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

搜索文档
全国糖酒会特别设立“南京市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展示专区”
南京日报· 2025-10-20 10:25
湖南张家界市组织了6家企业参展,重点推介张家界特色产品"莓茶"。全国莓茶主产区在张家界, 张家界莓茶种植面积达18万亩,占全国莓茶种植面积三分之一以上,被誉为"莓茶之乡"。此外,还有陕 西省商洛市、辽宁省鞍山市、重庆市万州区等我市对口援助地区也有企业参与。 本届糖酒会现场,来了哪些"对的人"?据了解,青海省西宁市是对口地区参展商最多的城市,有青 海可可西里食品有限公司、青海枸杞酒业有限公司、青海云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参展,主 要展示青海地区有机枸杞、藏牦牛肉、青稞酒、冬虫夏草、藜麦等系列特色产品。 新疆伊宁伊牧欣供应链(南京)有限公司主要展示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供应于 一体的伊犁州最大的乳制品全产业链企业伊牧欣乳业有限公司的散牧草饲牛奶系列产品,是对口地区唯 一一家租赁4个标摊并做特装展示的企业。 10月16日至18日,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南京举行。在"江苏省投资促进洽谈区",特别设 立"南京市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展示专区",集中推介展示我市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名特优产品,助力结 对地区提振消费行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次能借助南京市发改委搭建的平台参加全国糖酒会,对我们 ...
甘肃为民族地区与国际市场“牵线搭桥”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8:36
10月16日,甘肃省民贸民品企业家临夏行座谈会举行,活动期间,甘肃临夏州企业家(左一)向尼泊 尔企业家介绍当地特色农产品。艾庆龙 摄 民贸民品是"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简称,民贸民品企业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的特色牌和生力军。甘肃省民委主任赵凌云说,目前,该省民贸民品企业有359位成员,涵盖食品加 工、特色种养殖、民族手工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中新网兰州10月16日电 (艾庆龙)16日,甘肃省民贸民品企业家临夏行座谈会举行。本次活动,24个项目 签约,协议金额达3.5亿元。其中,临夏州企业代表与尼泊尔企业代表在农业领域的签约合作,备受关 注,双方将结合当地藜麦生产加工优势,推动临夏食品跨境贸易。 近年来,临夏州围绕打造"五个地"的功能定位和甘肃省赋予临夏"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黄河 上游生态功能带""甘南—临夏百万头肉牛产业带""中部沿黄千万只肉羊产业带"的目标定位,坚持强龙 头、补链条、聚集群,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及新材料、文旅康养、牛羊全产业、特色农业、食品加工、商 贸物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 在临夏州产业链招商图谱中,食品加工产业链是其中之一,该链条主要聚焦民族特色食 ...
藜麦飘香、水稻金黄、鱼蟹满仓 科技赋能奏响金秋十月“丰收乐章”
央视网· 2025-10-16 16:18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1.56万亩藜麦种植基地里,成片的藜麦迎风摇曳,丰收图景跃然田间。 记者来到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一块藜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这里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这 里的万亩藜麦已经成熟。远远望去,成熟的麦穗如同一片火红、金黄、紫红等颜色相间的藜麦海洋,整块田地更宛如一幅天然油画,美不胜 收。大家可以看到,成熟的藜麦最高能够达到2米多。藜麦成熟后的籽粒对水分十分敏感,遇水2小时就会发芽,失去商业价值。而柴达木盆地 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能够让藜麦始终保持一个干燥的状态,这里也是青海的藜麦最佳种植区。 安徽淮南:浮床水稻迎丰收 这几天,在安徽淮南市,一片特殊的水稻田迎来了收获,这些水稻通过浮床种植在采煤沉陷区的水面上。 在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采煤沉陷区,50亩金黄的浮床水稻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坐在特制的收割平台上,有节奏地挥动着手中的镰刀,手起刀 落间,一捆捆饱满的稻穗被逐一收割,现场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通过持续创新种植模式,对浮床种植细节进行优化,针对水体溶解导致的肥力流失的问题,调整基质配方比例,从源头保障肥力, 成功从去年亩产980斤提 ...
