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薄膜
搜索文档
东材科技(601208):新产能放量推动收入较快增长,高速电子树脂前景广阔
长江证券· 2025-10-28 13:1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该评级 [10] 核心观点 - 新产能放量推动公司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高速电子树脂业务前景广阔 [1][7]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6.3亿元、8.7亿元 [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0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归属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归属扣非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45.1% [2][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22.1%,环比增长5.8%;实现归属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21.3%,环比下降5.9% [2][7]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6.2%,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1%,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14]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2][7] 分业务收入情况 - 光学膜材料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0.7% [14] - 电子材料实现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37.2% [14] - 新能源材料实现收入10.0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聚丙烯薄膜实现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1.9% [14] - 电工绝缘材料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6% [14] - 环保阻燃材料实现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0.4% [14] 增长驱动因素与竞争优势 - 新建产业化项目陆续投产,光学聚酯基膜、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等产品下游市场需求旺盛,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14] - 受益于特高压电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算力升级等新兴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拓展顺利 [14] - 高附加值产品包括特高压用电工聚丙烯薄膜、新能源汽车用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活性酯树脂等)、中高端光学聚酯基膜 [14] 技术研发与未来布局 - 公司自主研发出碳氢树脂、马来酰亚胺树脂、活性酯树脂、苯并噁嗪树脂、聚苯醚树脂、特种环氧树脂等电子级树脂材料 [14] - 电子级树脂材料与多家全球知名覆铜板制造商建立稳定供货关系,部分产品已通过一线覆铜板厂商供应至英伟达、华为、苹果、英特尔等主流服务器体系 [14] - 公司积极拓展电子材料在人工智能、低轨卫星通讯等领域的市场应用,通过孙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0000吨高速通信基板用电子材料项目" [14] - 公司坚持研发平台为核心,新技术+新方向+规模化为一体,紧抓行业变革方向 [14]
东材科技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东材科技,核心业务包括光学膜、电子材料、高速数字树脂等[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3.72亿元,环比第二季度增加约7,500万元,增幅约6%[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增加近5,000万元[3]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7,3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接近2,000万元[3] * 毛利率较第二季度减少约1个百分点[3] 分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高速数字业务** * 第三季度高速数字业务收入接近1.6亿元,符合市场预期[2][5] * 碳氢树脂贡献收入5,000多万元,OPE业务贡献收入4,000多万元[2][5] * OPE业务从三季度开始上量,占高速数字总收入约20%-25%[16] * 高端树脂(如马八、马九)9月份单月收入规模超6,000万元,10月份预计进一步提升[17] * 目前OPE和碳氢树脂每月出货量30多吨,高端树脂每月出货40多吨,其中马九产品单月出货量预计在3至5吨[6][17] * 四季度碳氢树脂和OPE业务预计继续环比增长,全年有望实现6亿元收入目标[2][6][17] * 公司在高速数字领域布局早,重视技术研发,具备先发优势[4][21] **光学膜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光学膜销量同比增加近18,000吨[8] * 第三季度光学膜单价约为11,300至11,400元/吨,较第二季度每吨提升约400元,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8] * 产品结构优化导致产线转固增加折旧成本,对毛利率有所影响[2][9] * 