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洛酮
icon
搜索文档
失控的芬太尼:药物滥用背后的权力、金钱与死亡
36氪· 2025-08-29 19:00
芬太尼的药理特性与滥用原因 - 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阿片受体触发多巴胺释放,产生强烈欣快感和镇痛效果,镇痛效力比海洛因高50倍但持续时间不足一半[11][13][14][19] - 仅需一粒芝麻重量(约2毫克)即可导致呼吸抑制致死,且易被掺杂进其他非法药品[20] - 完全通过人工化学合成制造,小型地下实验室就能生产致死数千人的剂量[21] - 生产成本极低,价值300万美元的芬太尼仅需3600美元前体化学品,利润率比可卡因高20倍[22] 普渡制药的营销策略与监管失效 - 普渡制药在1996-2000年将销售人员从318人增至671人,举办40多场奢华研讨会招待500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33] - 2001年投入2亿美元营销,2013-2015年间向6.8万名医生提供4000万美元资助,相当于每12名医生就有1名接受利益输送[36][37] - 奥施康定销售额从1996年4800万美元暴增至2000年11亿美元,2010年突破30亿美元[37] - 要求医生坚持12小时服药频率并建议无限加大剂量,从10毫克增至160毫克[39] - 麦肯锡曾建议对导致患者过量的分销商给予更高回扣[42] - 2007年承认虚假宣传"成瘾性较低",支付超6亿美元罚金,三位高管罚金3400万美元[50] - 2019年申请破产,2023年与萨克勒家族达成74亿美元和解协议[52] 监管机构与立法漏洞 - FDA审批官员柯蒂斯·赖特在批准奥施康定一年后加入普渡制药,年薪40万美元比FDA时期涨300%[58][60] - 2002年FDA咨询委员会10名外部专家中半数曾为普渡制药工作,另外3名与其他药企有合作关系[66] - 2016年通过《Marino法案》大幅提高DEA执法门槛,需证明"极有可能构成即时威胁"才能执法[75][78] - 制药行业2014-2016年为推动法案支出1.02亿美元游说资金,23名议员收受至少150万美元政治捐款[82] - 法案起草者林登·巴伯原为DEA律师,2011年离职后加入游说阵营,2017年进入受益方卡地纳健康公司[84] 边境管控与执法困境 - 90%芬太尼通过合法边境口岸藏在车辆夹层中入境,非徒步偷运[87] - 2005-2021年CBP共238名雇员因腐败被捕,71%案件发生在美墨边境[93] - 2006-2016年间边境官员收受1100万美元贿赂,多数涉及毒品走私[94] - 2019年CBP员工被捕率0.5%,是其他执法机构的5倍,估计5%-20%边境执法人员涉腐[96] - 2023年南部边境截获芬太尼剂量"足以让全体美国人死亡16次"[104] - 采购的150套检查系统中仅部署不到一半,114套交付设备中46%因缺乏操作人员停运[106][107][113] - 设备闲置因辐射干扰、安装成本超预算11倍(4740万美元vs440万)及土地谈判困难[109][110][111] 市场演变与公共卫生应对 - 毒贩在芬太尼中添加兽用镇静剂甲苯噻嗪(成本5美元/克 vs 芬太尼300美元/克)延长药效并降低成本[119][120] - 2024年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降至2019年来最低,多州降幅超35%[125][126] - CDC2016年推出阿片处方指南,建议限制初始剂量和疗程,全国每百人阿片处方量从2012年81份降至2020年43份(降47%)[133][139] - 2023年零售药店提供210万份纳洛酮处方,较2019年翻倍,CDC拨款2.79亿美元支持社区防治[153] - 纳洛酮双剂量套装价格30-45美元,而街头芬太尼仅需10美元[152]
从药店到毒贩:你身边的止痛药,如何变成致命毒品?
虎嗅· 2025-08-27 15:20
芬太尼的药物特性与危害 - 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阿片受体触发多巴胺大量释放 产生强烈欣快感甚至致幻[6] - 镇痛效力比海洛因高50倍 但持续时间不足一半且戒断反应强烈[11] - 仅一粒芝麻重量(约2毫克)即可导致呼吸抑制致命 易被掺杂进其他药品[12] 制药行业营销策略与影响 - 普渡制药通过将销售人员从318人增至671人[22] 举办40多场奢华研讨会招待5000多名医疗人员[22]等方式推广奥施康定 - 2001年投入2亿美元营销[26] 2013-2015年间向6.8万名医生提供4000万美元资助[26] 约每12名医生有1名接受利益输送[27] - 奥施康定年销售额从1996年4800万美元猛增至2000年11亿美元[28] 2010年突破30亿美元[28] 监管体系失效与利益输送 - FDA审批官员柯蒂斯·赖特在批准奥施康定后加入普渡制药 年薪40万美元较FDA时期涨300%[48] - 2002年FDA咨询委员会10位专家中7位与药企存在利益关联[53] 最终不建议缩小阿片药物适用范围[54] - 国会通过《Marino法案》提高DEA执法门槛 2014-2016年制药行业游说支出达1.02亿美元[65] 23名议员收受至少150万美元政治捐款[65] 边境管控与执法困境 - 90%芬太尼通过合法边境口岸混入车辆货物走私[69] 2005-2021年CBP共238名雇员因腐败被捕[74] - 边境官员在2006-2016年收受约1100万美元贿赂[75] CBP员工被捕率为其他执法机构5倍[77] - 价值9600万美元的检查设备闲置[85] 已部署的361套系统中有46%因缺乏操作人员停运[90] 替代物质与公共卫生应对 - 毒贩添加每克5美元甲苯噻嗪替代300美元芬太尼[95] 意外降低呼吸抑制致死风险但导致皮肤坏死[98] - CDC推动纳洛酮普及 2023年零售药店提供超210万份处方较2019年翻倍[124] - 2023年CDC通过OD2A项目向49州拨款2.79亿美元支持社区防治[125] 纳洛酮双剂量套装定价30-45美元[122] 行业数据与市场变化 - 仅需3600美元前体化学品可合成价值300万美元芬太尼[14] 利润率较可卡因高20倍[14] - 美国阿片处方量从2012年每百人81份骤降至2020年43份 降幅47%[109] - 2024年药物过量死亡人数降至2019年来最低[99] 多州死亡率降幅超35%[100]
