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

搜索文档
国际关系专家谈:中美四轮谈判后关注什么?
2025-09-18 22:4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中美经贸关系、技术出口管制、人工智能、稀土资源、农业和制造业[1][3][10] * 公司包括TikTok、大型制药公司、半导体企业[2][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TikTok框架协议初步缓解中美数据安全紧张关系 被视为稳定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一步 但具体实施细节仍待敲定[1][2] * 协议通过委托数据安全运营 授权算法和相关知识产权等措施解决美国对TikTok的国家安全关切[2] * 美国维持对中国高关税水平 但不会达到148%的极端程度 可能保持在50%左右 以推动制造业回流[3][14][15] * 技术出口特别是半导体管制 以及中国对稀土的掌控是双方竞争的重要领域 中国希望美国放松半导体管制[10][12] * 中美在人工智能发展策略上存在差异 中国侧重工业扩展和应用型AI 美国更注重通用人工智能(AGI)[11] * 中国曾是美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最大的市场 一度超过美国一半以上的大豆出口到中国 但订单已转移至巴西等国[13] * 美国2024年因芬太尼导致超过7万人死亡 特朗普要求中国采取更坚决措施 如起诉企业和加强管制[8][9] 其他重要内容 * 双方领导人可能在2025年9月19日通话敲定TikTok框架协议 并可能在APEC峰会期间举行高层会晤[5][8] * 美国国内对谈判结果反应不一 强硬派批评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不够强硬[6] * 美联储宣布自2005年以来首次利率下调25个基点 特朗普政府施加政治压力可能侵蚀其独立性[19] * 特朗普关税政策面临法律挑战 最高法院将于11月举行听证会裁决其有效性[20] * 2025年8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进一步下降 美国通过第三方进口替代中国产品[23] * 台湾问题仍是潜在冲突点 美国清楚认识到一旦发生战争在西太平洋没有胜算[24][25] * 中美经济联系逐步减少是大势所趋 但完全脱钩不大可能[3][23]
失控的芬太尼:药物滥用背后的权力、金钱与死亡
36氪· 2025-08-29 19:00
芬太尼的药理特性与滥用原因 - 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阿片受体触发多巴胺释放,产生强烈欣快感和镇痛效果,镇痛效力比海洛因高50倍但持续时间不足一半[11][13][14][19] - 仅需一粒芝麻重量(约2毫克)即可导致呼吸抑制致死,且易被掺杂进其他非法药品[20] - 完全通过人工化学合成制造,小型地下实验室就能生产致死数千人的剂量[21] - 生产成本极低,价值300万美元的芬太尼仅需3600美元前体化学品,利润率比可卡因高20倍[22] 普渡制药的营销策略与监管失效 - 普渡制药在1996-2000年将销售人员从318人增至671人,举办40多场奢华研讨会招待500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33] - 2001年投入2亿美元营销,2013-2015年间向6.8万名医生提供4000万美元资助,相当于每12名医生就有1名接受利益输送[36][37] - 奥施康定销售额从1996年4800万美元暴增至2000年11亿美元,2010年突破30亿美元[37] - 要求医生坚持12小时服药频率并建议无限加大剂量,从10毫克增至160毫克[39] - 麦肯锡曾建议对导致患者过量的分销商给予更高回扣[42] - 2007年承认虚假宣传"成瘾性较低",支付超6亿美元罚金,三位高管罚金3400万美元[50] - 2019年申请破产,2023年与萨克勒家族达成74亿美元和解协议[52] 监管机构与立法漏洞 - FDA审批官员柯蒂斯·赖特在批准奥施康定一年后加入普渡制药,年薪40万美元比FDA时期涨300%[58][60] - 2002年FDA咨询委员会10名外部专家中半数曾为普渡制药工作,另外3名与其他药企有合作关系[66] - 2016年通过《Marino法案》大幅提高DEA执法门槛,需证明"极有可能构成即时威胁"才能执法[75][78] - 制药行业2014-2016年为推动法案支出1.02亿美元游说资金,23名议员收受至少150万美元政治捐款[82] - 法案起草者林登·巴伯原为DEA律师,2011年离职后加入游说阵营,2017年进入受益方卡地纳健康公司[84] 边境管控与执法困境 - 90%芬太尼通过合法边境口岸藏在车辆夹层中入境,非徒步偷运[87] - 2005-2021年CBP共238名雇员因腐败被捕,71%案件发生在美墨边境[93] - 2006-2016年间边境官员收受1100万美元贿赂,多数涉及毒品走私[94] - 2019年CBP员工被捕率0.5%,是其他执法机构的5倍,估计5%-20%边境执法人员涉腐[96] - 2023年南部边境截获芬太尼剂量"足以让全体美国人死亡16次"[104] - 采购的150套检查系统中仅部署不到一半,114套交付设备中46%因缺乏操作人员停运[106][107][113] - 设备闲置因辐射干扰、安装成本超预算11倍(4740万美元vs440万)及土地谈判困难[109][110][111] 市场演变与公共卫生应对 - 毒贩在芬太尼中添加兽用镇静剂甲苯噻嗪(成本5美元/克 vs 芬太尼300美元/克)延长药效并降低成本[119][120] - 2024年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降至2019年来最低,多州降幅超35%[125][126] - CDC2016年推出阿片处方指南,建议限制初始剂量和疗程,全国每百人阿片处方量从2012年81份降至2020年43份(降47%)[133][139] - 2023年零售药店提供210万份纳洛酮处方,较2019年翻倍,CDC拨款2.79亿美元支持社区防治[153] - 纳洛酮双剂量套装价格30-45美元,而街头芬太尼仅需10美元[152]
从药店到毒贩:你身边的止痛药,如何变成致命毒品?
