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药品

搜索文档
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年成果显著 多区域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7-03 20:41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优化 - 海淀区累计形成98项制度创新案例 其中4项全国复制推广 9项全市复制推广 打造"海淀模式" [3] - 海淀区推行"企业服务一网通办"和"全流程在线审批"模式 企业办事效率提升30%以上 [3] - 顺义区完成200余项重点任务 探索形成16项突破性政策 区级审批事项线上办结率超95% [3] - 顺义区建立区域一体化营商服务体系 实现"一窗受理 集成服务" 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 亦庄组团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 落地首例AI监管沙盒试点 [4] - 亦庄打造全国首个商业航天科研生产基地"北京火箭街区" 推动中科宇航成为首个商业航天共保体项目 [4] - 昌平生命谷集聚10余家高水平研发机构 包括昌平实验室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 [5] - 昌平区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11个 在研在审82个 创新医疗器械32个占全市超40% 全国近10% [5] - 昌平区新增科学家创办企业112家 构建"研发—生产—流通—医疗"全产业链布局 [5] 生物医药与公共服务 - 天竺综保区罕见病药品进口达37种(同比+95%) 货值217.5亿元(同比+37.7%) 占全国四成以上 [6] - 天竺综保区在全国150个综保区绩效评估中位列第2 创历史最佳成绩 [6] - 大兴区投运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 入驻卡尔斯 意胜生物等企业 [6] - 大兴区建立生物制品抽样 通关时效保障机制 探索临床急需产品进口服务中心 [6] 区域协同发展 - 朝阳CBD打造金融开放标杆 海淀中关村建设AI算力高地 顺义发展临空经济全球物流枢纽 [1] - 各区形成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5] - 顺义与大兴在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优势互补 协同推进产业体系发展 [6]
北京海关罕见病药品查验放行时间压缩至“分钟级”
新京报· 2025-06-13 02:40
数据显示,北京外贸规模由2020年的2.32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61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北京服 务贸易规模保持全国前三,2021年以来年均增速达9.4%,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持续增强。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从莫斯科启程的俄罗斯雪蟹20小时运抵北京完成海关放行,马来西亚鲜榴莲48小时 内从果园来到京城货架,厄瓜多尔玫瑰只需3天就能到达北京市民手中……6月12日,在北京市政府新闻 办举行的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海关副关长、新闻发言人王辉介绍,"两区"建 设以来,北京海关探索实施空港货运一体化,北京空港口岸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世界各地的鲜活产品 更多更快地走向首都百姓餐桌。 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五年来,北京的综保区 由1个扩大到4个。其中,全国首个空港型综保区天竺综保区的发展绩效由2020年第49位跃升至去年的全 国第2位,定性指标全国综合排名首位,2023年进出口值突破千亿元,2024年零售包装药品、人用疫 苗、罕见病药进口均居首位。大兴机场综保区创新实施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货物在区港运输时间由1 小时缩短至10分钟。 "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