黄土高原上的丰收故事:一穗藜麦,引领养生“新潮流”
新华社· 2025-09-27 10:26
科技的力量,最终要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收益。巩亮军给记者算了一笔明细账:"按正常年份算,藜麦亩产300斤,每斤卖5块钱,一亩地毛收入 就是1500元。扣除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不算地租)大概800元,亩纯收入能达到700元左右。"与种植传统小杂粮相比,藜麦的收益翻了三倍 有余。 新华社太原9月25日电(记者张哲)晋西北黄土高原,一场冷雨过后,寒意骤起。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农业产业中心副主任巩亮军踩着泥泞,快步 走进神峪沟乡南社村的藜麦田。穗头在雨后阳光下格外鲜艳,但他的眉头却微微锁紧,目光精准地落在那些匍匐在地的植株上——那是前几天多 场暴雨留下的痕迹。 他蹲下身,扶起一株倒伏的藜麦,手指在茎杆基部一个不显眼的病斑处摩挲着,对记者说:"今年雨水偏多,田间湿度大,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概 率自然就高了。"每次发现倒伏或病害,他都会详细记录、及时汇总。"看到这些问题可能影响收成,心里确实不好受。下一步,我们会从源头的 育种环节着手,争取早日攻克这些难题。"他说。 除了检查病害,巩亮军还需评估藜麦籽粒的成熟度和饱满度,他抓起身旁一把藜麦穗,脸上露出些许欣慰的笑容:"你看现在的籽粒,很饱满,基 本上已经成熟了,今年藜麦整 ...
“沃野粮仓”科技大显身手 金秋多彩“丰”景有“智”又有“质”
央视网· 2025-09-25 12:35
粮食仓储与技术创新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仓储基地采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 集成智能出入库 粮情监测和智能通风系统 确保粮库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并持续通风 [3] - 秋粮收获期间粮库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运粮车排队卸粮 传输带持续运转保障稻谷安全入库 [3] - 多部门协同通过技术指导 稳定供电与科学储粮管理守护粮库稳定高效运行 [1][3]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产销模式 - 湖南宁乡市大成桥镇3000多亩香芋进入采收期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食品公司与合作社签协议保底收购 [4][8] - 种植大户高薪香芋种植面积从200亩扩至2025年1500亩 亩产超3500斤 较2024年增产30%以上 [6] - 该模式带动12家合作社和500多名农民灵活就业 预计2025年总产值超1500万元 [8] 农产品流通与消费促进 - 江苏盐城阜宁县开展农家土特产惠民直通车活动 40多个摊位展销无公害农产品 [8] - 采用即采即卖模式 最快3小时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餐桌 部分产品快速售罄 [10] - 计划持续开展直通车活动以扩大农产品消费并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12] 高价值作物产业化发展 - 山西静乐县5万亩藜麦进入收获期 藜麦原粮经济收益较传统小杂粮增加50%以上 [13][16] - 精深加工后藜麦米售价达每斤70-80元 全县12家加工企业年加工量约1000万斤 [16] - 开发藜麦酒 藜麦醋 藜麦片等50余种衍生产品 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3亿元 [16][18] - 累计带动3500余户农户就业 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18] 高标准农田与产业融合 - 四川蓬安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 通过土地平整 土壤改良和灌溉配套措施使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以上 [21] - 采用即收即烘模式 稻谷离田后经传送带直送烘干中心 当天加工成优质大米发往全国 [18][21] - 将优质农产品与乡村旅游 体验式旅游及文创产品结合 2025年全县第三产业收入近1亿元 [21]
山西黄土梯田藜麦丰收 帧帧画面美如油画!
央视网· 2025-09-22 12:53
这几天,山西省静乐县的五万亩藜麦陆续成熟。黄土梯田上,不同品种的藜麦呈现出金黄、火红、紫红 等色彩,空中俯瞰如同彩霞铺展,将大地点缀得色彩斑斓。绚烂如花海的藜麦田与往来穿梭的收割机、 田间忙碌的农民们一起,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丰收画卷。静乐县是国内重要的藜麦产区之一,被誉 为"中国藜麦之乡",当地的藜麦种植区域海拔在1400米左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长,适宜的 自然条件为藜麦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总台记者 宋文植 孟雷雷 康晓宇 忻州台) ...
小作物成就大产业 特色种植铺就富民路
央视网· 2025-09-21 18:17
这几天,当地的农户也陆续开始了紧张忙碌的收割作业。我们可以看到在我身旁,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地头紧锣密鼓地开展抢收藜麦。当 地的种植大户告诉我说,种植藜麦相对种植传统的小杂粮而言,光从原粮的价格上来说,它的经济收益就能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果再进行 精深加工和包装,做成的藜麦米,最高一斤能够卖到七八十块钱。 央视网消息:藜麦,因其高蛋白、低热量的特点,近年来成为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健康食品。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内重要的藜麦产区之一,当 地种植的五万亩藜麦现在陆续成熟,农户们正在抢抓农时收获藜麦。 总台记者 宋文植:我现在是在山西省静乐县常窑沟村的一片藜麦地里。眼下当地的藜麦陆续进入了成熟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品种的 藜麦呈现出火红、金黄等不同的颜色,把黄土高原点缀得色彩斑斓。 独特的纬度与海拔造就了当地独特的气候,山西省万荣县种植的香菇肉厚面白、腿短味香,品质极佳,广受市场喜爱。每年九月十月为万 荣香菇的丰产期,此时也正是全国市场的空档期,为当地香菇打开销路提供了便利。 藜麦比较适合在高原山地种植,静乐县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昼夜温差大,气候相对比较凉爽,非常适合藜麦的生长。在条件好的情况下一 株藜麦最高能够长到两米左右。 ...
