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克服“先天不足” 湖南的“外援”到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0:10
“宁电入湘”工程投产与湖南能源格局 - 中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全面投产,输电距离1616公里,途经六省市 [1] - 工程配套电源装机容量1764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伏9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创同类工程新高 [1] - 工程额定最大送电能力达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360亿至400亿千瓦时,可替代湖南标准煤约60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00万吨/年 [1][2] 湖南电力供需结构 - 2024年湖南全社会用电量2374亿千瓦时(同比+4.3%),人均用电3628度,用电总量居全国第18位 [2] - 2024年湖南外购电量539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22.7%,“宁电入湘”投产后外来电占比将接近30% [2] - 湖南能源对外依存度预测达74.6%(2025年),需再建3-4条外电入湘通道使外电占比提升至40%以上 [2]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2024年营收超9000亿元,预计2025年成为第十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已形成4K/8K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5][6] - 重庆目标2027年科技贷款余额达1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 [7] - 深圳前7个月进出口总额2.58万亿元(同比持平),一般贸易占比54.9%,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七成 [11][12] 政策与市场规范 - 东莞修订人才入户政策,放开学历类及技能获奖类人才入户年龄限制,新政策2025年9月实施 [8] - 西安全面暂停网约车“一口价”等低价营销活动,多地严禁强制司机接单 [9] 消费与产业新趋势 - 周末短途户外成城市主流生活方式,北京上海相关笔记曝光量分别达18.96亿次和14.88亿次(同比+72%和+108%) [10] - 西藏、云南、新疆为自然探索热门地,湖北、河北因技能培训受关注,城市周边创新玩法涌现 [10]
全省超高清视频产业去年营收超9000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0 15:47
公司业务进展 - 自主研发九章智算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 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 上线4个月生成80余万次内容 服务5万余用户及10余个业务系统 [1] - 为报纸 电视 广播 新媒体 户外媒体等不同媒介在同一平台提供内容生产传播技术支撑 属国内率先实现 [1] - 智慧视听云产业园在构建开放生态 拓展场景应用 提供行业定制化服务方面作出成功探索 产品服务广东 广西 四川 辽宁等多省媒体机构 [1][3] - 粤港澳超高清数创园以AI+5G+8K为核心 搭建数创技术服务平台和数创内容制作平台 [3] - 图腾视界智能图像视频处理产品落地奇瑞 蔚来等车企 [3] 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 2024年广东省超高清视频产业营收超过9000亿元 2025年有望成为第十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1] - 超高清视频产业被列为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 累计举办5届产业发展大会 创建广州 惠州 中山 深圳4个省级产业园区 [2] - 2024年制作4K节目量达8379小时 同比增长59% 提供符合国标4K节目总量39794小时 同比增长18% [2] - 广东拥有4个超高清频道 数量全国第一 [2] 基础设施与用户规模 - 2024年广东广电网络新增光纤到户覆盖129万户 总覆盖规模达1216万户 [3] - 全省广电5G个人用户突破338万户 净增188.3万户 净增量及用户总量全国第一 [3] - 截至2024年底4K机顶盒用户数累计2922万户 占电视总用户数88% 较2023年底增加191万户 [3] - 智慧家庭业务部署至全国 超10个省的700万终端设备接入广电慧家云平台 [3]
广东向优质网络视听项目“抛橄榄枝”,力推微短剧与直播经济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6 20:11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广东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六大方向推动产业发展,包括资金扶持、金融支持、产业园升级等[1] - 政策明确将广州打造为"全球网络直播之都"、深圳打造为"全球数智视听创新之都"[1] - 各市出台配套政策吸引企业落户,爱奇艺、小红书等项目已落地,大湾区企业加强协作[1] - 广东去年网络视听收入占全国1/7,同比增长近40%,产业链完备,拥有腾讯视频、YY、QQ音乐等龙头企业[3] 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超1.22万亿元,用户规模达10.91亿[2] - 广东产业链涵盖内容创作、平台分发、技术研发等板块,培育了多元头部平台矩阵[3] - 推动建设智慧视听云产业园、超高清实验室等重点项目,优化"1+N"园区孵化体系[3] - 40余家电视剧主力企业已在广东成立公司,相关项目加速推进[4] 企业动态与案例 - 爱奇艺在广东落地4家全感剧场,乐园项目在华南推进[6] - 抖音通过直播带货推广广东特色产品,未来将深耕广东市场[6] - 小红书计划构建大湾区网络视听产业协同机制,与微短剧制作机构合作[6] - 央视网助力茂名高州打造全国"三农"微短剧第一村[5] 挑战与机遇 - 行业面临AIGC内容质量不足、版权纠纷、技术依赖等挑战[2] - 广东存在原创精品供给不足、产业链协同能力弱、技术转化效率低等问题[6] - 建议结合岭南文化打造视听文旅项目,加快制定新兴领域行业标准[7] - 未来将聚焦内容提质、科技赋能、生态焕新等六大发展方向[7][8] 未来发展方向 - 深挖岭南文化,重点支持互动微短剧、国潮动漫等特色赛道[2] - 探索"直播+社交+金融"新型消费模式,推动直播升级[2] - 强化超高清产业集群,做优智能视听生态,做深沉浸式体验[7] - 促进湾区协同,打造内容出海"第一站",激发青年创新活力[8]
