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藜麦花胶
icon
搜索文档
京冀联手科研公关,坝上“金种子”开出“致富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8 16:15
沽源藜麦能从"坝上杂粮"成长为"高端有机粮",背后离不开北京科研力量的助力。为破解藜麦在高寒、 多风环境下的种植难题,沽源县与中国科学院、河北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建3个良种培育科研试验基 地,建成国内最大的藜麦联合育种基地。其中,中科院团队带来的分子育种技术、抗逆性研究成果,成 为突破产业瓶颈的关键。 "以前种的藜麦品种,遇到坝上的大风天容易倒伏,亩产只有300多斤。现在种的'坝藜2号',是和中科 院一起育的,秆子粗、抗风强,亩产最高能到550斤,还比传统品种增产三成。"张庆军手里的"坝藜2 号",正是京冀科技协同的结晶。截至目前,双方累计试验1051个藜麦品种资源,选育出151个适配坝上 气候的新资源,其中"坝藜2号""冀藜5号"等6个品种获省级认定。 "坝上有机粮"走进北京商超 "以前种莜麦,一亩赚600多块;现在种藜麦,一亩能赚1500多块,还不愁卖。"在张庆军的账本里,藏 着沽源藜麦与北京市场的紧密联结。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7日,来自白河源头的沽源藜麦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张家口市沽源县以有机藜麦守 护白河清流,当地向外界揭开北方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密码,这背后还藏着京津冀地区"生态 ...
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会长秦培友:沽源藜麦打造全国农业品牌“新标杆”
新华财经· 2025-09-12 19:45
秦培友说,沽源毗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对营养健康产品的需求尤为迫切。依托沽源发展藜 麦种植与加工业,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多元化健康膳食的需求,因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秦培友指出,藜麦作为一种耐旱作物,需水量较小。沽源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藜麦种 植,不仅能够实现高产,还可产出优质、富硒、高蛋白的藜麦。同时,作为"三河之源"和"京津水塔", 沽源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发展藜麦产业既契合当地守护生态底色的 战略方向,也能助力节水理念落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科技人才双轮驱动塑造沽源藜麦新质生产力范式 秦培友说:"我走过全国多个主要藜麦产区,见证了中国藜麦产业从引种驯化到规模化发展的每一步突 破;而多次到沽源授课、指导藜麦种植的经历,更让我亲眼看到这片坝上沃土如何把'一粒种子'培育 成'一个产业'。" 新华财经石家庄9月12日电(刘桃熊、吴昊元)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 养食品"。中国藜麦产业通过十余年的"科技破局"与"因地制宜",成功实现了从引进试种到规模化、产 业化发展的跨越,现已成为全球重要种植国。9月11日第四届中国藜麦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