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泰山
搜索文档
“新金砖”的山东选择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08
金砖国家合作潜力与山东机遇 - 金砖国家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世界30%,贸易总额占世界五分之一,成员覆盖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1][3] - 金砖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形成极具包容性的"大金砖合作"格局,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重要"动力源"[3] - 2025年前三季度,山东与金砖国家贸易额达5506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21%,同比增长23%[3] 山东企业出海战略与案例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正推进核心技术升级,开发新一代关节电机和协同控制系统,目标实现机器人自主感知与灵巧作业,并规划建设智能生产中心以支撑规模化生产[5] - 发达面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拓展核心聚焦挂面、速冻食品等面粉制成品,其挂面产品已出口至俄罗斯、美国等十个国家,希望进一步开拓美国、日本、韩国及阿拉伯国家市场[6][7] -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已实现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再到"产业生态出海"的质变,将整个产业优势、供应链和能力体系向外输出[7] 外资企业在山东的布局与战略 - 迪卡侬在山东6座城市布局了12家实体零售商场,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加大对山东市场的拓展力度,合作从单点采购升级为"供应链协同+零售深耕"双轮驱动格局[9] - 德国环保企业史卓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山东参与烟台套子湾污水处理厂建设,并为青岛小涧西厨余垃圾处理项目提供技术,其日处理能力达500吨[10] - 山东兼具经济与农业大省属性,在农业秸秆、畜禽粪便规模化处理及工业降碳增效方面需求明确,与史卓堡的技术优势形成高度匹配[10] 山东未来产业合作方向 - 山东希望与金砖国家加强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并利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等开放载体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11] - 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创新资源整合与成果转化[11] - 计划提升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绿色矿产等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11]
“黄金周”里的经济故事:工程师让机器人竞技更强、“下手”更准
新华社· 2025-10-02 21:58
公司表现与技术进展 - 优宝特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表演赛中取得第一名,4X100米接力赛获得第三名 [1] - 优宝特公司近期通过算法迭代使机器人攀爬台阶能力从10厘米提升至25厘米,背后是数月针对视觉算法等的研发 [2] - 兰剑智能公司的智能装卸车机器人经过升级,可对随意摆放、凹陷或旁边有遮挡的货箱实现精准抓取,提升了机器人的视觉识别和操作能力 [4] 行业市场与人才需求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 - 2025年前5个月,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 [4] - 机器人产业对系统设计、系统调试、安装、运维等方面人才需求量大,人工智能行业人才需求量预计将呈爆发式增长 [5] 应用场景与技术趋势 - 兰剑智能智慧物流中心应用千余台智能穿梭车、小型搬运机器人及料箱机器人,展示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仓储领域的深入应用 [4] - 工程师通过持续训练对机器人行走、跑步、举手、摆臂、转弯等动作算法进行迭代升级,推动机器人自主性和运动控制能力进步 [2][4]
山东城市观察丨把机器人“国赛”请到家里,济南凭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9-30 12:15
行业活动与城市产业定位 -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济南开幕,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325支研究生团队参与[1] - 该赛事被誉为“机器人界国赛”,是链接全国创新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关键桥梁[1] - 济南被《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为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四大高地之一,重点布局重载工业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方向[17] 济南机器人产业规模与格局 - 济南已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113家,核心产业规模达150亿元,占据山东省近半市场份额[6] - 形成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至下游系统集成的自主产业链,本土配套率从2020年的35%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78%[6] - 拥有亚历山大、德晟机器人、兰剑智能、奥太电气、科亚电子、浪潮智能终端等多家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形成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5][6] 代表性企业技术突破 - 优宝特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获得100米表演赛冠军、4×100米接力季军,跌倒后能以3米/秒的速度自主调整姿态完成比赛[3][4] - 亚历山大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通用操作系统“句芒”是国内唯一实现多行业规模化落地的国产系统,打破上下游割裂的产业瓶颈[5] - 德晟机器人推出的螺纹丝扣自动检测机器人实现微米级精密测量,成功填补全球行业空白[5] - 兰剑智能打造的蜘蛛侠料箱智能仓储系统每小时可处理100至1000箱货物[6] 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 - 作为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与首批中国软件名城,济南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 - 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总算力规模达5237 P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高达87.8%[6] - 济南机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18.7%,高出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10] 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机制 - 济南将机器人产业纳入全市13条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培育,构建“顶层设计—资金支持—园区承载”的完整政策体系,拟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9] - 独创“三张清单”机制,梳理87个需求场景、28个供给方案和56个匹配案例,精准对接制造业、医疗、农业等11个领域[9] - 山东建筑大学作为大赛承办方,在建筑特种机器人领域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9] - 国网智能与山东大学共建实验室研发的500千伏变压器内检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检测效率提升3倍[10] 大赛对产业的直接促进 - 大赛期间发布《机器人产业紧缺人才目录》,组织30家企业参与双选会,提供200余个岗位,吸引近千名研究生参与,54支团队表达了合作意向[14] - 通过“揭榜挂帅”专项赛,中建八局提出的建筑天花板剔凿打磨难题被高校团队攻克,相关技术有望落地济南建筑机器人企业[14] - 参赛项目的人形机器人步态控制、工业机器人柔性操作等前沿技术已与优宝特、兰剑智能等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14] - 济南已连续3年每年新增青年人才超15万,连续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14] 未来展望与发展目标 - 研究机构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并稳居全球市场规模首位[17] - 济南正全力构建“六有”产业生态圈,目标直指“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17] - 未来将推动50亿元产业基金落地,加速机器人产业联盟资源流动[18]