又是一年收获时!五谷丰登、瓜果飘香、鱼虾满舱……丰收画卷徐徐铺展
央视网· 2025-09-16 11:09
农业机械化与技术创新 - 四川崇州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6% 联合30家科研院所开展良种选育工作[5] - 新疆昌吉上万亩制种玉米采用大型收割机实现摘穗剥皮装卸一次性完成 大幅缩短采收时间[8] - 新疆铁门关市使用采收机配合电子色选仪自动筛选成熟番茄 实现万亩加工番茄高效采收[17] 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 - 四川甘孜泸定县仙人掌果实种植面积达500亩 需借助专用工具采摘表面带毛刺的仙桃[26] - 重庆黔江区高山猕猴桃种植面积1.3万亩 进入成熟采摘期供应市场[23] - 山西临汾汾西县玉露香梨通过阶梯式梨园种植 因品质优良畅销全国市场[21] 水产养殖创新与丰收 - 黑龙江大庆肇源县成功实现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 破解水质水温技术难点 2025年获得丰收[29][30] - 江西新余仙女湖开展大规模秋捕作业 采用巨网捕捞方式 鱼获通过冷链物流24小时内运达全国[28][32] - 山东东营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 通过生鲜电商平台实现跨省冷链配送[33][36][37] 新品种培育与区域特色农业 - 甘肃白银平川区引进筛选7种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藜麦新品种 在西格拉滩建立千亩示范基地[11][13] - 辽宁大连瓦房店市通过科研合作加快优质葡萄品种栽培 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品种远销国内外市场[19] - 河南卫辉太行山区小米喜获丰收 农户采用传统收割捆扎脱粒方式开展田间作业[14]
风吹麦浪好“丰”景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21:25
电力基础设施投资 - 完成4条线路绝缘化改造并新增1台配变和7台高效能变压器[1] - 为低压用户接入两台变压器节省资金8万元[1] - 架设临时电源线150米以应对季节性负荷增长[1] 农业电力保障措施 - 对9条农业生产线路开展特巡确保秋收用电安全[1] - 推行电力网格员分片服务机制覆盖全产业链用电需求[1] - 实施分级抽水灌溉并检查漏电保护器等用电设施[1] 藜麦产业发展现状 - 都兰县香日德镇种植面积达3.75万亩采用高原特色绿色有机模式[1] - 产业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依赖稳定电力支持加工环节[1][2] - 线上销售占比逐年提高电力保障关键用于冷链仓储和真空包装[2] 电力服务创新 - 落实三零三省服务通过村网共建电力便民点提供零距离服务[1] - 使用9千瓦循环式电烘干机并更换老化下户线保障加工需求[2] - 定期走访种植户和企业了解用电需求采用一对一保障机制[1]
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会长秦培友:沽源藜麦打造全国农业品牌“新标杆”
新华财经· 2025-09-12 19:45
秦培友说,沽源毗邻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对营养健康产品的需求尤为迫切。依托沽源发展藜 麦种植与加工业,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居民对多元化健康膳食的需求,因而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在生态效益方面,秦培友指出,藜麦作为一种耐旱作物,需水量较小。沽源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藜麦种 植,不仅能够实现高产,还可产出优质、富硒、高蛋白的藜麦。同时,作为"三河之源"和"京津水塔", 沽源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发展藜麦产业既契合当地守护生态底色的 战略方向,也能助力节水理念落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科技人才双轮驱动塑造沽源藜麦新质生产力范式 秦培友说:"我走过全国多个主要藜麦产区,见证了中国藜麦产业从引种驯化到规模化发展的每一步突 破;而多次到沽源授课、指导藜麦种植的经历,更让我亲眼看到这片坝上沃土如何把'一粒种子'培育 成'一个产业'。" 新华财经石家庄9月12日电(刘桃熊、吴昊元)藜麦,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 养食品"。中国藜麦产业通过十余年的"科技破局"与"因地制宜",成功实现了从引进试种到规模化、产 业化发展的跨越,现已成为全球重要种植国。9月11日第四届中国藜麦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