虎嗅· 2025-08-27 15:20
芬太尼的药物特性与危害 - 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阿片受体触发多巴胺大量释放 产生强烈欣快感甚至致幻[6] - 镇痛效力比海洛因高50倍 但持续时间不足一半且戒断反应强烈[11] - 仅一粒芝麻重量(约2毫克)即可导致呼吸抑制致命 易被掺杂进其他药品[12] 制药行业营销策略与影响 - 普渡制药通过将销售人员从318人增至671人[22] 举办40多场奢华研讨会招待5000多名医疗人员[22]等方式推广奥施康定 - 2001年投入2亿美元营销[26] 2013-2015年间向6.8万名医生提供4000万美元资助[26] 约每12名医生有1名接受利益输送[27] - 奥施康定年销售额从1996年4800万美元猛增至2000年11亿美元[28] 2010年突破30亿美元[28] 监管体系失效与利益输送 - FDA审批官员柯蒂斯·赖特在批准奥施康定后加入普渡制药 年薪40万美元较FDA时期涨300%[48] - 2002年FDA咨询委员会10位专家中7位与药企存在利益关联[53] 最终不建议缩小阿片药物适用范围[54] - 国会通过《Marino法案》提高DEA执法门槛 2014-2016年制药行业游说支出达1.02亿美元[65] 23名议员收受至少150万美元政治捐款[65] 边境管控与执法困境 - 90%芬太尼通过合法边境口岸混入车辆货物走私[69] 2005-2021年CBP共238名雇员因腐败被捕[74] - 边境官员在2006-2016年收受约1100万美元贿赂[75] CBP员工被捕率为其他执法机构5倍[77] - 价值9600万美元的检查设备闲置[85] 已部署的361套系统中有46%因缺乏操作人员停运[90] 替代物质与公共卫生应对 - 毒贩添加每克5美元甲苯噻嗪替代300美元芬太尼[95] 意外降低呼吸抑制致死风险但导致皮肤坏死[98] - CDC推动纳洛酮普及 2023年零售药店提供超210万份处方较2019年翻倍[124] - 2023年CDC通过OD2A项目向49州拨款2.79亿美元支持社区防治[125] 纳洛酮双剂量套装定价30-45美元[122] 行业数据与市场变化 - 仅需3600美元前体化学品可合成价值300万美元芬太尼[14] 利润率较可卡因高20倍[14] - 美国阿片处方量从2012年每百人81份骤降至2020年43份 降幅47%[109] - 2024年药物过量死亡人数降至2019年来最低[99] 多州死亡率降幅超35%[100]
失控的芬太尼:药物滥用背后的权力、金钱与死亡
36氪· 2025-08-27 14:37
芬太尼药理特性与危害 - 芬太尼通过激活大脑阿片受体触发多巴胺释放 产生强烈欣快感和致幻效果[5] - 镇痛效力比海洛因高50倍 但持续时间不足一半 更易形成成瘾恶性循环[9] - 仅一粒芝麻重量(约2毫克)即可导致呼吸抑制致死 易被掺杂进其他毒品[10] 制药行业营销策略与监管失效 - 普渡制药1996-2000年将销售人员从318人增至671人 通过奢华研讨会招待5000多名医疗人员[18] - 2001年投入2亿美元营销 2013-2015年间向6.8万名医生提供4000万美元资助 约每12名医生有1名接受利益输送[23] - 奥施康定年销售额从1996年4800万美元暴增至2000年11亿美元 2010年突破30亿美元[23] 政策立法与行业游说 - 2016年Marino法案通过前 制药行业投入1.02亿美元国会游说 23名议员收受至少150万美元政治捐款[58] - 该法案导致DEA执法门槛大幅提高 当年药物过量死亡人数同比上涨21.4% 阿片类致死人数增近30%[56] - FDA审批官员柯蒂斯·赖特在批准奥施康定后加入普渡制药 年薪40万美元较FDA时期涨幅300%[41] 边境管控与技术挑战 - 90%芬太尼通过美墨边境合法口岸走私 2005-2021年238名CBP雇员因腐败被捕 71%发生在美墨边境[64] - 边境检查设备采购150套仅部署不足一半 46%已安装系统因缺乏操作人员停运 闲置设备价值9600万美元[74][78] - 芬太尼变体采用"厨房化学"策略 通过修改前体化学结构规避监管 形成"打地鼠"式禁毒困境[67] 公共卫生应对措施 - 2012-2020年每百人阿片处方量从81份降至43份 降幅47%[92] - 2023年零售药店提供210万份纳洛酮处方 较2019年翻倍 CDC拨款2.79亿美元支持社区防治[101] - 纳洛酮双剂量套装价格30-45美元 较10美元芬太尼仍存在成本差距 多州实施免费发放计划[101] 行业经济数据与成本结构 - 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在线采购成本约3600美元 可合成价值300万美元成品 利润率较可卡因高20倍[12] - 普渡制药2019年破产 2023年与萨克勒家族达成74亿美元和解协议 包括家族15年内支付65亿美元[37] - 甲苯噻嗪作为芬太尼添加剂将每克成本从300美元降至5美元 延长药效同时降低呼吸抑制风险[81][83]
