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艾馨甘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艾米森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股权变动等事项
智通财经· 2025-11-14 20:12
公司上市进展 - 艾米森于2025年9月28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和交银国际[1]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11月14日公布备案补充材料要求,要求公司就股权变动、股东情况、业务经营等事项进行补充说明[1] 股权结构关注点 - 证监会要求说明历次增资及股权转让的定价依据、实缴出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出资瑕疵[2] - 需说明2016年6月两名股东以0元转让股份的原因及控制权变更情况,并核查是否存在股份代持[2] - 需核查公司历史沿革中存在的股权代持问题[2] 股东情况关注点 - 需说明最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入股价格的合理性及价格差异原因,并就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出具结论[2] - 需说明持股5%以上股东广州凯普、苏州金阖向上穿透后的境内主体是否存在禁止持股情形[2] - 需说明高科医械相关国有股东标识管理部门的确定依据以及公司股东人数和计算方式[2] 业务经营关注点 - 需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医学研究、细胞技术、基因诊断等业务的具体情况、实际开展情况及资质许可[3] - 需判断经营范围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或禁止领域,并说明本次发行上市前后是否符合外资准入政策[3] - 需说明公司与凯普生物、广东凯普生物、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的关联交易情况及业务独立性[3] 发行方案关注点 - 需说明股份拆细的具体计划安排及其对本次发行股份数量的影响[3] - 备案材料与招股说明书中关于发行方案的内容需保持一致[3] - 需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3] 公司核心产品与技术 - 艾米森是一家领先的早期癌症检测公司,战略聚焦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4] - 公司率先开发基于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检测技术,拥有两款核心产品艾馨甘和艾光乐[4] - 核心产品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采用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的灵敏度达84.43%[4] - 另一款核心产品艾光乐仅需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显著提升效率及便利性[4]
艾米森拟港股上市 中国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股权变动等事项
智通财经· 2025-11-14 20:05
公司上市备案进展 - 中国证监会国际司于2025年11月14日公布对10家企业的备案补充材料要求,其中包括艾米森 [1] - 艾米森被要求就股权变动、股东情况、业务经营及本次发行上市等事项补充说明 [1][2][3] - 公司需聘请律师对补充说明事项进行核查并出具明确法律意见 [1] 股权变动核查要求 - 需说明历次增资及股权转让的定价依据、实缴出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未履行出资义务、抽逃出资或出资方式瑕疵等情形 [1] - 需说明2016年6月两名股东将所持股份全部或部分以0元转让的原因,以及该转让导致控制权变更和是否存在股份代持的情形 [1] - 需按照监管指引对公司历史沿革中曾存在的股权代持情况进行核查 [1] 股东情况核查要求 - 需说明最近12个月内新增股东入股价格的合理性、价格差异原因,并就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出具结论性意见 [2] - 需说明持股5%以上股东广州凯普、苏州金阖向上穿透后的境内主体是否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持股的情形 [2] - 需说明高科医械相关国有股东标识管理部门的确定依据,以及公司股东人数、计算方式及具体依据 [2] 业务经营核查要求 - 需说明公司及下属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人体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具体情况、实际业务开展及资质许可 [2] - 需判断经营范围及实际业务是否涉及"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外商投资限制或禁止领域,并说明本次发行上市前后是否符合外商投资准入政策 [2] - 需说明公司与凯普生物(300639)、广东凯普生物、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的关联交易情况,以及在人员、业务、资产、财务等方面的独立性 [2] 本次发行上市方案核查 - 需说明公司股份拆细的具体计划安排,及其对本次发行股份数量的影响 [3] - 需确保备案材料与招股说明书中关于发行方案的内容一致,并对照监管指引说明本次发行方案 [3] - 需说明本次拟参与"全流通"股东所持股份是否存在被质押、冻结或其他权利瑕疵的情形 [3] 公司核心业务与产品 - 艾米森是一家领先的早期癌症检测公司,战略聚焦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并率先开发基于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检测技术 [3] - 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 [3] - 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采用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灵敏度达84.43% [3] - 艾光乐仅需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显著提升效率及便利性 [3]
