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泰山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丨机器人赛道上,山东造“跑”到哪儿了?
齐鲁晚报· 2025-06-30 13:25
宇树科技发展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目前员工规模约1000人 [1] - 年度营收规模已达十余亿元 [1] - 人形机器人商业应用仍在推进 尚未到达商业化节点 [1]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政策规划 - 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1] - 计划培育3家以上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 [1] - 重点布局济南 青岛 淄博 济宁四大产业高地 [1] - 2024年增设"人形机器人"专项 支持感知与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突破 [2]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现状 - 2024年全省机器人产业营收超260亿元 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达4 1亿元(同比+36 7%) [3] - 2024年Q1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76 2% [3] - 邹城县级市已集聚26家机器人企业 2024年营收31 5亿元 [2] - 本地供应链成熟 如明池精密年供10000套机械臂壳体 [2] 标志性企业与产品 - 翼菲并联机器人出货量全国第一 [2] - 纽氏达特年产销60万套精密行星减速机(国产厂商首位) [2] - 青岛科捷"龙门机器人分拣码垛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优宝特研发的"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2个月内完成从立项到行走测试 [1] - 珞石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融合IL/RL技术的人形机器人"小珞" [2] 青岛产业集群建设 - 全链式布局机器人产业 涵盖研发制造 应用推广 教育实训等环节 [3] - 建设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 实现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3] - 政策延续性强 2010年即出台首个机器人产业指导意见 [3] 产业支持措施 - 统筹省级工业转型资金支持企业技改与数字化转型 [4] - 培育天使投资/风投等早期资本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前沿领域 [4] - 创新知识产权质押 股权质押等信贷支持方式 [4]
科技与儒风共舞,这场机器人大会开启“智”造未来新篇
齐鲁晚报网· 2025-04-28 08:42
展会概况 - 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于4月26日-28日在济宁邹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机'聚齐鲁、智启未来" [1][2] - 展会吸引217家单位参展,展出1028件产品,包括特斯拉、宇树、大疆等全球科技巨头的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智能无人机等 [2] - 展会邀请9位院士、75所国内外高校院所、300余家重点客户群体参会,开幕式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机器人项目签约 [2] 行业动态 - 山东省机器人行业协会成立,由珞石机器人、优宝特智能机器人等9家省内龙头企业发起,目前会员已发展到85家 [3] - 展会集中展示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汇聚顶尖专家和领军企业,推动跨领域技术交流 [3] - 山东省通过整合机器人产业技术与创新资源,促进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技术创新 - 仿生人形机器人采用硅胶仿生激活技术,实现逼真肤感和丰富面部表情,可深度学习古代文化历史知识及人物经历,提供智能问询等服务 [4][5] - 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由"数智脑"、"数智眼"、"数智手"三大核心模块构成,仅需患者CT影像即可在5-10分钟内生成个性化手术方案,已落地1000余家医院,帮助10万患者 [6][7] -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控制"无人机和打字,识别准确率达92.5%,主要应用于医疗康复领域 [8] 企业展示 - 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展示"行者泰山"四足机器人,接入DeepSeek大模型,站立负载最高可达150kg [9] - 珞石机器人展示覆盖3-220kg负载能力的全品类机器人矩阵和微米级精度的智能焊接解决方案,布局"机器人+AI"战略 [9] - 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展示AI+ROBOT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AI技术将顶尖专家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执行方案,缩短基层医生培训周期至6-12个月 [6][7] 产业前景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催生新一代生产力范式 [9] - 山东制造的转型智慧体现在传统产业基地与前沿科技深度耦合,产学研用创新链条全面贯通 [10] - 机器人产业展现出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2][9]
机器人“泉城论剑”,济南底气何在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09:45
文章核心观点 济南举办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暨供需对接活动,展示了各类机器人产品和零部件,当地机器人产业已基本捋顺全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济南造”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未来济南应借鉴其他城市经验,从多方面发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1][2][4][8] 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企业与产品情况 - 全市机器人企业近百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150亿元,拥有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 - 本土企业优宝特2024年初研发出山东省第一台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其能以每小时7.2公里的速度奔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 济南制造的首款陪伴机器人融入儿童算法大模型,能与儿童自然流畅互动;已形成涵盖230 - 1200公斤的大重载工业机器人产品矩阵,覆盖众多场景 [2] 产业链情况 - 上游有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专用高精度谐波减速器等零部件,山东泽翔精密科技2026 - 2028年每年可配套关节等零部件10万套以上,产值达2.8亿元 [3] - 中游拥有工业、服务、特种三种机器人的整机制造及系统集成企业 [4] - 下游机器人产业与济南现存多产业耦合,有丰富应用场景,“市场驱动”潜力强,有望实现本地产本地用 [4][5] 行业市场情况 全球与国内市场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指出,全球约428万台机器人在工厂运行,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连续三年超50万台,新部署工业机器人中中国安装量占全球总量51% [7] - 赛迪顾问预测,“十五五”时期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4000亿元左右,市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8] 济南市场 - 济南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了一批知名产品,“济南造”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国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产业发展建议与规划 借鉴经验 - 济南应借鉴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经验,结合自身优势,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链构建、市场需求挖掘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力,打造有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9][10] 政策规划 - 济南已拟定《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推动机器人领域产业基金组建,拟设立规模50亿元的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10] 融合创新 - 济南可推动数字技术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创新,利用自身四大主导产业基础,打造本地特色机器人应用场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