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长健
icon
搜索文档
癌症早筛公司艾米森IPO:营收额不足千万靠缩减费用减亏 关联方或股东贡献超6成营收
新浪证券· 2025-10-24 10:40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与交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癌症早期筛查的体外诊断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肿瘤早筛的领先者 [1] - 公司上市尝试正值行业标杆企业诺辉健康因财务造假停牌18个月并面临退市危机,使整个行业笼罩在阴影之中 [1][7]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23.3万元、723.8万元和651.3万元,尽管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3%,但整体营收规模仍不足千万元 [1] - 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792.2万元、3863万元和1390.6万元,亏损额在收窄但亏损率仍处高位,2024年经营亏损率达328.7% [2] - 2024年公司研发、销售、管理三项费用合计达3587万元,是同期收入的近5倍,公司通过缩减费用使亏损收窄,2024年三费总额相比2023年下降36.42%,2025年上半年三费总额相比2024年同期进一步下降38.63% [2] 客户结构与关联交易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最大客户均为由执行董事兼控股股东张良禄全资持有的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采购额分别为277.6万元和377.4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4.5%和52.1% [2] - 公司第二大客户为A股上市公司凯普生物,凯普生物同时也是公司股东,持有约11.69%的股份,2023年和2024年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9%和9.3% [3] - 2023年至2024年间,公司前两大客户均为关联方或股东背景机构,两者合计贡献收入超过六成 [3] 产品管线与注册资质 - 公司布局了超过20款癌症早筛产品,其中5款已在中国获批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包括结直肠癌检测的"艾长康""艾长健"、食管癌检测的"艾思宁"、肝癌检测的"艾馨甘"等 [4] - 已获批的5项产品预期用途均为"检测"或"辅助诊断",面向已出现症状或影像学异常的可疑病例,而非面向健康人群的"筛查",因此缺乏正式的早筛资质 [5] 行业环境与监管挑战 - 2025年8月,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新规,大幅提高了早筛产品的审评标准,要求筛查产品必须面向无症状人群,并证明其在降低癌症死亡率方面的实际获益,同时要求开展不少于3家临床试验机构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6] - 目前国内获得癌症早筛批准的企业屈指可数,缺乏正式的早筛资质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无法直接面向健康人群推广,市场天花板被大幅压低 [6] - 癌症早筛市场渗透率极低,2024年中国肝癌早筛的市场渗透率仅为0.7%,尿路上皮癌早筛低至0.5% [6] 市场竞争与支付意愿 - 单次检测费用近千元,加上健康人群防癌意识薄弱、对早筛认知有限,导致用户支付意愿不足,销售转化周期漫长 [6] - 与医生开具的诊断检测不同,早筛产品的消费决策更多依赖于消费者的主动健康管理意识,企业必须投入大量教育成本 [6] - 行业前驱诺辉健康曾是中国癌症早筛领域的标杆企业,2022年营收突破7亿元,市值高峰时近300亿港元,但其财务造假风波透支了行业信用,导致整个早筛行业面临信任考验 [7]
艾米森生命拟港股IPO,业绩连续亏损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16:21
公司上市申请与财务概况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一家早期癌症检测公司 [1]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3.3万元、723.8万元、651.3万元 [2]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792.2万元、-3863万元和-1390.6万元 [1][2] 业务与产品分析 - 公司深耕肿瘤分子检测市场,业务核心是癌症早筛 [2] - 公司收入基本来自销售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产品,即艾长康、艾长健、艾思宁及艾馨甘 [2]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艾长康及艾长健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2.3%、76%及45.2% [5] - 公司于2025年1月取得艾馨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贡献占总收入的33.7% [5] 研发投入与资金用途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0.23亿元、0.15亿元及0.045亿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艾馨甘及艾光乐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 [3] - 资金亦将用于管线产品研发、提升技术、加强生产自动化及潜在收购 [3] 客户集中度与收入依赖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9.3%、73.2%及76.7% [4] - 同期,来自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4.5%、52.1%及23.8% [4] - 公司预计未来将继续依赖有限数量的客户带来大部分收入 [4]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癌症的早筛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同时降低晚期治疗相关的医疗成本 [2] - 中国的肿瘤分子检测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渗透率较低 [2]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格隆汇· 2025-09-28 21:21
公司概况与上市信息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及交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一家战略聚焦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癌症的领先早期癌症检测公司 [1] 核心技术平台 - 公司率先开发基于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检测技术 [1] - 核心产品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采用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 [1] 核心产品管线与性能 - 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 [1] - 艾馨甘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的灵敏度高达84.43% [1] - 艾光乐仅需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显著提升效率及便利性 [1] 产品注册与审批状态 - 艾馨甘于2025年1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并正在开发肝癌复发监测的适应症 [2] - 艾光乐已完成临床试验,正在获取国家药监局的监管批文 [2] - 公司商业化产品组合还包括三款获批的自主研发产品:针对结直肠癌的艾长康(2022年获批)和艾长健(2024年获批),以及针对食管癌的艾思宁(2025年1月获批) [2] 研发投入与团队 - 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22.7百万元、人民币15.0百万元及人民币4.5百万元 [3] - 各期间研发艾馨甘的开支分别为人民币4.2百万元、人民币7.5百万元及人民币0.4百万元 [3] - 各期间研发艾光乐的开支分别为人民币2.5百万元、人民币2.8百万元及人民币3.9百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一支28名成员的内部研发团队,75.0%持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由创始人兼董事长张良禄博士及研发总裁董兰兰博士领导 [3] 融资用途规划 - 融资所得款项拟用于核心产品艾馨甘及艾光乐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 [3] - 款项将用于多款管线产品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以及提高一般研发能力和提升技术 [3] - 资金将用于加强生产设施的自动化,并通过潜在收购或授权引进持续扩大及多元化产品组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