“政策包”变“催化剂”!行业热议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政策
南方都市报· 2025-08-16 14:48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广东省发布《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九条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扶持、提升产业园能级、加速全产业链布局等 [2] - 政策包推进落实措施包括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升产业集聚效能、提升内容创作水平、推动差异化发展 [2] - 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去年收入占全国1/7,同比增长近40%,呈现强劲发展势头 [3] 行业现状与优势 - 广东省网络视听产业链完备,在内容创作、平台分发、技术研发等板块拥有一批龙头企业如腾讯视频、微信视频、YY、虎牙、QQ音乐、酷狗音乐 [3] - 行业面临原创精品供给不足、产业链协同能力不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不足等瓶颈问题 [3] - 广东省委宣传部提出六方面优化措施,包括内容提质、科技赋能、生态焕新、湾区协同、人才引育、协作联动 [4] 企业动态与规划 - 爱奇艺在广东拥有最多付费用户占比(10%),10余部影视作品在广东备案或取景,已落地4家基于IP和VR技术的全感剧场 [5] - 优酷在深圳成立神秘世界文化科技公司,专注超高清虚拟拍摄和AIGC技术,粤产内容在平台表现优异 [5] - 腾讯视频深耕湾区特色内容,建议加大对综艺节目的针对性扶持和专项资金支持 [6] - 芒果TV计划结合广东优势,在内容创新、技术融合、国际传播方面深化合作 [6] - 抖音集团2017年落户广东,业务发展良好,计划深耕广东产业带助力直播电商经济 [7] - 小红书计划在广东落地重点IP马路生活节,推进微短剧合作 [7] 内容与技术发展 -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积极开发粤产内容,融入岭南文化和大湾区元素 [5][6] - 优酷和芒果TV强调技术融合,包括超高清虚拟拍摄、AIGC、VR等技术应用 [5][6] - 多家企业提出加强国际传播合作,推动优质内容出海 [6][7]
贵州网络视听产业园:数智赋能筑就全国性视听产业集聚高地
环球网· 2025-08-15 10:43
产业规模与集聚效应 - 产业园已吸引43家省内外优质企业入驻 覆盖影视投资 4K/8K超高清技术研发 舆情服务等网络视听全链条领域[1] - 汇聚超600名行业人才 年产值突破7.2亿元 年税收贡献超5000万元[1] - 运营面积超20000平米 主体位于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落数字视听产业大楼[3][7] 产业协同与平台建设 - 以多彩新媒为核心 通过开放IPTV平台资源构建产业协同机制 打造数字视听内容定制 技术创新 流量运营等五大产品体系[3] - IPTV《看中国》专区覆盖全国31个省级IPTV 辐射3亿户家庭 超7亿人群 形成渠道融合与流量共享模式[5] - 通过轮值主席活动 企业家交流平台 内外部培训 党团联建四类常态化活动激活生态活力[6] 技术创新与基础设施 - 建设5G超高清视频联合创新实验基地 新媒体研究院 AI实验室 推动4K/8K航拍与AI内容制作技术落地[5] - 通过地铁电视 户外屏等多屏触点实现全域覆盖 依托《看中国》专区打破IPTV分省壁垒[5] 企业服务与发展战略 - 提供宣传展示平台 优质物业管理 项目共建分发模式及人才引进政策等多维度支持[5] - 未来将聚焦数字视听全产业链 重点拓展数智化娱乐 教育 健康 养老等生活服务场景[6]
从合规行稳到价值共鸣 ESG成文化出海“导航仪”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蓝色光标港股上市与国际化业务 - 蓝色光标6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 冲刺"A+H"上市 港股融资将服务于国际化业务 国际化业务主要服务于游戏 电商平台等出海[1] - 蓝色光标2024年推出AI营销平台BlueX和BlueTurbo DSP 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已为近百家出海开发者及品牌提供服务 计划以AI Native逻辑全面转型为AI营销科技公司[3] - 蓝色光标开发"华夏漫游"沉浸式数字剧场系列 包括"北京中轴线"等作品 在海外反响热烈 形成"内容+平台"商业模式 可服务文化出海并带动线下生意[4][5] 文化出海行业趋势 - 文化出海成为游戏 影视 动漫等数字文化产品公司ESG重要议题 正从内容输出转向自建平台+新兴技术的新范式[1] - 自建平台"造船出海"成效显著 爱奇艺国际版App覆盖190多国 支持12种语言 上线超1700部剧集综艺动漫和3500部电影 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30% 广告收入增40%[2] - 游戏行业探索"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协同模式 译维翻译已助力20多款国产游戏出海 常规项目标准化交付 重点项目专项团队精细化处理[4] AI技术应用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建设文化领域AI高质量数据集 支持文化领域大模型建设[2] - 爱奇艺自主研发影视制片管理系统 应用虚拟制作技术 AIGC辅助剧本评估 AI应用于制作 宣发 用户体验等环节[3] - 未来中国文化全球表达将以技术为基石 平台为接口 用户为共创者 需强化数智技术为内核的全链路能力建设[4] 传统文化IP开发 - 游族网络多款产品与敦煌博物馆 青花瓷 脸谱 蜀绣 京剧等非遗IP深度联动 面向全球传播中华文化[5] - 三七互娱在海外游戏《Puzzles & Survival》中融入广州织金彩瓷元素 与非遗传承人共创游戏英雄群像主题瓷盘[5] 供应链与ESG管理 - 泡泡玛特鼓励供应商参与碳中和工厂计划 提供技术支持与资金补贴 合作开发环保材料[8] - 潮玩类企业需重点关注IP衍生品供应链的范围三碳排放 推动上游企业ESG管理体系建设与合规治理[8] 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四部门发布2025-2026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 爱奇艺 蓝色光标 泡泡玛特 译维翻译等企业入选[8]