核心产品产量:偏光片预计年产量达1万吨,三季度产量约1,000吨;车衣和窗膜产量近1.9万吨;触控产品产量约1.7万吨;背光模组产量约1.8万吨[10] * G2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转固,G9线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产转固,将进一步提升中高端产品比例[9][28] **光伏业务** * 光伏业务受市场需求下降和PET膜市场过剩影响,盈利不佳[4][15] * 如果四季度继续亏损,年底可能存在计提减值风险[4][15] * 公司正调整策略,拓展非光伏领域[4][15] **聚丙烯薄膜业务** * 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约10%[4][26] * 在特标市场占据较高份额,通过BT模式实现收入约3亿元,毛利率保持在40%左右[4][26] **光刻胶项目** * 公司与韩国合作方进行ARF、KRF光刻胶单体及光栅的生产,产线于2024年七八月份投产,2025年预计实现约1,000万元收入[29][30] * 目前主要依托韩国合作方进行市场导入和认证,认证周期长,对业绩贡献尚不明显[30] 重要子公司情况 **山东艾蒙特** * 第三季度实现减亏,亏损额不到1,200万元,较二季度大幅减少[2][11] * 亏损主要原因为低毛利和高费用(包括融资费用及集团借款),但目前正毛利已实现[2][14] * 四季度有望实现单月不亏,并逐步扭亏[2][12] * 华阳板块改善明显,分权板块持续导入轮胎、橡胶树脂等新业务[2][12][13] 项目与产能建设 **眉山项目** * 眉山项目(高速电材料)土建工程和厂房已具备安装条件,大部分设备已到位,设备安装于10月和11月进行[6][7] * 预计2026年下半年能为业绩提供显著贡献[2][6] **资本开支与转固安排** * 公司大型项目资本开支基本告一段落,除眉山项目外[28] * 主要在建工程转固安排:成都B模2号线和光学G9线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产转固,山东G2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转固[28] 财务与费用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增长主要来自高阶树脂原材料成本增加,公司重点投入高速数字板块[4][27] **管理费用** * 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由于人员工资上涨以及成都创新中心启用带来的费用增加(如固定资产折旧)[31] **现金流** * 公司供货回款比例高(约97-98%),但票据占比高达60%,部分用于项目建设未脱售或贴现,导致经营现金流表现较差[24][25] * 预计项目建设高峰期过后,现金流会有较大改善[25] 其他重要信息 * 三季度电子材料均价与二季度持平[4][22] * 碳氢树脂和OPE市场占比正逐步提高,未来随着眉山项目投产,产能制约将缓解,占比预计进一步提升[4][23]
东材科技(60120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速电子树脂、聚丙烯薄膜、光学膜材料持续放量
开源证券· 2025-10-24 11: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光学膜、高频高速树脂等新产能有序释放以及产品结构优化,看好其中长期成长性 [5]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以回报股东 [5] - 公司终止“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第三期工程,将剩余募集资金约1.0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6]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8.03亿元,同比增长17.2%;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19.8%;扣非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45.1% [5]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3.72亿元,同比增长22.1%,环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增长21.3%,环比下降5.9% [5] - 盈利能力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6.15%,同比提升1.5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15%,同比提升0.29个百分点 [6]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5.13亿元、6.1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0元、0.50元、0.60元/股 [5] 分业务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 - **电子材料**:营收11.02亿元,同比增长37.2%;销量5.48万吨,同比增长28.4%;不含税售价20,111元/吨,同比增长6.9%,呈现量价齐升 [6][10] - **光学膜材料**:营收10.12亿元,同比增长20.7%;销量8.95万吨,同比增长25.0%;不含税售价11,308元/吨,同比下降3.5%,呈现量升价跌 [6][10] - **新能源材料**:营收9.98亿元,同比下降2.3%;销量4.24万吨,同比下降17.2%;不含税售价23,536元/吨,同比增长17.9%,呈现量跌价升 [6][10] - **电工绝缘材料**:营收3.60亿元,同比增长2.6%;销量3.95万吨,同比增长7.3%;不含税售价9,109元/吨,同比下降4.4%,呈现量升价跌 [6][10] - **环保阻燃材料**: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0.4%;销量1.26万吨,同比增长8.9%;不含税售价8,982元/吨,同比下降7.8%,呈现量升价跌 [6][10] 增长驱动因素 - 高附加值产品拓展顺利,包括特高压用电工聚丙烯薄膜、新能源汽车用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活性酯树脂等)以及中高端光学聚酯基膜 [6] - 主要原材料如聚酯切片、PTA等平均进价同比下跌,有助于成本控制,例如聚酯切片进价同比下降14.93% [11]
营收利润双增长!东材科技发布三季度报告,这一项目终止!
