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像仪

搜索文档
ZY 8月十大金股
2025-08-05 11:19
**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1 天洋科技(计算机行业)** - **行业地位**:银行卡解决方案市场第一名,金融服务占营收1/3,金融科技(定制化银行解决方案)占2/3 [2] - **财务表现**:24年营收17.6亿(同比-8%),规模利润7800万(同比下滑),主因银行IT行业缩量,但业务结构优化,对公信贷未来三年有增长机会 [2] - **技术优势**:信用卡系统市场份额领先,覆盖国内大型银行及区域性金融机构,通过PCIDS等国际认证,支撑出海业务 [3] - **跨境支付布局**:统一支付中心整合稳定币通道,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市场,适配数字支付需求 [3] - **未来机会**:可能提供合规稳定币结算、代币化证券发行技术支持,预计25-27年规模利润分别为9000万、1.2亿、1.6亿 [4] **2 文泰科技(半导体行业)** - **业务调整**:剥离被纳入美国实体清单的产品集成业务,保留半导体业务(车规级占比超60%) [5][6] - **业绩增长**:24H1半导体业务收入、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Q2环比Q1进一步增长 [6] - **市场需求**:车规级优势显著,新台地区客户库存见底,欧洲Q2库存复苏,新能源车型推出带动订单增长 [7] - **盈利预测**:25-26年销售额预计同比-55%、-44%,但净利润增长166%、43%(ODM业务亏损减少),估值25倍 [8] **3 万华化学(化工行业)** - **TDI涨价逻辑**:科斯创德国工厂火灾导致30万吨TDI装置停产,叠加国内检修(占全球产能40%+),现货价涨至16200元/吨(较7月12日+32%) [9][10] - **反内卷红利**:作为化工龙头,受益于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产品覆盖聚氨酯、石化、新材料 [11] **4 高德鸿爱(军工行业)** - **业务拓展**:从红外热像仪技术起家,延伸至完整武器系统总体单位,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12] - **订单增长**:7月签订内销订单8.79亿(预付款50%,推断总金额18亿)、外贸订单6.85亿 [13] - **业绩预告**:24H1规模利润1.5-1.9亿(同比+735%+),预计25-27年利润6.68亿、8.54亿、12.45亿(PE 75/59/40倍) [14] **5 牧原股份(农业)** - **政策利好**:产能调控(目标3950万头)、降体重(120kg)等措施稳定猪价,预计下半年猪价稳在14元/kg [16][17] - **成本优势**:行业成本第一梯队,子猪+商品猪协调模式增强利润稳定性,25年猪价中枢或达16元/kg [18][19] **6 川一股份(机械行业)** - **业务拓展**:从传统工业仪表向高端领域(石化、核电、光热)延伸,新疆煤化工项目推动内需 [24] - **出海潜力**:跟随“一带一路”企业出海,逐步缩短与国际品牌(如艾默生、ABB)差距 [25] **7 老铺黄金(消费行业)** - **业绩高增**:24H1收入120-125万(同比+241%-255%),净利润22.3-22.8亿(同比+279%-288%) [26] - **门店优化**:新店贡献预计下半年释放,当前估值21-22倍,减持风险出清 [27][28] **8 立高食品(食品饮料)** - **增长动力**:冷冻烘焙(山姆渠道)、奶油新品(新国标产品)带动双位数增长,利润端成本优化 [29][30][31] **9 荣盛石化(石化行业)** - **成本优势**:原油价格低位(布伦特60-70美元/桶),炼化产能周期尾声+反内卷政策利好盈利走阔 [32][33] - **PPI改善预期**:政策推动PPI转正,盈利底部已现 [34] **10 其他行业动态** - **金属价格**:木价因供给收缩+需求增长上行;铜价短期受关税影响,但智利铜矿停产或导致26年供给收缩 [21][22] --- **注**:以上内容严格按原文数据及逻辑分组,未添加主观推断。
军工电子中报揭榜:复苏进行时!
