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光电系统
搜索文档
高德红外(002414):芯片到总体厚积薄发,内需到外贸躬逢其盛
长江证券· 2025-11-04 19:3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高德红外作为以红外为主导的高科技公司,拥有自底层至系统的完整而全面的自主技术,是唯一一家获得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科研及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 [3][6][9] - 公司已搭建起非制冷、制冷型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三条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化芯片生产线,并构建了从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综合光电系统的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体系 [3][6][7][23] - 公司积极投入新 J 种、新品类的系统总体科研,大力推进海外业务合作,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已实现多国家海外批量交付 [3][8][9] - 预测公司 25/26/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8.12/10.43/13.4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82%/28%/29%,对应 PE 分别为 73/57/44X [9]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9年,员工6000余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45%,已建成覆盖底层红外核心器件到顶层完整装备系统全产业链的产品研制基地 [20] - 公司业务涵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成像整机及综合光电系统、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板块 [20][23][25] - 2025年以来公司红外综合光电及完整装备系统业务以及传统弹药业务均呈复苏态势,布局多年的核心业务进入景气上行阶段 [27][29] - 公司多款型号产品在国内精确制导总体系统型号产品及关重件配套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某些重点领域市场具备独占性优势 [50][71][72] 技术优势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红外芯”生产线,打造出涵盖全球主要技术路线的非制冷、碲镉汞及二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探测器芯片批产线 [23][56][62] -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可提供基于 AI 深度学习算法的红外感知智驾系统,实现前方目标检测识别智能预警,提升恶劣天气下的行驶安全 [7][64][66][69] - 公司全资子公司轩辕智驾为我国车载红外热成像领军企业,产品已量产应用于东风、广汽等核心车型,在国内首获 AEC-Q100/104 双认证 [69][71] 内需市场进展 - 公司率先研制成功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并获得该类系统总体科研生产资质,已与机关签署国内批量采购订单并实现首批交付 [7][72][76] - 2025年公司与客户签订了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大额采购协议,协议签订金额为后续大额订货合同的部分预付价款 [73][76] - 公司近期在某新兵种上又签订了该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订购合同,证明产品能满足多兵种的差异化需求 [73][76] 外贸市场拓展 - 公司已获批多款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的外贸出口立项,与具有相关出口权的 J 贸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9][81][82] - 公司与某 J 贸公司签订了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外贸产品国内采购合同,金额为 68,509.91 万元人民币 [82][83] - 公司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已相继在 J 贸公司海外展台上展出,获得全球媒体和国际市场的高度关注,并在以前年度实现多国家海外批量交付 [8][81][82] 子公司贡献 - 高芯科技、高德智感、工研院三家核心子公司在 2025H1 贡献上市公司 86%的收入体量,为净利润的核心支撑 [6][31][33][35] - 高芯科技掌握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建立了三条批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无人机、智能驾驶等领域 [37] - 高德智感专注民用领域,年产能达 150 万台以上,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制造、安全监控等领域 [37] - 工研院围绕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工艺、集成展开研究,为微机电技术提供双创服务的孵化平台 [3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2024年受行业需求波动影响业绩触底,2025年扰动因素缓解,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40][44][46]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收入为56.00亿元,同比增速109.14%,毛利率为43.50% [91] - 公司存货余额居于高位保障后续及时交付,合同负债维持高位表征后续需求旺盛 [50]
高德红外:公司具备相应高性能探测器、红外热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总体设计及批量生产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8:25
公司技术能力 - EOTS光电探测装置包含红外探测单元 [2] - 公司具备高性能探测器设计及批量生产能力 [2] - 公司拥有红外热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总体设计能力 [2]
高德红外“晒”2024年“成绩单”:研发费用7.46亿,同比增37.5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3:3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47亿元,为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1][2]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021.23万元,但第四季度单季亏损近5亿元[2] -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红外民品领域拓展,但型号项目产品收入同比下降[2] 亏损原因分析 - 2024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9亿元和资产减值损失1.69亿元,合计减少利润总额3.29亿元[4] - 信用减值损失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达1.5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中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跌价损失8230.69万元,商誉减值损失8610.76万元[4] - 研发费用7.46亿元,同比增加2.04亿元,增幅37.51%,主要由于项目持续投入和研发人员薪酬增加[1][4]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是专业从事红外核心芯片、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3] - 国内主要红外厂商包括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久之洋、大立科技和富吉瑞五家上市公司[3] 公司战略动向 - 公司持续加大高科技产品研发投入,加快在数字化产业新领域的布局[4] - 规模化基础建设逐步投入使用导致资产折旧摊销大幅增加[4]
资产减值准备和研发费用等增加 高德红外上市14余年来首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18:2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6.78亿元,同比增长10.87%,但归母净利润亏损4.47亿元,为上市14年来首次亏损[1][2] - 第四季度亏损近5亿元,导致全年业绩由前三季度的盈利5021.23万元转为亏损[2] - 亏损主要源于资产减值准备3.29亿元(信用减值1.59亿元+资产减值1.69亿元)和研发费用增加2.04亿元[4] 业务表现 - 型号项目类产品收入同比下降,但通过拓展红外民品领域实现营收增长[2] - 国内红外行业主要竞争者包括高德红外、睿创微纳、久之洋、大立科技和富吉瑞五家上市公司[2] - 同行企业中睿创微纳、国科天成、久之洋和富吉瑞2024年均盈利,大立科技预计亏损3.36-3.96亿元,公司亏损额居行业首位[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达7.46亿元,同比增加37.51%,主要因项目持续投入和研发人员薪酬增长[4]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2242人,同比增加154人(增幅7.38%)[5] 资产减值细节 - 信用减值损失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占1.53亿元[4] - 资产减值损失包含存货及合同履约成本跌价损失8230.69万元、商誉减值损失8610.76万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