DT新材料· 2025-10-24 00:04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8.03亿元,同比增长17.18%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19.80% [2] - 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45.06% [2] - 前三季度实现毛利6.14亿元,同比增长29.66% [3] 各业务板块收入与增长 - 光学膜材料销售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20.67% [2] - 电子材料销售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37.19% [2] - 聚丙烯薄膜销售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11.90% [2] 第三季度(7-9月)经营数据 - 电工绝缘材料销量15,098.85吨,收入13,791.1万元 [3] - 新能源材料销量15,269.16吨,收入33,497.8万元 [3] - 光学膜材料销量32,798.97吨,收入37,478.9万元 [3] - 电子材料销量20,772.06吨,收入41,402.4131万元 [3] - 环保阻燃材料销量4,345.32吨,收入3,859.2万元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新建产业化项目陆续投产,光学聚酯基膜、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等产品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2] - 特高压电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算力升级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及消费电子需求改善带动高附加值产品盈利能力提升 [3] - 特高压用电工聚丙烯薄膜、新能源汽车用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等产品贡献显著 [3] 公司产能与项目调整 - 终止建设“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第三期工程(含两条进口生产线) [4] - 将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及业务发展 [4] - 项目第一、二期工程(含8条生产线及1条试验线)已竣工投产,具备年产能6,000万平方米功能膜 [4] - 第三期工程延期至2025年10月,原因为光电产业链竞争加剧及关键原材料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 [4] - 原计划第三期产品为减粘膜、OLED制程保护膜和柔性面板功能胶带 [4]
铜峰电子(600237):25H1业绩稳健增长 薄膜材料前景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9-11 16:24
公司业绩表现 - 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3.88% [1] - 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25.54% [1] - 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22.51% [1] - 25H1毛利率26.16%,同比提升1.63个百分点 [1] - 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39.60%,环比增长14.82% [1] - 25Q2毛利率29.10%,同比提升3.34个百分点 [1] 分产品业绩 - 电子级薄膜材料上半年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15.47% [1] - 电子级薄膜材料毛利率30.17%,同比提升2.15个百分点 [1] - 电容器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12.56% [1] - 电容器毛利率23.14%,同比提升0.16个百分点 [1] - 连接器实现营收0.30亿元,同比增长9.09% [1] - 连接器毛利率38.08%,同比大幅提升13.88个百分点 [1] 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具备薄膜电容器、薄膜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2] - 是少数同时具有薄膜及电容产品的公司 [2] - 产品涵盖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等众多品种 [2] - 拥有8条聚丙烯薄膜材料生产线(含1条改建中)和2条聚酯薄膜材料生产线 [2] 行业前景 - 新能源领域市场需求预计保持增长态势 [2] - 薄膜电容市场需求增长将带动电容薄膜市场持续增长 [2] - 复合集流体应用技术成熟,电容薄膜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市场增量 [2] - 复合集流体市场潜力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46亿元 [3] - 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69亿元 [3] - 对应PE分别为40倍、33倍、28倍 [3]
东材科技(60120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业绩环比增长,聚丙烯薄膜、光学膜材料、高速电子树脂有序放量