市值风云· 2025-07-30 18:09
军工行业拐点预期 - 2025年有望成为军工行业拐点之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也是"十五五"布局之年 [3] - 军工电子作为产业链上游率先修复,半年报显示订单需求和盈利能力改善 [3] - 火炬电子所属电子元器件领域景气度逐步改善,市场需求增长 [3] - 鸿远电子核心产品高可靠瓷介电容器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复苏 [3] - *ST铖昌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及相控阵技术渗透率提升 [3] 军工电子企业业绩表现 - 2025H1预计扣非净利润正增长的军工电子股包括火炬电子、鸿远电子等6家 [5] - 火炬电子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2.4亿元,同比增长51.3% [7] - 鸿远电子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1.6亿元,同比增长40.1% [7] - 高德红外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1.3亿元,同比增长135倍 [7][33] - *ST铖昌2025H1扣非净利润下限0.5亿元,同比增长233.5% [7] 防务MLCC市场格局 - 火炬电子和鸿远电子是国内防务MLCC领域唯二上市公司 [8] - 防务MLCC市场具有资质壁垒和高可靠性要求,参与者少且格局稳定 [9] - 宏明电子2024年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11.7亿元,行业排名第一 [11] - 火炬电子2024年自产业务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8亿元 [11] - 鸿远电子2024年自产业务陶瓷电容器销售收入5.94亿元 [11] 公司动态与风险 - 鸿远电子实控人郑红和郑小丹减持230万股,套现4449万元 [13] - 火炬电子实控人蔡明通父子2019-2020年减持套现5.8亿元 [16] - 高德红外海外签订6.9亿元大单,占2024年营收25.6% [34] - 高德红外现金循环天数高达500-600天,造血能力不足 [36] - 高德红外实控人黄立持股超6成,近10年未减持 [39] 红外成像行业发展 - 高德红外是国内红外成像行业三大主要玩家之一 [21] - 国内企业实现红外热成像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和国产化 [24] - 高德红外2024年研发费用率升至27.8% [28] - 公司折摊占营收比升至9.4% [31] - 高德红外上市15年累计股权募资50.7亿元,分红22.8亿元 [41]
华盛昌袁剑敏:在仪器仪表赛道推陈出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2:58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华盛昌成立于1991年,凭借原始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洞悉,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测量仪器仪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连续多年稳居国内仪器仪表出口企业榜首[5] - 1997年公司敏锐察觉国内红外测温技术空白,踏上研发红外测温芯片征程,旨在打破西方技术壁垒并填补国内市场空白[6] -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公司仅用三个月便将工业测温枪改造成额温枪投放市场,满足疫情防控需求并在国产防疫装备领域崭露头角[6] - 34年来公司成功开发涉及30多个领域的1000多种数字化检测产品,涵盖红外热像仪、空气质量检测仪、激光测距仪等众多品类[6]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针对光伏储能产业直流电弧火灾事故痛点,公司推出AI智能电弧检测方案,包括AFD-80、AFD-74等产品,能在小拉弧信号产生时预警[7] - 公司与南方科技大学、广州计量院等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及标准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未来发展储备技术力量[7] - 全资子公司深度感测与华眸企业、华境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深境智能技术公司,进军人工智能眼镜市场,计划将AI眼镜与仪器仪表相结合[8] - 公司在大模型基础上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建立垂直领域AI智能体,如搭载DeepSeek大模型的AI-7760系列电能质量分析仪可生成详细测试报告[9] AI战略与工业智能化 - 公司判断检测领域将因AI发展变得更智能便捷,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并拓展多元AI产品矩阵[8] - 深度感测公司融合人工智能、高精度传感器等技术,为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核心场景提供"AI+传感器"集成设备及全链路解决方案[10] - 未来公司将在医疗仪器和专业产品领域加大布局,推出高端医疗器械分析仪器和科学分析仪器,并利用AI技术提升现有产品性能[10] 全球化战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自创立之初便锚定"立足中国深圳,面向世界"目标,是中国最早一批出海企业之一,创业初期从OEM代工做起[11] - 2024年公司着力提升自主品牌"华盛昌""CEM"和海外自有品牌影响力,通过市场定位和产品差异化策略增加自主品牌收入比例[11] - 公司在越南建立新制造生产基地,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助力当地企业实现"检测—分析—优化"全流程升级,同时反哺国内产业链[12] - 公司战略从产品出海、技术出海和制造出海转变为将工厂搬到海外,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12]
华盛昌(002980):智能测量测试行业引领者,积极布局“AI+”产品
东北证券· 2025-07-01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智能测量测试行业引领者,2024 年和 2025Q1 业绩稳健增长,积极布局“AI+”产品,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 1991 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红外热像仪等多种仪器仪表,应用于电力、暖通制冷等多个专业领域 [1]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7 亿元,同比+20.55%,归母净利润 1.38 亿元,同比+29.21%,扣非归母净利润 1.31 亿元,同比+34.46%;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为 46.25%/17.14%,分别同比+3.36pct/+1.15pct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3 亿元,同比+26.47%,归母净利润 0.29 亿元,同比+6.25% [2] AI 产品布局 - “AI+电力”领域布局 AI - 7760 人工智能电能质量分析仪和 AI 直流拉弧检测产品,AI 直流拉弧检测产品可用于拉弧检测,多国已出台政策强制安装,市场有望快速扩容 - “AI+医疗”领域布局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化医疗产品潜力大 - 公司布局 AI 眼镜,6 月 18 日全资子公司深圳感测拟与华眸企业、华境企业共同成立深境智能,持股 70%,加速人工智能眼镜战略布局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21/14.69/18.1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8/2.45/3.07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0.25X/15.56X/12.43X [3] 股票数据 - 2025 年 6 月 30 日收盘价 20.18 元,12 个月股价区间 19.39 - 30.24 元,总市值 3,816.87 百万元,总股本 189 百万股,日均成交量 6 百万股 [5] 涨跌幅情况 - 绝对收益 1M、3M、12M 分别为 5%、6%、33%,相对收益 1M、3M、12M 分别为 2%、6%、19% [7]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包含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38.9%、31.0%、23.2%,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36.2%、30.1%、25.2%等 [10]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4-14 15:26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不超过44,856,477股A股,每股面值1元,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79,425,908股[9][40] - 拟上市板块为深交所创业板,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9] 业绩数据 - 2021 - 2022年光电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63.01%和46.50%[49] - 报告期各期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8.90%、44.75%和38.05%,呈下降趋势[28][29][76][77] - 2023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预计营收分别为8222.94万元和25525.