癌症早筛公司艾米森IPO:营收额不足千万靠缩减费用减亏 关联方或股东贡献超6成营收
新浪证券· 2025-10-24 10:40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与交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癌症早期筛查的体外诊断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肿瘤早筛的领先者 [1] - 公司上市尝试正值行业标杆企业诺辉健康因财务造假停牌18个月并面临退市危机,使整个行业笼罩在阴影之中 [1][7]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23.3万元、723.8万元和651.3万元,尽管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3%,但整体营收规模仍不足千万元 [1] - 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792.2万元、3863万元和1390.6万元,亏损额在收窄但亏损率仍处高位,2024年经营亏损率达328.7% [2] - 2024年公司研发、销售、管理三项费用合计达3587万元,是同期收入的近5倍,公司通过缩减费用使亏损收窄,2024年三费总额相比2023年下降36.42%,2025年上半年三费总额相比2024年同期进一步下降38.63% [2] 客户结构与关联交易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最大客户均为由执行董事兼控股股东张良禄全资持有的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采购额分别为277.6万元和377.4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高达44.5%和52.1% [2] - 公司第二大客户为A股上市公司凯普生物,凯普生物同时也是公司股东,持有约11.69%的股份,2023年和2024年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9%和9.3% [3] - 2023年至2024年间,公司前两大客户均为关联方或股东背景机构,两者合计贡献收入超过六成 [3] 产品管线与注册资质 - 公司布局了超过20款癌症早筛产品,其中5款已在中国获批为第三类医疗器械,包括结直肠癌检测的"艾长康""艾长健"、食管癌检测的"艾思宁"、肝癌检测的"艾馨甘"等 [4] - 已获批的5项产品预期用途均为"检测"或"辅助诊断",面向已出现症状或影像学异常的可疑病例,而非面向健康人群的"筛查",因此缺乏正式的早筛资质 [5] 行业环境与监管挑战 - 2025年8月,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新规,大幅提高了早筛产品的审评标准,要求筛查产品必须面向无症状人群,并证明其在降低癌症死亡率方面的实际获益,同时要求开展不少于3家临床试验机构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6] - 目前国内获得癌症早筛批准的企业屈指可数,缺乏正式的早筛资质意味着公司的产品无法直接面向健康人群推广,市场天花板被大幅压低 [6] - 癌症早筛市场渗透率极低,2024年中国肝癌早筛的市场渗透率仅为0.7%,尿路上皮癌早筛低至0.5% [6] 市场竞争与支付意愿 - 单次检测费用近千元,加上健康人群防癌意识薄弱、对早筛认知有限,导致用户支付意愿不足,销售转化周期漫长 [6] - 与医生开具的诊断检测不同,早筛产品的消费决策更多依赖于消费者的主动健康管理意识,企业必须投入大量教育成本 [6] - 行业前驱诺辉健康曾是中国癌症早筛领域的标杆企业,2022年营收突破7亿元,市值高峰时近300亿港元,但其财务造假风波透支了行业信用,导致整个早筛行业面临信任考验 [7]
2年涨6倍,武大博士冲刺IPO
36氪· 2025-10-15 08:38
公司上市申请与基本信息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和交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武大博士张良禄创立,是一家癌症早筛公司 [1] 融资历程与估值变化 - 公司过去十年完成5轮融资,早期获得武汉本土国资和上市公司凯普生物投资 [2] - 2016年,武汉光谷和东科创星各投资100万元,对应投后估值约为1700万元 [2] - 2018年凯普生物投资1400万元,持股比例达21.87%,成为创始人之外的最大股东 [3] - 2020年建创中民(建银国际关联基金)投资3000万元,对应投后估值达1.8亿元 [3] - 2021年B轮融资由金阖资本领投,凯普跟投,估值涨至4.7亿元 [3] - 2022年C轮由建银国际领投,估值攀升至12亿元级别 [3] 战略合作与客户关系 - 凯普生物既是公司重要股东也是重要客户,2023年、2024年分别贡献销售额55.7万元和37.5万元 [4] - 2019年公司与凯普生物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授予其产品艾宫舒在中国境内的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授权期限十年 [4] - 2022年8月,公司与罗氏诊断达成战略合作,在肿瘤早筛早诊领域深度合作 [6] 产品管线与技术进展 - 公司布局20多款癌症早筛产品,其中5款获中国药监局批准,7款获欧盟CE-IVD认证 [6] - 核心产品包括已获批的结直肠癌检测试剂盒艾长康,以及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 [6] - 产品艾馨甘对肝癌检测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灵敏度达84.43% [6] - 产品艾光乐仅需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 [6] 财务表现与市场拓展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23万元、724万元、651万元 [7]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6792万元、3863万元、1391万元,亏损额呈收窄趋势但远高于营收 [7] - 公司已进入超100家医院,并与金域医学、爱康国宾等头部机构建立合作 [7] - 2024年对前三大客户之一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的销售依赖度达52.1% [7] 行业竞争与资金用途 - 癌症早筛市场竞争激烈,肠癌早筛领域有诺辉健康、康立明、华大基因、鹍远等多家企业布局 [7] - 此次IPO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核心产品艾馨甘及艾光乐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以及通过收购或授权引进扩大产品组合 [7]
