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保

搜索文档
镁信健康递表港交所:百亿估值下的隐忧与挑战
金融界· 2025-07-25 17:07
上市进程与业务模式 - 镁信健康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亚洲)、中金公司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采用"互联网 + 医 + 药 + 险"的创新模式,连接药企、保险公司、医院和患者服务多方 [1] - 主营业务涵盖智药解决方案、智保解决方案以及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三大板块,其中智药和智保解决方案贡献九成以上营收 [3] 财务状况与融资情况 - IPO前完成7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17亿元,上海医药、蚂蚁集团等巨头入局 [2] - 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8亿元,其中2022年亏损4.46亿元,2023年亏损2.88亿元,2024年亏损7577万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资金链面临压力 [2] 惠民保业务发展 - 惠民保是贯穿智药和智保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公司服务的保单数量为国内最大,覆盖全国160个城市 [3] - 2020年全国惠民保参保4000万人次,2021年10117万(+150%),2022年15800万(+56%),2023年1.68亿(+6%) [3] - 2022-2024年代保司收取的惠民保保费分别为1.25亿元、1.28亿元、1.05亿元,2024年出现同比下滑 [4]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298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中仅有199款正常运营 [4] 行业竞争与监管风险 - 思派健康2020-2023年累计亏损64.19亿元,2024年经营亏损2.38亿元,计划2025年进行业务重组 [5] - "药转保"模式被监管部门点名,公司被迫下架女性特药保险、安康特药保等产品 [6][7] - 公司推出"药神保"等创新产品,但仍面临潜在监管风险 [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思派健康股价由18.6港元发行价跌至3.37港元,圆心科技五次递表港交所未果 [9] - 公司需证明商业模式的根本性突破,而非仅依靠亏损收窄的表象 [9]
“药转保”余波未平 惠民保增长见顶 镁信健康带“雷”闯关百亿IPO
新浪证券· 2025-07-25 16:19
公司概况 - 镁信健康成立于2017年8月,由上药云健康分拆而来,采用"互联网+医+药+险"模式,连接药企、保险公司、医院和患者服务多方闭环 [1] - IPO前完成7轮融资,估值约117亿元,上海医药、蚂蚁集团为投资方 [1]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三年净流出 [1]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智药解决方案、智保解决方案、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三大板块,前两项贡献公司九成以上营收 [2] - 智药解决方案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59亿元、6.76亿元、12.07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61.7%升至59.3% [3] - 智保解决方案同期收入分别为3.82亿元、5.27亿元、7.31亿元,占比从35.8%波动至35.9% [3] - 面向消费者的服务收入从2716万元增至9750万元,占比从2.5%提升至4.8% [3] 惠民保业务 - 惠民保贯穿公司两大核心业务,已覆盖全国160个城市,参与沪惠保、苏惠保等标杆项目 [4] - 2022-2024年代保司收取的惠民保保费分别为1.25亿元、1.28亿元、1.05亿元,2024年出现同比下滑 [6] - 行业层面惠民保参保人数增速从2021年的150%降至2023年的6%,产品赔付率持续攀升 [4][5] - 全国298款地方性惠民保产品中已有99款停运,包括平安养老、泰康养老等大型机构退出 [5] 监管风险 - 曾因"药转保"模式被监管部门点名,该模式通过保险形式变相销售药品已被明令禁止 [7] - 2023年11月被北京监管局专项整顿,要求全面整改特药类健康险业务,下架女性特药保险等产品 [8] - 招股书中仍提及推出"药神保"等创新特药保险产品,未来可能面临监管风险 [8] 行业对比 - 同赛道企业思派健康2020-2023年累计亏损64.19亿元,2024年经营亏损2.38亿元,计划2025年重组惠民保业务 [6] - 思派健康股价从发行价18.6港元跌至3.37港元,圆心科技五次递表港交所未果 [8]
39岁,他在上海干出百亿IPO
36氪· 2025-07-10 16:08
公司概况 - 镁信健康于2017年由张小栋与上海医药大健康创立,核心模式为医疗健康与保险融合,解决患者、保司与药企的筹资与支付挑战[1][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160万名患者,合作超140家药企及90家保险公司[1] - 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为中国最大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保单数量3.93亿单为最大创新健康保险解决方案提供商[6] 商业模式 - 通过金融分期将肺癌创新药月度支出从5万元降至1万元,解决患者支付压力[3] - 开发智药解决方案(药品全生命周期商业化)和智保解决方案(健康险创新),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9.3%和35.9%[6][7] - 推出特药险"药神保"(2019)、"惠民保"(2020)及"一码直付"平台(2024)优化支付流程[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0.69亿元增长至2024年20.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8%[6][7] - 年内亏损从2022年4.46亿元收窄至2024年0.76亿元,亏损率从41.8%降至3.7%[8] - 智药解决方案连续三年贡献超50%营收,2024年达12.07亿元[7] 融资历程 - 估值从Pre-A轮1.5亿元增至C+轮116.78亿元,5年增长77倍[1][9] - 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创新工场、上海医药等知名机构,C+轮投后估值达1167.75亿元[9][10] - IPO前创始人持股26.22%,上海医药系持股10.72%,蚂蚁集团持股10.63%[11] 技术应用 - 自研AI算法应用于患者入保、理赔核验等场景,提升运营效率[6] - 2024年助力中国40%已上市创新1类药落地[6] 行业地位 - 构建医疗健康产业链多方协同的多元支付生态[1] - 通过保险赔付与金融分期打破创新药支付壁垒[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