闭环管理体系 运用智能粮库系统实现粮食库存动态监测确保政策性粮食顺畅流通[2] 资金投放情况 - 累计投放72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地方储备粮库建设 通过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监管体系确保县级储备粮安全[1] - 投放9579.82万元信贷资金支持2万余亩低产田改造 推动撂荒地变为宜机化高标准农田[2] - 向麻姑实业等加工企业发放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助力稻米深加工产业链延伸[2] 服务成效 - 构建耕地产能提升—收储资金保障—加工能力升级—销售渠道畅通全周期服务体系[2] - 促进南城大米品牌价值提升 实现政策性金融润泽一粒米带活一方经济的价值追求[2]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7-11 16:18
基金运行成效 - 首期基金累计募集资金2.6亿元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撬动合作银行为61家粮食企业发放贷款153笔 25亿元 综合放大倍数达12.21倍 [2] - 基金覆盖全省14市42个县(市区) 帮助企业收购粮食约120万吨 其中三分之二为民营企业 体现普惠作用 [2] - 基金运行安全高效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管理 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 目前财政资金和企业出资本金安全且有一定分红 [2] 创新示范效应 - 山东省基金运作模式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作为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并入选省委《今日信息》典型案例 为全国粮食市场化收购融资提供山东方案 [2] 二期基金参与方式 - 二期基金募集期60天 企业需在山东省内注册并从事小麦 稻谷 玉米等粮食收购 销售 储存 加工等经营活动 [3] - 认缴流程分三阶段 企业申请 资格审核 资金缴存 起点100万元 以10万元递增 收到首笔认缴出资后即刻启动运行 [3] - 财政支持比例保持1:3 每年4-5月和8-9月开放补充认缴 基金管理人5个工作日内完成保函出具 [3] 政策意义 - 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是稳市场 惠企业 保安全的重要举措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呼吁企业把握政策窗口期 [4] - 省基金办将联合各方优化服务 筑牢风险防线 确保基金放得准 管得好 收得回 为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中国发展网· 2025-07-11 14:13
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 -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财政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印发《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 已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施行 [1] - 基金规模总上限4亿元 企业可缴纳最多3亿元 最高按照企业认缴资金的10倍发放贷款 [2] - 基金设立9人组成的基金管理委员会 由三家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出资份额前2位的粮食企业负责人组成决策集体 [2] - 基金存续期由3年延长至5年 增强政策连续性 [4] 基金运行机制优化 - 参与方式更灵活 除首次集中募集期外 每年夏粮、秋粮收购前两个月均开放企业加入 [2] - 退出机制优化 新增未通过审批、未获贷款等情形可即时退款 允许企业在基金期末停止运行至基金清算期间分期退出 [2] - 风险管控更严格 引入银行贷款与粮食库存在下一收购季前"双结零"要求 [2] - 责任约束强化 基金管理人若出现重大失职将扣减80%管理费 [3] 基金实施成效 - 山东省2021年首次建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 目前已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 全省共设立21支基金 [1] - 为百余户企业提供贷款超190亿元 有效缓解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当前实施措施 - 向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印发募集通知 指导服务基层粮食企业参与基金 [4] - 在官网公布农发行各级分支机构业务咨询电话 畅通企业参与渠道 [4] - 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 为企业参与基金提供全流程指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