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剧

搜索文档
平台腰斩版权剧?
36氪· 2025-08-04 08:21
视频平台战略调整 - 视频平台正从版权剧转向自制剧和定制剧 资源倾斜明显 版权剧份额持续收缩 [1] - 平台采购版权剧份额已降至个位数 采购标准增设"一线导演/演员背书"等隐形门槛 [4][6] - 战略逻辑在于掌控全产业链 边缘化外部采购模式 聚焦精品内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15] 中小制作公司困境 - 中小公司因无法满足平台新标准而陷入生存危机 园区内多家公司数月无新项目启动 [2] - 平台采购份额收缩直接切断了中小公司收入来源 项目策划通过率不足10% [4][6] - 老IP转卖困难 网文和短剧市场迭代加速 导致积压IP价值归零 [1][2] 行业格局重构 - 头部制作公司从"厂牌模式"转向"工厂模式" 制作流程标准化以适配平台需求 [7][9] - 平台深度介入创作环节 从剧本开发到后期制作均拥有决定性话语权 [7] - 资源向头部集中形成固化壁垒 年轻创作者缺乏独立操盘机会 [9][11] 历史经验对比 - 当前平台全产业链掌控战略与当年电视台垄断模式高度相似 [15][17] - 历史证明制播分离模式能激发创作活力 如《甄嬛传》《潜伏》等爆款案例 [17] - 行业呈现周期性特征 当前调整可能为未来新模式探索铺垫 [11][17] 创作生态变化 - 2019-2021年平台"唯数据论"有所缓和 但转向"大导演/编剧论" [9] - 头部创作者被限定在舒适区 家庭剧导演难尝试悬疑题材 创新表达锐减 [11] - 标准化生产导致创意磨灭 但平台认为这是保证内容质量的必要代价 [9][11]
“网文+视听”融出文化新样式
人民日报· 2025-06-04 03:35
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融合发展 - 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相互成就,共同构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新样式与产业新形态 [1] - 中国作协强调需引导创作者面向时代、深入生活、提升文学素养,推动内容精品化发展 [1] - 从业人员需遵循改编规律,推动网络文学资源高质高效转化,实现跨领域融合发展 [1] - 行业活动吸引70余名网络作家、编剧及平台、影视机构负责人参与,探索创新转化路径 [1] 平台与机构实践案例 - 掌阅科技依托网络文学创作自制剧,并打造海外短剧平台iDrama拓展海外市场 [2] - 点众科技基于自有文学资源布局微短剧全链条,推出"河马剧场""繁花剧场"等平台 [2] - 华策影视推动长短剧联动,借力长剧IP延展短剧内容 [2] - 喜马拉雅通过文字与音频双重验证筛选具备影视改编潜力的内容,提升改编成功率 [2] 行业培训与趋势探讨 - 专家授课内容涵盖网络微短剧发展趋势、IP影视转化路径、创作经验及作家转型 [3] - 学员通过培训加深对影视转化的理解,拓宽创作视野,增强融合发展信心 [3] - 培训期间网络作家、平台及影视机构围绕IP转化进行洽谈与对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