开源证券· 2025-08-28 15: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Q2业绩环比改善 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及高附加值产品拓展顺利 包括特高压用电工聚丙烯薄膜 新能源汽车用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 高速电子树脂 中高端光学聚酯基膜等 [4] - 2025H1实现营收24.31亿元 同比+14.6% 归母净利润1.9亿元 同比+19.1% 扣非净利润1.59亿元 同比+45.3% [4] - Q2单季实现营收12.97亿元 同比+7.9% 环比+14.3% 归母净利润0.98亿元 同比-9.8% 环比+7.1% 扣非净利润0.83亿元 同比+14.4% 环比+8.5%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 5.13亿元 6.16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0.41元/股 0.52元/股 0.62元/股 当前股价对应PE为43.3倍 34.2倍 28.5倍 [4] 业务表现 - 2025H1电工绝缘材料营收2.22亿元 同比+0.4% 销量2.44万吨 同比+9.1% 不含税售价9,094元/吨 同比-8.0% [5][9] - 新能源材料营收6.63亿元 同比-7.5% 销量2.71万吨 同比-29.9% 不含税售价24,435元/吨 同比+31.9% [5][9] - 光学膜材料营收6.38亿元 同比+25.1% 销量5.67万吨 同比+29.2% 不含税售价11,239元/吨 同比-3.2% [5][9] - 电子材料营收6.88亿元 同比+28.6% 销量3.40万吨 同比+17.9% 不含税售价20,221元/吨 同比+9.0% [5][9] - 环保阻燃材料营收0.74亿元 同比-5.1% 销量0.82万吨 同比+3.2% 不含税售价9,035元/吨 同比-8.0% [5][9] - Q2新能源材料环比量价齐升 电工绝缘材料 光学膜材料 电子材料 环保阻燃材料环比量升价跌 [5][10] 子公司表现 - 东方绝缘净利润0.57亿元 同比+37.52% [5][11] - 东材新材净利润1.15亿元 同比+10.81% [5][11] - 江苏东材净利润0.02亿元 同比-95.01% [5][11] - 山东胜通净利润0.14亿元 同比+746.80% [5][11] - 山东艾蒙特净利润-0.46亿元 同比减亏598万元 [5][11] 盈利能力 - 2025H1销售毛利率16.49% 同比+1.84pcts [5] - 净利率7.46% 同比+0.39pcts [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4.00亿元 同比+20.8% 2026年63.72亿元 同比+18.0% 2027年75.32亿元 同比+18.2% [7] - 预计2025年毛利率16.9% 2026年18.2% 2027年18.7% [7] - 预计2025年净利率7.5% 2026年8.1% 2027年8.2% [7] - 预计2025年ROE 8.1% 2026年9.5% 2027年10.6% [7]
“1+3”战略加速落地 东材科技2024年营收规模突破40亿大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14:12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达44.7亿元,同比增长19.6%,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 [1][2] - 2024年净利润1.81亿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派发8888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1.3亿元(同比+23.2%),净利润9188万元(同比+81.2%),扣非归母净利润7616万元(同比+105.2%) [2][3] 产品结构优化 - 光学膜材料2024年营收11.29亿元(同比+17.4%),首次突破10亿元,在建及试生产产能约12万吨 [4] - 电子材料业务2024年营收10.7亿元,较2019年1.045亿元实现5年10倍增长,2025年一季度营收3.13亿元(同比+37.28%) [4] - 一季度光学膜销售收入3亿元(同比+43%),聚丙烯薄膜1.10亿元(同比+37%),高速电子树脂1.12亿元(同比+129%) [3] 战略与产能布局 - "1+3"产品发展战略推动研发创新与工艺优化,聚焦光学膜和电子材料业务 [4] - 超薄型PP薄膜2022年新增产能3000吨,填补国际垄断空白 [5] - 推进成都聚丙烯薄膜2号线、年产20000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改项目、年产20000吨高速通信基板项目等重点产业化建设 [6] 新兴市场与技术突破 - 特高压电网、新能源汽车、AI、算力升级等领域驱动高附加值产品(如特高压用电工聚丙烯薄膜、超薄型电子聚丙烯薄膜等)需求增长 [3] - 光学膜产销比接近100%,电子材料产销比达102.5%,显示强劲市场消化能力 [6] - 孵化光刻胶单体、质子交换膜、复合集流体等项目,培育新增长动能 [6] 数字化与创新体系 - 启动CRM数字化营销平台和PLM信息化系统,构建"多基地、跨地域"管理数据分析平台 [7] - 通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体系推动产品数字化、生产智能化、服务快捷化 [7]
东材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9187.73万元,同比增长81.16%
快讯· 2025-04-24 20:2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1.34亿元 同比增加2.14亿元 增幅23.2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87.73万元 同比增加4116.1万元 增幅81.16% [1] 业绩驱动因素 - 新建产业化项目陆续投产 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1] - 光学聚酯基膜、聚丙烯薄膜、高速电子树脂等产品下游市场需求旺盛 [1] - 产销量和营收规模均有所提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