失控的芬太尼:药物滥用背后的权力、金钱与死亡
36氪· 2025-08-27 14:37
芬太尼药理特性与危害 - 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阿片受体触发多巴胺释放 产生强烈欣快感和致幻效果[5] - 镇痛效力比海洛因高50倍 但持续时间不足一半 更易形成成瘾恶性循环[9] - 仅一粒芝麻重量(约2毫克)即可导致呼吸抑制致死 易被掺杂进其他毒品[10] 制药行业营销策略与监管失效 - 普渡制药1996-2000年将销售人员从318人增至671人 通过奢华研讨会招待5000多名医疗人员[18] - 2001年投入2亿美元营销 2013-2015年间向6.8万名医生提供4000万美元资助 约每12名医生有1名接受利益输送[23] - 奥施康定年销售额从1996年4800万美元暴增至2000年11亿美元 2010年突破30亿美元[23] 政策立法与行业游说 - 2016年Marino法案通过前 制药行业投入1.02亿美元国会游说 23名议员收受至少150万美元政治捐款[58] - 该法案导致DEA执法门槛大幅提高 当年药物过量死亡人数同比上涨21.4% 阿片类致死人数增近30%[56] - FDA审批官员柯蒂斯·赖特在批准奥施康定后加入普渡制药 年薪40万美元较FDA时期涨幅300%[41] 边境管控与技术挑战 - 90%芬太尼通过美墨边境合法口岸走私 2005-2021年238名CBP雇员因腐败被捕 71%发生在美墨边境[64] - 边境检查设备采购150套仅部署不足一半 46%已安装系统因缺乏操作人员停运 闲置设备价值9600万美元[74][78] - 芬太尼变体采用"厨房化学"策略 通过修改前体化学结构规避监管 形成"打地鼠"式禁毒困境[67] 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 2012-2020年每百人阿片处方量从81份降至43份 降幅47%[92] - 2023年零售药店提供210万份纳洛酮处方 较2019年翻倍 CDC拨款2.79亿美元支持社区防治[101] - 纳洛酮双剂量套装价格30-45美元 较10美元芬太尼仍存在成本差距 多州实施免费发放计划[101] 行业经济数据与成本结构 - 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在线采购成本约3600美元 可合成价值300万美元成品 利润率较可卡因高20倍[12] - 普渡制药2019年破产 2023年与萨克勒家族达成74亿美元和解协议 包括家族15年内支付65亿美元[37] - 甲苯噻嗪作为芬太尼添加剂将每克成本从300美元降至5美元 延长药效同时降低呼吸抑制风险[81][83]
彭博:解决美中芬太尼相互指责的困局
彭博· 2025-06-0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切断毒品供应无法解决美国成瘾危机,需对帮助使用者的项目给予认真承诺 [1] - 解决芬太尼流通问题需中美两国合作,虽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能 [5][8] - 美国在打击芬太尼方面取得进展,2024 年药物过量死亡人数下降 27%,但需国内外政策平衡以维持 [9][10][11] - 即使中美成功切断芬太尼供应,也无法解决美国成瘾危机,突然打击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后果 [25][26][28] - 特朗普削减应对阿片类药物危机项目和公共安全网的预算,可能抵消遏制中国供应的益处 [33][36][39] - 中美合作势头在增强,若华盛顿想取得持久进展,需将北京视为合作伙伴并作出国内承诺 [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芬太尼危机现状 - 芬太尼供应是推动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的部分原因,自其取代海洛因成为毒品供应主力,已致超 40 万美国人丧生 [4][9][10] - 2024 年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下降近 27%,芬太尼相关死亡人数下降推动了这一进展 [9][10][11] 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的态度与合作情况 - 美国将芬太尼问题作为贸易谈判一部分,特朗普指责中国,拜登任内前大使也认为中国有能力阻止前体化学品流入,但期望中国完全停止出口不现实 [16][19][20] - 中国曾是美国芬太尼主要供应国,2019 年北京禁止生产、销售和出口所有芬太尼类药物后,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主要来源国,但中国化工公司仍供应前体化学品 [20][23] - 中国官员称在控制物质方面取得成功并为美国尽力,而实际执法力度不均,受政治因素影响,合作曾因佩洛西访台暂停,拜登政府时恢复但承诺模糊 [21][22][30] 切断芬太尼供应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内中国对美货物禁运使芬太尼价格短暂飙升,过量服药事件显著下降,但效果不到六个月,毒贩找到其他途径运入产品 [25][26] - 突然打击芬太尼供应可能带来意想不到后果,如为更致命毒品打开大门,使预防和治疗更复杂 [27][28] 美国国内政策对危机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削减应对阿片类药物危机的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对医疗补助计划参保成年人施加新工作要求,可能使数百万人失去治疗机会,抵消遏制中国供应的益处 [33][36][39] 中美合作前景 - 尽管谈判有波折,中美合作势头在增强,中国愿意解决问题可能促使美国取消 20%额外关税,有助于中国经济 [36][37] - 将芬太尼作为贸易谈判武器效果有限,华盛顿需将北京视为合作伙伴并作出国内承诺以取得持久进展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