济南这场重量级赛事,城市押注一个万亿赛道大雄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14:52
行业前景与战略意义 -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突破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壁江山,年复合增长率近15%,稳居全球首位[2] - 机器人产业被视为继汽车、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可能重构全球制造业格局的颠覆性领域,并被誉为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2] - 当前竞争已白热化,不仅是企业间的比拼,更是城市乃至国家之间产业话语权的争夺[3] 济南产业实力与基础 - 济南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约150亿元,占山东省比重近50%,已构建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及下游系统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5] - 产业生态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涵盖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三大领域,拥有如山东奥太电气、国网智能等龙头企业及众多专精特新企业[6] - 行业内拥有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9台(套)产品被认定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8] 技术创新与核心优势 - 代表性技术包括山东亚历山大智能科技自主研发的GomROS系统,是国内唯一在玻纤质检、医疗消杀等多类复杂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商用的国产操作系统[8] - 本地产业链优势显现,随着速加科技等机械零部件加工平台落地,企业采购成本直接降低20%,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和响应速度[9] - 技术硬实力体现在具体产品上,例如“行者泰山”机器人身高1.36米,嵌入22个自主研发仿生关节[4] 政策支持与生态构建 - 济南建立“12446”产业生态发展促进体系,出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并拟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11] - 发起成立由10家龙头企业牵头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联盟”,推动产业由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11] - 通过承办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以赛聚才、以赛促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1][11][16] 应用场景与市场拓展 - 济南发布机器人产业首批应用场景“三张清单”,仅“需求清单”就涵盖制造业、教育、建筑等领域的87个场景[14] - 应用场景主攻方向聚焦三类:人干不了或不想干的危特行业、作业时间长重复性强的制造行业、以及康养教育医疗等急需补充劳动力的领域[14][15] - 加速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济南分平台落地,为产业提供试验验证服务[15]
中外记者走进山东济南未来产业 体验科技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1:04
机器人产业 - 济南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腿足式机器人开发,在关键元部件和运动控制算法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应用于电力、应急救援等场景[3] - 公司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表演赛中取得第一名,400米比赛中闯入8强[3] - 公司计划将机器人应用拓展至智慧农业、康养陪伴等更多场景,认为机器人保姆和护工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3] - 2024年山东省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6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产业链企业超过200家[3] - 山东省计划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在工业生产、智慧农业、医疗康养等领域加大“机器人+”应用推广力度,全省有26所院校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3] 生物科技与化妆品产业 - 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合成生物学平台,在玻尿酸、胶原蛋白、王浆酸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其原料出口70多个国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7] - 公司以制药的严谨标准研发化妆品,从研发到生产控制严于行业要求,国产化妆品市场份额不断增大,年轻人群体成为国货购买主力军[7] 激光加工产业 - 济南森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金属成型自动化解决方案,产品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及地区,业务覆盖全球市场[7] - 公司希望通过外国记者采访团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为更多海外客户提供激光加工综合解决方案[7][9]
济南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经济日报· 2025-09-05 06:04
机器人技术突破 - 优宝特智能机器人研发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以3米/秒速度完成1500米表演赛并实现跌倒自动恢复 [1] - 该机器人在100米表演赛中夺得第一名 因断臂完赛表现引发社会关注 [1] 智能制造升级 - 中国重汽济南卡车公司建成AGV柔性总装线和全自动化焊接"黑灯工厂" 2024年上半年生产整车超7万辆同比增长17% [2] - 莱芜区推出50余项惠企政策清单专项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 [2] 科技创新投入 - 济南市"十四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6.3% 建成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3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 累计获批6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 包括电磁推进、基因编辑等国际领先技术 [2] 量子技术领先 -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实现全球首次微纳量子卫星与移动地面站实时密钥分发 成功完成中非间12900公里量子加密传输 [3] - "济南一号"卫星载荷重量比"墨子号"降低一个数量级 光源频率提升约6倍并实现单轨实时成码 [3] 产业创新成果 - 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9% 2024年获评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3] - 取得量子通信、电磁驱动、基因编辑等国际领先成果 建成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1家 [1][3]
济南机器人产业加速技术突破 构建全链条发展格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8:40