中宣部:加大对影视和网络视听、文学、电商、搜索引擎等领域的版权保护力度
快讯· 2025-07-23 16:52
版权保护政策 -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强调加强版权保护,重点突出大案要案查办和重点行业专项治理 [1] - 影视和网络视听、网络文学、电商、搜索引擎等领域将成为版权保护的重点对象 [1] - 将建立版权纠纷"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1] 行业影响 - 影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可能面临更严格的版权监管,推动内容合规化 [1] - 网络文学平台需加强版权管理,减少侵权内容传播 [1] - 电商和搜索引擎平台需优化版权保护措施,避免成为侵权渠道 [1]
深圳放大招!扶持微短剧发展 单剧最高可获300万资助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20:36
微短剧产业扶持政策 -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深圳市微短剧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旨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高地 [1] - 扶持方向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发行播映、技术研发、产业集聚等八大类 [1] - 单部微短剧最高资助可达300万元 [1] 微短剧定义 - 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20分钟以内,具有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网络视听产品 [3] - 微短剧产业包括剧本创作、拍摄制作、播放、营销推广、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主题活动等环节 [3] - 符合相关规定的产品及产业活动均可申报资金扶持 [3] 剧本创作扶持 - 入选国家、省、市相关扶持计划或优秀作品目录的剧本,经评审认定优秀且成功上线播出后,可按照不超过制作成本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4] - 剧本反映深圳题材可额外增加50%扶持额度 [4] 拍摄制作扶持 - 单部作品在具有深圳标识性的场景现场取景拍摄不少于5处,且对深圳城市形象提升和旅游宣传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根据深圳元素呈现次数和时长,分档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4] 发行播映与出口奖励 - 依据作品在网络平台的发行收益,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4] - 对海外发行且传播中国文化的作品,最高奖励100万元 [4] - 同一微短剧项目若符合条件,资助金额叠加后总额不超过300万元 [4] 技术研发与产业集聚 - 微短剧技术研发创新、产业集聚发展、举办主题产业活动,可按不超过实际支出的30%申报资助 [5] - 建设服务微短剧产业的办公空间或办公+拍摄综合空间,建筑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入驻微短剧相关企业不少于20家时,最高可得500万元资助 [5] 行业评价 - 深圳对于扶持微短剧发展的实施细则比多数城市都更为清晰、明确 [6] - 目前国内微短剧制作成本普遍高企,资助金额对于头部企业及出海项目仍显不足 [6] - 政策涵盖多个环节,可视作为一种普惠性政策,对中小企业是利好 [6] - 规程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6]
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主题打卡活动超3000万人次观看,全面赋能城市副中心文旅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12 11:37
大会概况 - 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以"视听潮涌 文艺生辉"为主题,旨在为网络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1] - 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银鑫表示公司将通过技术赋能创作、文化滋养创新,推动新大众文艺发展 [1] 快手平台活动 - 快手承办"新大众文艺主题研讨会",汇聚广电局、平台、学者及创作者探讨行业发展 [3] - 围绕"通州大运河"、"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专题页面和大V接力直播,48小时内吸引超3000万人次观看 [3][4] - 预热期发起通通看这里、寻美北京城市副中心话题征集,定向运营激发用户参与 [4] - 7位大V接力直播场均观看超200万人次,最高单场达300万场观 [7] 内容与商业协同 - 快手月活超7亿,2024年电商GMV达1.39万亿元,本地生活GMV同比增200% [7] - 活动间接带动上千人次从线上观看转化为线下打卡通州文旅地标 [8] - 2025年上半年环球度假区门票GMV同比增60%,短视频带动GMV激增440% [8] 行业影响 - 网络视听新动能深度赋能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发展,开辟增量销售渠道 [9] - 通过优质内容提升副中心文旅项目品牌声量,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