武大校友干出未来独角兽:早期癌症筛查,年入724万,港股上市
36氪· 2025-09-30 20:02
公司概况与产品 - 公司为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早期癌症检测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1] - 公司名称“艾米森”是英文单词“ammunition”(弹药)的音译,寓意成为肿瘤早筛的弹药库[1] - 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2] - 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和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对I期肝癌的灵敏度高达84.43%[2] - 艾光乐通过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2] - 公司已推出覆盖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20多款早筛产品[4] 技术与研发 - 公司针对肠癌采用“双靶标检测技术”,通过锁定SDC2与TFPI2基因甲基化标记,将左右结肠癌的检测灵敏度提升至95.3%[2]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2274万元、1500万元、452万元[4] 财务与融资 - 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623万元、724万元、651万元[4] - 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6792万元、3863万元、1391万元[4] - 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销售开支分别为2517万元、1510万元、639万元[4] - 公司于2020年4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建银医疗成长基金[3] - 公司于2021年2月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金阖资本领投,长江证券创新投资、凯普生物跟投[4] - 公司于2022年3月完成逾亿元C轮融资,由建银国际领投,武汉高科、三亚轩盼等机构跟投[4] 市场与渠道 - 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1000余家体检线下门店,包括爱康国宾、美年大健康等头部体检连锁门店[4] - 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全国知名第三方实验室将公司的癌症产品检测服务接入众多二甲、三甲医院的标准化体检套餐[4] - 2024年,公司前三大客户分别为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金域医学、广东凯普生物,销售额分别为377.4万元、67.4万元和37.5万元,占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1%、9.3%、5.2%[5] 行业背景与前景 - 中国是全球癌症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预计2025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数将达520万人,2030年将增至580万人[5] - 中国癌症早筛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8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8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4.2%[5] - 在中国,消化系统癌症占中国癌症死亡率的50%,仅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就达56万例,但早期诊断率不足20%[2] - 传统筛查依赖影像学和内镜,有创且依从性差,而液体活检等无创技术近年来取得突破[5] - 基于游离DNA甲基化的检测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早筛手段,可在癌症早期检出异常甲基化信号[5] - 高通量测序(NGS)成本不断下降,大幅提升了多基因检测的可及性,为泛癌种早筛成为可能[5]
艾米森生命拟港股IPO,业绩连续亏损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16:21
公司上市申请与财务概况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一家早期癌症检测公司 [1]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23.3万元、723.8万元、651.3万元 [2] - 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792.2万元、-3863万元和-1390.6万元 [1][2] 业务与产品分析 - 公司深耕肿瘤分子检测市场,业务核心是癌症早筛 [2] - 公司收入基本来自销售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产品,即艾长康、艾长健、艾思宁及艾馨甘 [2]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艾长康及艾长健产生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2.3%、76%及45.2% [5] - 公司于2025年1月取得艾馨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批准,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贡献占总收入的33.7% [5] 