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
搜索文档
“杭碳十条”印发 2030年前实现目标
每日商报· 2025-11-07 06:22
政策目标与总体框架 - 推动杭州碳达峰试点城市创建,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 [1] - 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30年全市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75%以上 [1] 重点行业管理措施 - 计划制定实施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项目碳排放评价技术导则 [1] - 对存量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项目进行投产后能碳监测预警与节能降碳诊断 [1] - 对新上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项目推进全生命周期能碳管理和验收数智化 [1] - 十五五时期探索分类实施碳排放等量、减量替代 [1] 园区与平台建设 - 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创建国家和省级零碳园区 [1] - 积极探索绿电直供模式 [1] - 制定实施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试点方案,探索市场化机制激励社会绿色出行 [1] 碳足迹管理体系 - 计划制定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培育第三方核算、认证机构 [2] - 支持开展出口导向型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标准编制,完成一批产品碳标识认证应用 [2] - 探索建立部分产品碳足迹数据库,推动与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数据库、碳标识互认共享 [2]
这20年杭州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每日商报· 2025-08-15 06:22
杭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 杭州森林覆盖率达65.74%并成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2] - 2025年全国生态日浙江主场活动在湘湖举行并通过绿色出行等方式实现“零碳”办会[2] - 活动全面展示了省市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和丰硕成果[7] 西溪湿地生态保护案例 - 西溪湿地作为“两山”理念优秀案例实现了从“城市之肾”到“共富样板”的绿色蝶变[3] - 通过莲花滩提升工程如水下地形改造和水生植物优化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3] - 莲花滩区域在两年时间内增加了22种鸟类新记录整个湿地截至2024年底已有224种鸟类记录[3] - 西溪湿地面积10.38平方公里通过保护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转型[3] 西溪湿地发展模式 - 保护方面出台首部特定湿地公园条例并实施生态治理与监测[4] - 文化方面挖掘底蕴举办六大民俗节庆保护非遗并开展科普研学[4] - 产业方面探索“湿地+”模式发展生态旅游累计接待6000万人次收入超26亿元[4] 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 - 杭州发布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上线杭州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积分[6] - 积分通过刷码乘坐公交地铁水上公交获得公交每次积0.96分地铁每元积0.44分[6] - 积分可兑换权益如100积分兑换5元当月累乘额度或价值1元的商品券[6] - 市民可通过杭州市民卡APP首页的指定路径查看自己的“绿色积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