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

搜索文档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首期成效显著,二期正式启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7-11 16:18
基金运行成效 - 首期基金累计募集资金2.6亿元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撬动合作银行为61家粮食企业发放贷款153笔 25亿元 综合放大倍数达12.21倍 [2] - 基金覆盖全省14市42个县(市区) 帮助企业收购粮食约120万吨 其中三分之二为民营企业 体现普惠作用 [2] - 基金运行安全高效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管理 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 目前财政资金和企业出资本金安全且有一定分红 [2] 创新示范效应 - 山东省基金运作模式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作为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并入选省委《今日信息》典型案例 为全国粮食市场化收购融资提供山东方案 [2] 二期基金参与方式 - 二期基金募集期60天 企业需在山东省内注册并从事小麦 稻谷 玉米等粮食收购 销售 储存 加工等经营活动 [3] - 认缴流程分三阶段 企业申请 资格审核 资金缴存 起点100万元 以10万元递增 收到首笔认缴出资后即刻启动运行 [3] - 财政支持比例保持1:3 每年4-5月和8-9月开放补充认缴 基金管理人5个工作日内完成保函出具 [3] 政策意义 - 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是稳市场 惠企业 保安全的重要举措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呼吁企业把握政策窗口期 [4] - 省基金办将联合各方优化服务 筑牢风险防线 确保基金放得准 管得好 收得回 为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4]
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力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中国发展网· 2025-07-11 14:13
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 -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财政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印发《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 已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施行 [1] - 基金规模总上限4亿元 企业可缴纳最多3亿元 最高按照企业认缴资金的10倍发放贷款 [2] - 基金设立9人组成的基金管理委员会 由三家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出资份额前2位的粮食企业负责人组成决策集体 [2] - 基金存续期由3年延长至5年 增强政策连续性 [4] 基金运行机制优化 - 参与方式更灵活 除首次集中募集期外 每年夏粮、秋粮收购前两个月均开放企业加入 [2] - 退出机制优化 新增未通过审批、未获贷款等情形可即时退款 允许企业在基金期末停止运行至基金清算期间分期退出 [2] - 风险管控更严格 引入银行贷款与粮食库存在下一收购季前"双结零"要求 [2] - 责任约束强化 基金管理人若出现重大失职将扣减80%管理费 [3] 基金实施成效 - 山东省2021年首次建立省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 目前已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 全省共设立21支基金 [1] - 为百余户企业提供贷款超190亿元 有效缓解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当前实施措施 - 向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印发募集通知 指导服务基层粮食企业参与基金 [4] - 在官网公布农发行各级分支机构业务咨询电话 畅通企业参与渠道 [4] - 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 为企业参与基金提供全流程指导 [4]
托市收购稳定夏粮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4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核心作用 - 政策通过托市收购为夏粮市场注入稳定力量,新季小麦收购总量超5000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占比不足4%但发挥"四两拨千斤"调控作用 [1] - 时隔5年再次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以政策底价明确市场波动下限,防止价格持续走低引发恐慌性抛售和恶意压价 [1] - 河南、安徽、河北等主产区启动政策后,小麦价格呈现稳中有升态势 [2] 政策对农户和市场的影响 - 通过价格锚定机制增强小农户议价能力,当经营主体报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农户可选择政策性收购渠道 [2] - 形成"托市底价+市场溢价"模式,各级储备企业以最低收购价为基准开展轮换收购 [2] - 政策设定明确质量标准,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9元,二等1.21元,一等1.23元,每级差价0.02元 [3] 2024年政策机制创新 - 将价格调整周期从"一年一定"改为"两年一定",缓解农户对价格波动的焦虑并提供稳定种植收益预期 [4] - 新机制压缩投机资本炒作空间,降低市场套利机会,同时保留应急调整程序应对农资价格剧烈波动等特殊情况 [4] - 标志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从短期调控向中长期制度保障转变 [4] 政策与市场化协同关系 - 形成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政策性收购为辅的格局,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5] - 最低收购价托底不封顶,强筋麦、有机麦等通过市场化收购可获得更高溢价 [5] - 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保障农民收益与维护市场效率统一 [5]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707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7-07 15: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整体有突破前期震荡向上突破迹象,操作上股指期货建议偏多为主,股指期权建议买权为主 [2] - 从中长期看,A股投资性价比较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受科创政策支持,成长性或带来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更具防御价值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3963.80、3944.80、3936.00、3899.00,涨跌分别为17.40、15.80、18.20、18.20,涨跌幅分别为0.44、0.40、0.46、0.47,成交量分别为43577.00、3462.00、66892.00、12076.00,持仓量分别为68987.00、6037.00、146863.00、44139.