数百万人失控,美国为什么停不下芬太尼?
虎嗅· 2025-08-22 12:13
芬太尼危机背景 - 芬太尼作为医用镇痛剂正以惊人速度席卷美国 带来超过战争的死亡人数 [1] - 药品价格不到一美元却能够摧毁家庭并撼动整个国家 [1] 制药行业问题 - 普渡制药的奥施康定成为危机起始点 [1] - 药企贪婪与监管失守形成黑暗现实 [1] - FDA存在"旋转门"腐败现象 [1] 监管体系失效 - 国会掏空美国缉毒局(DEA)执法权力 [1] - 美墨边境毒品走私活动猖獗 [1] - 社会防线出现层层崩塌 [1] 毒品市场演变 - 街头出现混入兽药的"魔改毒品" [1] - 2024年过量死亡人数出现罕见下降 [1] - 这种下降可能只是另一种"缓释"而非根本解决 [1]
中国芬太尼走私组织构建跨国网,从日本发出指示
日经中文网· 2025-08-22 10:56
国际毒品交易网络结构 - 中国芬太尼走私组织构建了跨越多国的大规模非法交易网络 交易对象涉及墨西哥 美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印度等世界各地[1] - 该组织利用日本作为集散配送中心及资金管理指挥基地 并可能利用日本作为国际毒品案件中很少受到怀疑的"安全地带"[3] - 组织头目为被称为"日本Boss"的中国籍男子 在中日美三国运营约20家关联公司 其儿子在中国负责整体采购 物流 回收和账簿管理[9][13] 交易模式与资金流向 - 通过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40%交易来自暗网卖家 明显较多的是1万美元以上的大额交易[7][8] - 使用多个名义的虚拟货币账户周转毒资 头目儿子名下账户频繁接收付款[14] - 组织旗下化学品制造商湖北精奥生物科技(Amarvel)与墨西哥贩毒集团"锡那罗亚集团"存在联系[7] 企业关联与运营手法 - Amarvel与名古屋公司FIRSKY实为一体 销售手法相似 宣传所有产品通过日本邮政等国际包裹从日本发出[7][13] - 伪造国际检验认证以通过各国海关检查[13] - 多家中国走私企业网站宣传对日本的出口业绩 包括河北某化工企业及其关联公司[15][19] 国际调查与影响 - 美国禁毒署(DEA)已就日本路线展开正式调查 可能发展成大型国际毒品案件[6] - 交易网络覆盖芬太尼及尼秦等合成毒品危害严重的地区 包括美国 澳大利亚 荷兰 俄罗斯 东欧和中南美洲[8] - 国际调查需要多国配合 全貌揭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19]
美国提出的3个要求,中国全部拒绝!美财长对华摊牌,特朗普总统还没答应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02
贸易谈判与关税休战 - 中美贸易休战期延长90天但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要求重启贸易谈判并采取强硬态度 中国直接拒绝美方要求[1] - 美国国内经济压力显著 美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试图通过贸易转移矛盾[1] 芬太尼与关税关联 - 美国将芬太尼走私问题与关税挂钩 要求中国打击走私进展否则不考虑降关税[3] - 中国已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 管控严格程度全球领先 美国90%非法芬太尼来自墨西哥[3] 稀土矿产管控 - 美国要求中国放宽稀土等关键矿产出口限制 允许通过第三国输送 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主导地位[3] - 中国稀土加工能力全球占比超过60% 美国80%稀土进口依赖中国 中国推进开采配额制并加强全链条打击走私 2025年上半年查处非法贸易案件同比增长40%[3][4] 大豆贸易动态 - 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3倍以扭转贸易逆差 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大豆1200万吨占美国出口总量22%[4] - 