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菊花酒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菊花文化节在北海公园开幕,京津冀豫四地菊花同台竞艳
新京报· 2025-10-24 20:18
10月24日,"花开北京·2025北京菊花文化节暨京津冀豫菊花联展"在北海公园启幕。本届菊花文化节联 动京津冀豫四地资源,其中,千年菊都开封携"汴梁绿翠""汴梁紫禹"等代表品种参展。文化节活动将持 续至11月中旬。 四地联展,千年菊都开封带来"汴菊" 作为本届文化节的重要板块,"京津冀豫菊花联展"集中呈现四地菊艺精华与区域园林协作成果。四地园 艺团队携菊花精品齐聚北海公园,共同呈现菊艺盛景。 主会场北海公园用花坛重现大佛殿 北海公园是文化节主会场,菊花展位于阐福寺、万佛楼遗址、北门门区等核心区域,全园同步布置花坛 花境,形成"一步一景、一景一韵"的沉浸式赏菊体验。 室外景点将菊花与琼华岛、太液池等标志性景观自然融合,营造"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氛围;标准菊展台 按花色、花型陈列精品菊花,尽显栽培特色;特色品类专区集中展示大立菊、悬崖菊、塔菊、造型艺菊 等特色菊种,同步开展"菊韵百年"主题插花表演,搭配古筝演奏《菊花台》,让传统花艺与古典音律交 相辉映。记者看到,公园采用立体花坛再现了消逝百余年的大佛殿,不少游客在此拍照打卡。 园内还设立了文创展区,推出菊花茶、菊花酒等特色衍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北海公园同步推出《 ...
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如何从贫困山区变成幸福家园?
中国环境报· 2025-07-24 08:25
生态转型与治理 - 林州市通过全域化、精细化、差异化环境治理策略实现生态转型,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累计调动156万人次参与清洁行动,清理垃圾86.5万吨,栽植树木48万棵,美化提升面积达52万平方米 [2] - 实施"全域植绿"计划使森林覆盖率达47%,林地面积达171万亩(含经济林30万亩),形成多层次绿化格局,重点林区配备251名专职护林员建立网格化管护体系 [2] - 创新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将传统石构件融入景观保留乡愁记忆,改造废弃宅基地累计腾退土地110公顷 [3] 生态产业发展 - 菊花经济形成全产业链布局,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2370余户增收3500余万元,产业链产值达8710万元,留林科普生态园年产量15万公斤带动600余户年均增收1.2万元 [4] - 林下经济开发"国储林+中药材"模式,东岗镇武家水村3000余亩国储林下种植药材年收入超100万元,原康镇重兴店村创新秸秆利用年节省养殖成本10万余元 [4] - 坡地经济开发中,泽林生态基地投资4000万元改造1500亩荒坡,年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贫困人员年均增收超万元,探索出"坡改梯+秸秆还田+农家肥"的生态种植模式 [5] 文旅融合体系 - 依托红旗渠精神构建红色教育产业链,建成红旗渠干部学院等十余处教育机构,形成品牌效应 [6][7] - 太行大峡谷景区面积89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0%,成为"北雄风光"代表,年接待游客量显著 [7] - 发展470余家特色民宿,石板岩镇南湾村通过改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庙荒村农家乐实现村民"家门口致富",沿东南公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8] 产业升级战略 - 实施"产业兴市"战略推动装备制造与精品钢深加工双轮驱动,发展电子新材料与绿色储能新产业 [8] - 通过打造专业园区、搭建创新平台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