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8133.00、1295.00、14488.00、3143.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723.00、2717.20、2717.20、2715.00,涨跌分别为16.40、15.60、16.80、15.80,涨跌幅分别为0.61、0.58、0.62、0.59,成交量分别为19657.00、2008.00、39517.00、5041.00,持仓量分别为29546.00、2372.00、56007.00、9813.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6144.00、476.00、9229.00、1249.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5874.20、5821.00、5765.40、5642.20,涨跌分别为 -0.40、 -0.40、 -4.80、 -2.40,涨跌幅分别为 -0.01、 -0.01、 -0.08、 -0.04,成交量分别为43750.00、3957.00、40420.00、11157.00,持仓量分别为76622.00、6854.00、97724.00、55328.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6820.00、1471.00、6230.00、1556.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262.00、6186.40、6112.20、5932.20,涨跌分别为 -18.20、 -22.60、 -26.40、 -28.20,涨跌幅分别为 -0.29、 -0.36、 -0.43、 -0.47,成交量分别为67153.00、5911.00、151899.00、25317.00,持仓量分别为88979.00、10282.00、177599.00、74344.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8029.00、840.00、16019.00、4548.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19.00、 -5.80、 -53.20、 -75.60,前值分别为 -18.60、 -4.60、 -54.20、 -71.8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点数3982.20,成交量157.20亿手,总成交金额2905.13亿元,前两日值点数3968.07,成交量141.00亿手,总成交金额2696.10亿元,涨跌幅0.36 [1] - 上证50指数前值点数2740.44,成交量39.31亿手,总成交金额750.71亿元,前两日值点数2724.55,成交量32.27亿手,总成交金额599.17亿元,涨跌幅0.58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点数5911.44,成交量164.94亿手,总成交金额2113.73亿元,前两日值点数5922.66,成交量130.07亿手,总成交金额1746.89亿元,涨跌幅 -0.19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点数6312.20,成交量238.13亿手,总成交金额3046.77亿元,前两日值点数6342.64,成交量213.98亿手,总成交金额2704.92亿元,涨跌幅 -0.48 [1] - 各行业指数涨跌幅:能源0.54%、原材料 -0.99%、工业0.18%、可选消费0.22%、主要消费0.39%、医药卫生0.15%、地产金融1.25%、信息技术 -0.11%、电信业务 -0.48%、公用事业0.33%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下月 - 沪深300、下季 - 沪深300、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18.40、 -37.40、 -46.20、 -83.20,前2日值分别为 -21.47、 -40.07、 -50.07、 -89.07 [1] - IH当月 - 上证50、下月 - 上证50、下季 - 上证50、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 -17.44、 -23.24、 -23.24、 -25.44,前2日值分别为 -16.95、 -21.55、 -22.75、 -23.55 [1] - IC当月 - 中证500、下月 - 中证500、下季 - 中证500、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37.24、 -90.44、 -146.04、 -269.24,前2日值分别为 -48.66、 -102.86、 -153.46、 -278.66 [1] - IM当月 - 中证1000、下月 - 中证1000、下季 - 中证1000、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50.20、 -125.80、 -200.00、 -380.00,前2日值分别为 -63.24、 -135.04、 -206.84、 -387.24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前值3472.32,前2日值3461.15,涨跌幅0.32%;深证成指前值10508.76,前2日值10534.58,涨跌幅 -0.25%;中小板指前值6590.53,前2日值6604.69,涨跌幅 -0.21%;创业板指前值2156.23,前2日值2164.09,涨跌幅 -0.36% [1] - 恒生指数前值23916.06,前2日值24069.94,涨跌幅 -0.64%;日经225前值39810.88,前2日值39785.90,涨跌幅0.06%;标准普尔前值6279.35,前2日值6227.42,涨跌幅0.83%;DAX指数前值23787.45,前2日值23934.13,涨跌幅 -0.61% [1] 宏观信息 -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中方将建立中国 - 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设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 [2] -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7月7日起实施,明确高频交易标准并作出差异化监管安排 [2]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贸易谈判最后阶段僵局,未来72小时繁忙,可能有重大公告,100个小国获固定关税税率,谈判重点是占美贸易赤字95%的18个国家,8月1日为最后期限 [2] -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出席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方愿深化金砖财金合作,支持新开发银行,该行批准哥伦比亚和乌兹别克斯坦为成员 [2] 行业信息 - 深圳出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措施,设50亿元“赛米产业私募基金” [2] - 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预计新季夏粮收购量1亿吨左右,小麦8500万多吨,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2] - 上半年末公募REITs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多数产品获正收益,头部效应渐显,行业处初级阶段 [2] - 广东印发解决国有建设用地上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指导意见,严禁违法用地等登记 [2] 股指观点 - 上一交易日股指涨跌分化,午后冲高回落,银行板块领涨,美容护理板块领跌,市场成交额1.45万亿元,7月3日融资余额增加34.01亿元至18463.87亿元 [2]
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 夏粮收购展现新气象
快讯· 2025-07-06 13:39