中国大豆采购多元化转向巴西等国 2025年上半年自美进口大豆同比下降15% 巴西大豆价格较美国低8%-10%[4] 能源合作与地缘政治 - 美国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自身每日进口60万桶俄罗斯成品油[5] - 2025年1-7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同比增长12% 占进口总量18% 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价格较国际市场低15%-20%[5][6][8] 高层外交与战略博弈 - 美财长否认特朗普答应访华 与特朗普此前表态存在矛盾 反映美国政府内部对谈判预期分歧[8] - 中国强调高层交往需相互尊重 谈判成果取决于实质内容而非形式 积极推进多边合作与能源结算本币化协议[8] 贸易结构与产业政策 - 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9% 但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15%[9] - 中国强化产业反制措施 对美光科技和高通等企业启动安全审查 稀土出口配额向新能源汽车和芯片制造等战略产业倾斜[9] 全球产业链竞争 - 中美博弈本质是全球产业链主导权争夺 美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策略封锁中国高科技发展[11] - 中国以全产业链优势和超大市场规模应对 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拒绝将经贸问题政治化[11]
欧洲机构分析确认中国芬太尼走私组织在日据点
日经中文网· 2025-08-11 11:04
中国芬太尼走私组织在日本设立据点 - 欧洲调查机构贝灵猫分析认为中国芬太尼走私组织在日本名古屋市注册法人作为活动据点 用于危险药物集配送和资金管理 [2] - 日本法人"FIRSKY株式会社"于2024年7月清算 由中国组织领导者中国男性成立 与中方组织属于同一国际毒品网络 [4] - 贝灵猫通过公开信息分析发现中国武汉化工品企业女高管参与中国组织和FIRSKY网站设立 暗网数据存在共同危险药物伪装销售痕迹 [6] 国际社会对日本相关走私路线的反应 - 日本财务相称2024年前6年未发现芬太尼非法进出口 但2020年墨西哥在横滨港船舶货物中发现大量芬太尼原料 [6] - 美国驻日大使强调通过日美合作防止芬太尼前体物质经日本转运 联合国毒品犯罪办公室正讨论设立亚洲工作组查处走私 [6] - 日经新闻委托贝灵猫对调查方法进行验证 该机构在开源网络情报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7]
美撤销12项制裁,就等中国签协议?美财长通告全球,句句不离稀土
搜狐财经· 2025-08-04 21:59
美方对中俄能源贸易的威胁与后续策略调整 - 美方威胁对中国商品实施全额关税惩罚 若中国持续维持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关系[1] - 美国以采购俄油为由对印度加征惩罚性关税 以证实其威慑效力[1] - 美方撤销针对中国的12项制裁措施 这些措施均源于稀土贸易争端[1] 中方对美方威胁的回应与立场 - 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美方威胁不会动摇中俄能源合作基础[1] - 中方重申贸易对抗必将双输的核心原则[1] 第三轮中美磋商的进展与核心矛盾 - 第三轮磋商未获突破性成果 除延长谈判缓冲期外核心利益议题尚未实质性触及[3] - 美方核心诉求为解除军事用途稀土出口限制 否则美军工体系将遭遇严重供应链危机[3] - 中方关切的芬太尼关税豁免等议题上美方仍维持原有政策[3] 美方谈判策略的本质与矛盾 - 美方威胁实为施压策略 旨在迫使中方在稀土议题让步[5] - 取消12项制裁是美方单方面释放的谈判信号 要求中方作出实质性妥协[5] - 这些后续制裁本不应存在 若与中方管制措施对等看待实属偷换概念[5] 协议签署的前提条件与未来磋商焦点 - 未来90天缓冲期内需就关键矛盾点深度磋商[8] - 美方必须接受中方在军用稀土出口方面设置的前提条件[8] - 美方需停止在高端芯片贸易领域的政策反复失信行为[8] - 芬太尼关税必须无条件撤销[8] - 针对俄罗斯的次级制裁需对华作出豁免承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