济南机器人产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策略 - 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公司优化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 提升关节灵敏度和环境适应能力 使产品在复杂场景下表现更稳定精准[1] - 公司采用"沿途下蛋"策略 将人形机器人开发中的关节模组/控制器/硬件平台作为独立标准产品推向市场 加速商业化进程[2] - 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已升级至二代 集成主动视觉和多模态大模型技术 运动能力大幅提升[1] 企业商业化与生态构建模式 - 山东德晟机器人以"场景驱动"破解研发与商业化矛盾 通过客户生产线验证价值快速形成订单[2] - 企业通过"开放赋能"构建行业生态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2] - 优宝特对四足机器人等成熟产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深耕场景应用提高营收规模反哺研发[2] 核心技术研发与自主突破 - 山东亚历山大智能科技自主研发国内首套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机器人操作系统GomROS 实现底层技术到系统内核全面自主可控[3] - GomROS系统让开发者摆脱重复低效基础工作 提升开发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3] - 该系统是国内唯一实现多行业规模化落地的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 打破硬件依赖与应用割裂的产业瓶颈[3] 产业生态建设与人才培养 - 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山东省比重近50% 拥有30余万软件从业人员[4] - 济南已构建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生态[4] - 人才瓶颈是智能制造核心挑战 需要既懂工艺又通技术还会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3] 应用场景拓展与产业链完善 - 济南市将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常态化梳理场景清单并征集"机器人+"创新产品[4] - 政府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帮助企业完成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跨越[4] - 绘制产业链图谱 围绕薄弱环节精准引入配套企业形成"龙头带配套"的良性循环[4] 技术应用与教育推广 - 山东亚历山大开发国产机器人操作系统教育课程 推动学校采用国产教材[4] - 依托GomROS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智能化质检解决方案 拓展技术应用边界[4] - 优宝特产品包括双足/四足等腿足式仿生机器人 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救援/治安巡逻等领域[1]
“济担-创业贷”助力科创企业领跑
齐鲁晚报· 2025-08-21 19:47
公司表现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打造的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表演赛中取得第一名 并在4x100接力决赛中获得季军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山东省首台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曾获2024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竞速冠军 入选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百强榜" 被央视新闻报道 [3]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核心团队源自山东大学机器人中心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拥有多项核心技术 [3] 融资支持 - 2023年11月济南担保联合济南农商行为优宝特提供1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依托财政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3] - 资金注入后研发端加大人工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投入 2024年初仅用两个月时间完成"行者泰山"一代产品开发 [3] 行业支持 - 济南担保2024年1-7月发放"济担-创业贷"2665笔 金额达10.06亿元 发放量居全省第二 [3] - 直接扶持创业人数3280人次 吸纳就业人数1829人次 [3] - 未来将持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4]
太励志!机器人失去一条手臂仍坚持比赛
新浪科技· 2025-08-15 10:45
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竞技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赛 涵盖26个赛项487场比赛 吸引16个国家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参赛 [1] 公司产品 - 山东优宝特旗下"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身高1.7米 体重43公斤 搭载31个自由度关节模组 配备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 深度相机与激光雷达 [1] - 产品实现动态平衡控制与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能在25厘米台阶 碎石路面及湿滑岩壁上稳定行走 奔跑速度达3米/秒 续航满足全天候户外作业需求 [1] - 机器人在比赛中失去一条胳膊后仍坚持完成1500米跑 展示出高强度运动稳定性 [1]
财经观察丨机器人赛道上,山东造“跑”到哪儿了?
齐鲁晚报· 2025-06-30 13:25
宇树科技发展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目前员工规模约1000人 [1] - 年度营收规模已达十余亿元 [1] - 人形机器人商业应用仍在推进 尚未到达商业化节点 [1]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政策规划 - 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1] - 计划培育3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 [1] - 重点布局济南 青岛 淄博 济宁四大产业高地 [1] - 2024年增设"人形机器人"专项 支持感知与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突破 [2]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现状 - 2024年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超260亿元 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达4 1亿元(同比+36 7%) [3] - 2024年Q1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76 2% [3] - 邹城县级市已集聚26家机器人企业 2024年营收31 5亿元 [2] - 本地供应链成熟 如明池精密年供10000套机械臂壳体 [2] 标志性企业与产品 - 翼菲并联机器人出货量全国第一 [2] - 纽氏达特年产销60万套精密行星减速机(国产厂商首位) [2] - 青岛科捷"龙门机器人分拣码垛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优宝特研发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2个月内完成从立项到行走测试 [1] - 珞石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融合IL/RL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小珞" [2] 青岛产业集群建设 - 全链式布局机器人产业 涵盖研发制造 应用推广 教育实训等环节 [3] - 建设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 实现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3] - 政策延续性强 2010年即出台首个机器人产业指导意见 [3] 产业支持措施 - 统筹省级工业转型资金支持企业技改与数字化转型 [4] - 培育天使投资/风投等早期资本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前沿领域 [4]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 股权质押等信贷支持方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