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体系保险

搜索文档
为海洋牧场构筑风险保障
经济日报· 2025-10-15 06:13
此外,台风"麦德姆"带来的极端天气还触发了2025年湛江市台风巨灾保险的赔付标准。人保财险充分发 挥巨灾指数保险"气象数据定责、免现场查勘"的优势,在台风影响减弱、核心数据确认后,立即启动应 急理赔流程,在台风登陆后20小时内紧急拨付首笔预付赔款3000万元。 这已是湛江市今年第二次启用台风巨灾保险应急赔付机制。此前,在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后,人保 财险已向湛江市财政局支付湛江市巨灾指数保险赔款1020万元,叠加此次应急预赔,两笔巨灾指数保险 赔款累计达4020万元,为灾后应急处置与民生保障提供支持,凸显了保险机制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 稳定器作用。 自9月下旬以来,台风"桦加沙""麦德姆"接连对广东、广西等沿海区域的海洋牧场造成冲击。保险业持 续推进防灾减损和快速理赔,为养殖企业抢修设施、补苗复产送上关键资金支持。 在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后,雷州半岛周边海洋牧场的部分深海网箱、养殖设施面临损毁风险。 人保财险第一时间启动风灾指数保险应急响应机制,在2小时内完成了3名客户680万元海洋牧场保险预 付赔款划付。"风还没过境,深海网箱的赔款就到账了!"广东湛江某海洋养殖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笔资 金到 ...
2025年海洋牧场保险守护蓝色经济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14 17:23
海洋牧场发展背景与现状 - 海洋牧场是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通过整合生态保护、资源养护与渔业生产,实现产业协同和全产业链效益提升[7][12][32] - 中国海洋渔业2024年增加值为4880亿元,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11.2%,是海洋经济中第三大产业,仅次于海洋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30]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有六年对海洋牧场作出部署,截至2024年8月中国已批准建设18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域面积合计384459.9公顷[35][36] 海洋牧场产业规模与趋势 - 深远海养殖水体总量已近4400万立方米,产量达40万吨,占海水鱼养殖产量20%以上,产业从近海走向深远海,从单一养殖迈向"渔+旅""渔+新能源"多元融合新格局[1][46] - 海洋牧场通过"渔+旅"和"渔+新能源"两大路径推动产业协同,其中"渔+新能源"形成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共场域融合和共结构融合两种创新模式[43][46] - 中国海洋牧场建设呈现南北方差异,北方以增殖型和休闲型为主,南方以养护型为主,体现了从南到北海域环境与资源的显著差异[40][44] 海洋牧场风险分析 - 对海洋牧场影响最显著的风险包括气象灾害风险、海洋灾害风险、疾病风险及市场风险,其中台风是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2003-2023年台风洪涝导致的水产品损失占比超过43%[8][48][53] - 中国是全球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2014-2023年沿海共发生风暴潮海浪等灾害223次,直接经济损失575.88亿元,其中2023年风暴潮造成24.8亿元损失,占全年海洋灾害总损失的99%[56][60] - 水产养殖行业每年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2023年海水网箱养殖发病面积率达30%,显著高于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的4%和1%[77][78] 海洋牧场保险体系现状 - 中国已初步形成以海水养殖险为主,水产养殖设备设施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自然生态体系保险为辅的多层次保险体系,预计2030年海水养殖险保费规模将达30亿元[11][15] - 当前海水养殖保险市场呈现"高需求、高增长、高保额、高波动、高赔付"特征,超过一半的产品为气象指数保险,依托地面气象站、海洋遥感等技术实现客观透明快速赔付[2][14] - 海洋牧场保险产品按保障标的可分为自然生态体系保险和海上渔业保险,其中海上渔业保险进一步分为水产养殖险、养殖设施险、养殖责任保险等类型[13][20] 风险减量与国际经验 - 中国风险减量实践侧重于技术数据驱动的风险管理平台,形成覆盖全周期的风险监测体系,海外则更多依托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采用投保前问卷和风险查勘等方法[18][19] - 挪威日本等国将生物安全防控、养殖管理能力纳入核保核心,采用绝对免赔额与年度累计免赔机制,有效激励养殖户主动风险管理[3][84] - 遥感指数保险已应用于海洋牧场综合保障,通过海温风浪等多维数据动态监测提升风险减量能力,成为破解海洋牧场风险保障难题的重要抓手[2][15] 保险产品创新方向 - 指数保险正成为破局关键,水产养殖气象指数保险具有数据客观性、触发确定性、响应高效性优势,可与传统补偿型产品灵活组合形成复合保障方案[2][14][15] - 随着养殖工船、深水网箱、海上风电融合牧场等新场景涌现,保险产品需向专属化、智能化、生态化创新,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补偿"全流程服务升级[3][15] - 需建立跨行业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保险与服务、保险与信贷融合发展,完善多层次产品服务矩阵,健全中国特色海洋牧场保障体系[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