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羊奶子
icon
搜索文档
看见美丽中国丨停伐十年 看“绿色宝库”大兴安岭的转型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07:28
大兴安岭生态价值与转型发展 - 森林被定位为集水库、粮库、钱库、炭库于一体的综合资源宝库,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 [2] - 总面积达32.72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占24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8.44%,林木蓄积量10.3亿立方米,年吸收3亿辆轿车碳排放并提供1亿人所需氧气 [5] - 累计生产商品材及林副产品超2亿立方米,支撑新中国初期建设 [8] 产业转型与政策支持 - 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结束63年伐木历史,启动生态修复工程 [11][12] - 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推动转型,森林蓄积量增长近30%,70%森林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 [17][23] - 传统贮木场转型为国内最大森林公园(如莫尔道嘎年产量曾达40万立方米) [29][31] 新兴经济模式发展 - 林下经济与文旅产业崛起,野果采摘(如羊奶子日采20斤、蓝莓日采50-60斤)带动居民收入 [25][26] - 旅游开发激活资源,野果早市受游客青睐,湿地公园划分保育区与合理利用区 [20][28] - 夏季避暑旅游旺季与森林防火同步推进,采用卫星、飞机、瞭望塔立体监测系统(日雷电监测超17000次) [34][38] 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 - 野生动物从390种增至439种,狍子、熊等物种重现,110万公顷原始林未开发 [23] - 建立8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监测持续3年覆盖全区域 [19][23] 社会角色转变 - 从业人员从"砍树人"转为"看树人",发展生态旅游、研学等新业态(如驯鹿主题研学) [22][46] - 林业工作者通过40年实践形成保护与开发平衡方案 [44]
【看见美丽中国】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听大兴安岭背后的“蝶变”故事
央视网· 2025-08-10 23:52
央视网消息:进入系列报道《看见美丽中国》。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在祖国北疆的广袤版图上,大兴安岭以"神州北极"的冷 峻与"绿色宝库"的丰饶,书写着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壮丽篇章。这片横跨内蒙古与黑龙江的广袤林海,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开发建设,到本世纪初期全面 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再到如今林下经济和文旅产业比翼发展,大兴安岭正加速把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如今,随着"生态家底"越来越厚,"致富路 子"也越走越宽。 总台央视记者 蓝天:提到大兴安岭,很多人都会想到是在东北地区,但是大兴安岭它具体在哪里呢?大兴安岭的"大"又大在哪里呢? 今天的节目,我们一起踏入这片被誉为"地球之肾"的大兴安岭深处,探索广袤林海的秘密,听听他们与这片山水血脉相连的故事。 作为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的大兴安岭山脉,总面积约32.72万平方公里,其中有24万平方公里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而其中,内蒙古大兴安岭 林区总面积又占到10.67万平方公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8.44%,林木蓄积量达10.3亿立方米,每年能吸收3亿辆轿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提供1亿人呼吸 所需的氧气。这里也是我国最大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