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9.60%和46.91%[59] - 2023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3.10万元和4156.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5.13%和74.84%[59] 采购与销售 - 2021 - 2022年采购Z0001 InSb探测器占同期InSb探测器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88.23%和99.87%[24][71] - 报告期各期制冷型机芯、整机和探测器销售收入分别为9562.77万元、15049.87万元和28508.76万元,占光电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3.68%、51.83%和67.00%[26][74] - 截至2022年采购的国产制冷型探测器占比达96.48%[27][75] 资产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232.82万元、11297.59万元和33825.70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4.75%、10.99%和32.03%[32][83] - 报告期各期末预付账款金额分别为6680.59万元、16949.48万元和16158.8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3.28%、16.49%和15.30%[33][84]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罗珏典、吴明星合计拥有公司38.62%股份表决权,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174] - 联合创始人发行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18.47%,控制表决权比例降至28.97%[90] 子公司情况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2家控股子公司和5家参股公司[164] - 中科天盛2022年总资产10088.53万元,净资产7441.64万元,营收2957.65万元,净利润803.35万元[166] 研发情况 - 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21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和3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1] - 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437.60万元、2064.73万元和2911.10万元,复合增长率为42.30%[55]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拟投入四个项目,总投资和拟投入募集资金均为50000万元[67] - 募投项目建成稳定运营后,新增固定资产年折旧和无形资产年摊销合计3903.92万元[99]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1-18 15:18
发行相关 - 本次发行不超过44,856,477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79,425,908股[11][42][57]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拟上市板块为深交所创业板[11] - 发行方式为网下向投资者询价配售与网上按市值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或其他监管认可方式[42] - 发行对象为符合资格的询价对象和创业板开户投资者(禁购者除外)[4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额117,229.02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2.78%;负债总额10,088.97万元,较去年末下降49.4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06,494.33万元,较去年末增长6.29%[22][23][24] - 2022年1 - 9月,营业收入34,797.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59.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20%[23][24] - 公司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53,123.03万元,较上年度增长62.09%;归母净利润10,080.36万元,较上年度增长35.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788.36万元,较上年度增长37.03%[25][26] - 报告期内各期探测器采购金额分别为1,552.32万元、6,931.81万元、13,703.27万元和20,836.79万元,占各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27.67%、54.07%、58.40%和76.96%[15][71]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188.12万元、4,232.82万元、11,297.59万元和28,212.88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3.73%、14.75%、10.99%和27.61%[17][88] - 报告期各期末预付账款金额分别为1,621.61万元、6,680.59万元、16,949.48万元和14,728.75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8.74%、23.28%、16.49%和14.41%[18][87]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784.72万元、9616.82万元、15350.48万元和19084.4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43.74%、33.51%、14.94%和18.67%[86]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95%、48.90%、44.75%和35.80%,呈逐年下降趋势[81] - 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1.83%、25.48%、10.84%和2.18%[10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Z0001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6月至2026年6月对其制冷型探测器有优先购买权[16][74] 公司架构与历史 - 公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8日,股份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6日,注册资本为134,569,431元[40][106]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罗珏典、吴明星[40] - 公司行业分类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 子公司与参股公司 - 锐谱特光电为中科天盛持股50%的参股公司,是发行人合营企业[33] - 空应中心持有空应科技100%股份[33] 募投项目 -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入项目总投资50,000.00万元,包括光电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等四个项目[54][55] - 募投项目建成稳定运营后,新增固定资产年折旧和无形资产年摊销合计预计为3903.92万元[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