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螺纹丝扣自动检测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城市观察丨把机器人“国赛”请到家里,济南凭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9-30 12:15
行业活动与城市产业定位 -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济南开幕,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325支研究生团队参与[1] - 该赛事被誉为“机器人界国赛”,是链接全国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关键桥梁[1] - 济南被《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为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四大高地之一,重点布局重载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方向[17] 济南机器人产业规模与格局 - 济南已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113家,核心产业规模达150亿元,占据山东省近半市场份额[6] - 形成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至下游系统集成的自主产业链,本土配套率从2020年的35%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78%[6] - 拥有亚历山大、德晟机器人、兰剑智能、奥太电气、科亚电子、浪潮智能终端等多家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形成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5][6] 代表性企业技术突破 - 优宝特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获得100米表演赛冠军、4×100米接力季军,跌倒后能以3米/秒的速度自主调整姿态完成比赛[3][4] - 亚历山大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通用操作系统“句芒”是国内唯一实现多行业规模化落地的国产系统,打破上下游割裂的产业瓶颈[5] - 德晟机器人推出的螺纹丝扣自动检测机器人实现微米级精密测量,成功填补全球行业空白[5] - 兰剑智能打造的蜘蛛侠料箱智能仓储系统每小时可处理100至1000箱货物[6] 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 - 作为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与首批中国软件名城,济南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 -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总算力规模达5237 P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高达87.8%[6] - 济南机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18.7%,高出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10] 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机制 - 济南将机器人产业纳入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培育,构建“顶层设计—资金支持—园区承载”的完整政策体系,拟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9] - 独创“三张清单”机制,梳理87个需求场景、28个供给方案和56个匹配案例,精准对接制造业、医疗、农业等11个领域[9] - 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大赛承办方,在建筑特种机器人领域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9] - 国网智能与山东大学共建实验室研发的500千伏变压器内检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检测效率提升3倍[10] 大赛对产业的直接促进 - 大赛期间发布《机器人产业紧缺人才目录》,组织30家企业参与双选会,提供200余个岗位,吸引近千名研究生参与,54支团队表达了合作意向[14] - 通过“揭榜挂帅”专项赛,中建八局提出的建筑天花板剔凿打磨难题被高校团队攻克,相关技术有望落地济南建筑机器人企业[14] - 参赛项目的人形机器人步态控制、工业机器人柔性操作等前沿技术已与优宝特、兰剑智能等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4] - 济南已连续3年每年新增青年人才超15万,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14] 未来展望与发展目标 - 研究机构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并稳居全球市场规模首位[17] - 济南正全力构建“六有”产业生态圈,目标直指“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17] - 未来将推动50亿元产业基金落地,加速机器人产业联盟资源流动[18]
“机器人+”驱动下的济南行动
新华网· 2025-09-08 10:51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1] - 政策标志着人工智能行业顶层设计出台 明确行业发展路径 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释放新一轮发展利好 [1] 行业规模预测 - 研究机构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 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1] - 北京 上海 深圳 杭州等多个城市陆续出台支持政策 加速抢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1] 济南产业基础 - 济南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约150亿元 占山东省总产值近一半 [1] - 作为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首批中国软件名城 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 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 - 拥有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3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59台(套)产品被认定为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 [3] 企业生态布局 - 济南已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113家 包括国网智能 兰剑智能等行业龙头 以及优宝特 亚历山大 德晟等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 [3] - 形成从上游伺服电机 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 到中游工业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本体制造 再到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3] 政策扶持措施 - 济南出台《济南市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组建产业发展办公室 设立专项资金 建设产业园区 举办创新大赛 [6] - 发布机器人产业首批应用场景"三张清单" 覆盖制造业 教育 建筑等10多个领域 [6] - 推动设立山东(济南)具身智能港 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 加快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落地分平台 [6] 产业发展规划 - 济南被赋予打造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四大高地之一的重任 重点发展重载工业机器人 高温强冲击特种作业机器人 驱控一体化芯片与控制器 [8] - 打造"有人才 有技术 有产品 有场景 有应用 有载体"的"六有"生态圈 目标成为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 [8] 应用场景方向 - 主攻三类场景:危化品搬运 防爆排爆等危险特种行业 汽车制造等重复性制造业 康养教育医疗等民生急需劳动力领域 [8] - 常态化梳理应用场景清单 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解决企业"有技术无场景""有需求无供给"痛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