研发投入与资金用途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0.23亿元、0.15亿元及0.045亿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艾馨甘及艾光乐的研发、注册备案及商业化 [3] - 资金亦将用于管线产品研发、提升技术、加强生产自动化及潜在收购 [3] 客户集中度与收入依赖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9.3%、73.2%及76.7% [4] - 同期,来自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44.5%、52.1%及23.8% [4] - 公司预计未来将继续依赖有限数量的客户带来大部分收入 [4] 行业背景与市场定位 - 癌症的早筛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同时降低晚期治疗相关的医疗成本 [2] - 中国的肿瘤分子检测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渗透率较低 [2]
早癌检测公司武汉艾米森冲击港股IPO
中国经营报· 2025-09-29 13:13
公司概况与业务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早期癌症检测公司 [1] - 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艾馨甘和通过尿液样本检测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 [1] - 公司还开发了针对直肠癌、食管癌的其他早期癌症检测产品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员工82名 [2] 财务表现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23万元、724万元、651万元 [1] - 同期,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792万元、3863万元、1391万元 [1]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274万元、1500万元、452万元 [1] - 同期,销售开支分别为2517万元、1510万元、639万元 [1] - 研发开支与销售开支在过去多个报告期均为收入的数倍 [1] 研发与销售策略 - 研发开支一直是且预期仍将是成本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预期未来数年还将产生重大研发开支 [1] - 未来销售及分销开支可能因应产品的销售活动而增加 [1] - 销售模式包括直销和分销,其中直销为主要销售模式 [2]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直销收入占比分别为69%、71%、57% [2] - 直销主要销售对象是医学检测实验室、体检中心、高等教育机构、医院及个人等 [2]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3年以来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均接近70% [2] - 2024年前三大客户为武汉艾诺医学实验室、金域医学、广东凯普生物,销售额分别为377.4万元、67.4万元和37.5万元 [2] - 2024年前三大客户占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1%、9.3%、5.2% [2] 公司融资与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2年4月进行了C轮融资 [2] - 香港交易所于2025年9月28日公布了公司的招股书 [1]
艾米森递表港交所 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交银国际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08:45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艾米森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和交银国际[1] - 公司专注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早期癌症检测领域[1] - 核心产品包括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1] 技术平台与产品优势 - 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和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 对I期肝癌灵敏度达84.43%[1] - 艾光乐通过1毫升尿液样本实现尿路上皮癌非侵入性检测[1] - 公司采用成本效益的qPCR技术 结合专有iTBFinder平台、AS-Cap技术和SEM-PCR技术[1] - 正在开发全自动样本处理工作站AMStation以支持大规模检测[1] 产品管线与市场定位 - 拥有涵盖结直肠癌、肝癌、食道癌、尿路上皮癌、胃癌、肺癌及妇科癌的综合早期检测平台[1] - 正在开发多款联合检测试剂[1] - 中国肿瘤分子检测市场预计2033年规模达388亿元人民币[1]
艾米森递表港交所 为领先的早期癌症检测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9-29 06:59