小麦收购情况 - 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河南、安徽、河北3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 [1] - 新麦上市以来购销活跃,加工企业开库收粮,储备企业有序轮入,贸易企业积极参与 [1] - 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市场比较平稳 [1] 夏粮收购预期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计新季夏粮收购量1亿吨左右,其中小麦8500万多吨左右,保持近年来较高水平 [1] - 中储粮和地方储备企业均已启动储备小麦轮换收购 [1] 收购政策与价格 - 今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三等以上为每斤1.19元至1.23元之间 [1] - 安徽按照略高于市场价格2分至3分,挂牌收购中央和省市县政府储备小麦,引导市场价格 [1] 收购区域与规模 - 中储粮已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等多个小麦主产区启动储备小麦轮换收购 [1] - 收购库点达到200多个 [1]
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协同,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加速应用—— 夏粮收购展现新气象
经济日报· 2025-07-06 06:14
夏粮收购总体情况 - 全国累计收购小麦超5000万吨,河南、安徽、河北3省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小麦180万吨左右 [1] - 新季夏粮收购量预计1亿吨左右,其中小麦8500万多吨,保持近年来较高水平 [3] - 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市场比较平稳,加工企业、储备企业、贸易企业均积极参与 [3] 小麦市场特征 - 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备受青睐,价格优势明显,优质优价特征显著 [1][2] - 河南春秋合作社500亩优质小麦平均亩产1000斤,售价1.35元/斤,高于去年;普通小麦亩产1200斤,溢价能力弱 [2] - 新麦质量普遍好于去年,蛋白、面筋含量高,多项质量指标为近年来最好 [2] - 主产区小麦价格止跌企稳,基层毛粮价格回升至1.17-1.19元/斤,较最低点回升2-4分 [5] 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协同 - 河南、安徽、河北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三等以上价格为1.19-1.23元/斤 [4] - 中储粮在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启动200多个收购库点,安徽按高于市场价格2-3分挂牌收购储备小麦 [4] - 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后,河南面粉企业收购价回升至1.22-1.23元/斤,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价格也上涨 [5]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智能扦检、电子地磅、线上结算等技术重塑收购生态,实现品质透明评定、精准计量和及时结算 [7] - 中储粮"惠三农"、安徽"智慧皖粮"等平台支持手机预约,农民可错峰售粮 [7] - 山东菏泽直属库采用"售粮一卡通",实现扦样、检验、卸车、结算全流程自动化,24小时内完成付款 [8] - 政策性粮库实现信息化全覆盖,AI算法监控价格波动和质量异常,农户可通过APP举报违规行为 [8][9]
全国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
快讯· 2025-07-03 18:19
夏粮收购情况 - 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 [1] - 收购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1] - 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高峰 [1]
最低收购价稳市场增信心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6
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重启 - 河南省和安徽省分别于6月7日和6月21日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2] - 截至6月30日河南省已在17个地市启动166个收购库点优化300余条作业线 [2] - 安徽省已在合肥、淮南、阜阳、滁州等地启动53个最低收购价收购库点 [2] 政策执行效果 -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第一批收储库点覆盖小麦主产县单日卸车能力达10万吨以上 [2] - 智能粮库集中管控平台实现从入门登记到粮款结算全流程操作便捷高效 [3] - 政策托底作用保障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3] 市场供需情况 - 新季小麦生长期遭遇干旱和干热风考验市场存在减产预期 [2] - 主产区抗旱得力管理到位小麦产量不减反增 [2] - 部分企业因担心减产囤积陈麦导致新麦采购热情下降价格回落 [2] 农民收益保障 - 种粮大户赵鹏飞种植1000多亩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提供价格保障 [1] - "惠三农"APP实现便捷售粮预约提高卖粮效率 [1] - 政策防止谷贱伤农稳定农民播种积极性 [1]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打好夏粮收购“主动仗”
中国食品网· 2025-06-23 17:57
夏粮收购准备工作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粮食安全,多措并举做好夏粮收购前期准备工作,为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 通过检定提高强检计量器具精准性,保障粮食收购公平公正,确保粮食企业用"放心秤",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1] 计量器具检定措施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粮食购销企业涉粮计量器具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1] - 开辟夏粮收购计量器具检定全流程绿色通道,确保电子汽车衡、谷物容重器、水分测定仪等按时检定[1] - 建立计量器具档案,严厉打击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1] - 截至目前已完成11家粮食收购点在用12台容重器、22台水分测定仪、8台电子汽车衡的检定任务[1] 监管与宣传 - 加大对计量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诚信、守法、公正、和谐的市场计量秩序[1] - 夏粮收购期间将组织检定人员对各粮食收购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准确度[2] - 采取强制检定、日常监管、行政监督等措施,全力保障粮食收购计量器具准确可靠[2]
安徽21日起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快讯· 2025-06-20 18:13
政策启动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决定从6月21日起在安徽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 [1] - 该政策依据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等相关规定 [1] 政策背景 - 政策旨在保障小麦种植户利益 稳定粮食市场 [1] - 安徽省作为小麦主产区被优先纳入政策实施范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