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酷省电系列
搜索文档
双十一空调战场观察:美的用“技术普惠”回应市场新周期
新浪财经· 2025-11-07 11:2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双十一空调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品牌采取多样化策略:格力使用双品牌策略主打年轻化及场景化产品组合[1],小米空调凭借“巨省电”系列发起猛烈价格攻势声量一度超越老牌厂商[1],海信、长虹、美博等厂商则集中火力在健康、智能、新风等差异化细分市场[1] - 海外品牌表现乏力,日系与欧美品牌增长幅度不及国产品牌[1] - 美的空调优势突出,在京东平台开门红52小时斩获中央空调成交榜第一、品牌份额第一、店铺销售第一、单品断层式第一等多项冠军,并稳居淘系全站空调品牌TOP1,在抖音商城以品牌成交额第一领跑行业[2] 市场趋势转变 - 市场风向从“短期价格刺激”转向“长期使用价值”的理性衡量,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实现体验升级、能在节能与舒适之间取得平衡的产品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2] - 消费观念趋于成熟,用户不再仅关注购买折扣,而是全面考量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使用体验、能耗电费、维护成本等长期因素[3] - 单纯的低价冲量模式触及瓶颈,持续的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并抑制创新动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7] - 市场回归价值,双十一的胜负手不再是价格,而是价值比[8] 美的公司战略与产品分析 - 美的贯彻“技术下放”策略,将过去双十一的关键词“低价”替换为“技术普惠”[4] - 美的通过技术下放在不同价格段构建精准匹配用户需求的产品矩阵,关键爆款包括“酷省电”系列和“无风感”系列[9] - “酷省电”系列定位入门机型,通过技术下放让用户以可接受价格享受高能效产品,其Ultra柜机十年预计可省电费约4500元[5][10] - “无风感”系列代表美的在品质生活市场的技术突破,自2015年推出以来已取得343项相关技术专利,通过出风通道上千个细密微孔和毫米波雷达2.0实现“有凉感,无风感”的体验[12][14] - 美的产品矩阵还包括满足全家送风需求的“全面风”系列和专注新风净化的“空气机”系列,形成从入门到高端的完整布局[14] 研发与制造实力 - 美的拥有1600人科研团队、2.5万项专利授权、全球八大自有工厂和合资工厂,构成其全价位覆盖能力[14] - 美的在全球拥有38个研发中心和16个国家级科创平台,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80亿元,拥有80项“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和超180项科技奖励[19] - 在制造端,美的依托灯塔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柔性化生产,确保产品良品率和品质一致性,并为技术普惠提供成本控制前提[19] - 美的积极参与国际能效与制冷标准制定,并构建经SGS认证的净零生产线,将技术普惠理念输出至全球市场[19] 财务表现与战略验证 - 美的集团最新三季报显示营业总收入达3647.2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378.8亿元,同比增长19.5%,在不确定市场环境中实现规模与盈利“双增”[16] - 美的空调在双十一的领跑是市场对“技术普惠”战略的积极反馈,表明告别内卷式价格战、回归用户价值本身才能穿越周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