公司定位与核心产品 - 公司是领先的早期癌症检测公司,战略聚焦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 [2] - 公司率先开发基于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检测技术,拥有两款核心产品: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 [2] - 核心产品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采用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灵敏度达84.43% [2] - 核心产品艾光乐仅需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与传统方法相比显著提升效率及便利性 [2]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肝癌发病率居第四位,癌症相关死亡率居第二位,尿路上皮癌具有高复发特点,早筛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并降低晚期治疗成本 [3] - 中国肿瘤分子检测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人民币4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2% [3] - 预计中国肿瘤分子检测市场将于2033年达到388亿元规模,2024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8.1% [3] 技术平台与研发管线 - 公司已开发一个具有多重竞争优势的综合早期癌症检测平台,产品管线涵盖主要癌症类型包括结直肠癌、肝癌及食道癌等 [4] - 公司正在积极扩展泛癌种检测产品管线,开发一款五种消化系统癌症联合检测试剂、一款六种高发癌症联合检测试剂及一款十二种癌症联合检测试剂 [4] - 公司采用具成本效益的qPCR技术,由专有智能肿瘤生物标志物搜寻器平台提供支持,并辅以AS-Cap和SEM-PCR等创新技术 [4] - 公司研发团队建立高效研发流程,将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至约四年半 [4] 商业化与运营基础设施 - 公司拥有强大的商业化基础设施及广泛的销售及分销网络,覆盖医学检测实验室、私人体检中心、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 [5] - 为应对下游大规模应用挑战,公司正在开发全自动样本处理工作站AMStation,可在约三小时内处理多达60份粪便样本进行预处理 [5] - AMStation预计将于2026年初完成EMC检测及安全合规性测试,并向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第一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 [5]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分别为623.3万元、723.8万元、651.3万元人民币 [5] - 同期,公司年度亏损分别为6792.2万元、3863万元、1390.6万元人民币 [5] - 2024年毛利为411.8万元,毛利率为56.9%,较2023年毛利229.5万元及毛利率36.8%有所提升 [9] - 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619.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339.4万元亏损收窄 [9]
新股消息 | 艾米森递表港交所 为领先的早期癌症检测公司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06:56
公司上市申请与概况 - 武汉艾米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8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建银国际和交银国际 [1] -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早期癌症检测公司,战略聚焦于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癌症,并率先开发基于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检测技术 [3]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两款核心产品: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 [3] - 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甲基化技术、采用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肝癌的灵敏度达92.33%,特异性达93.35%,对I期患者的灵敏度达84.43% [3] - 艾光乐仅需1毫升尿液样本即可实现尿路上皮癌的非侵入性检测,显著提升效率及便利性 [3] - 公司采用具成本效益的qPCR技术,并由专有iTBFinder平台提供支持,辅以AS-Cap和SEM-PCR等创新技术,显著提升检测能力 [5] - 公司研发团队将产品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至约四年半,构筑极高的进入壁垒 [5] 产品管线与平台发展 - 公司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涵盖主要癌症类型,并扩展至尿路上皮癌、胃癌、肺癌及妇科癌等领域 [5] - 公司正在积极扩展泛癌种检测产品管线,包括开发一款五种消化系统癌症联合检测试剂、一款六种高发癌症联合检测试剂及一款十二种癌症联合检测试剂 [5] - 公司正在开发全自动样本处理工作站AMStation,可在约三小时内处理多达60份粪便样本,预计于2026年初提交医疗器械注册申请 [6] 行业市场与增长潜力 - 中国肿瘤分子检测市场规模已由2019年的人民币4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2% [4] - 预计该市场将于2033年达到388亿元规模,2024至203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8.1% [4] - 中国肝癌发病率居第四位,癌症相关死亡率居第二位,而尿路上皮癌具有高复发特点,早筛需求显著 [4]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分别为623.3万元、723.8万元、651.3万元人民币 [6] - 同期年度亏损分别为6792.2万元、3863万元、1390.6万元人民币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75.9%,较2024年全年的56.9%和2023年全年的36.8%有显著提升 [1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研发开支在2025年上半年均呈现同比下降趋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