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首节钢梁成功架设
科技日报· 2025-05-29 14:17
项目概况 -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大桥,首节钢梁架设成功标志着工程从基础施工转入上部桥面施工阶段 [1] - 大桥全长3118米,主跨1488米,采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面宽度达68米,为世界最宽桥面 [3] - 大桥连接舟山金塘岛和册子岛,是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公路复线的共用跨海桥梁 [3] 技术特点 - 采用"公铁平层"设计,首次使用三箱分离主梁结构,通过梯子造型连接处增强抗风稳定性,适应舟山多台风环境 [3] - 设计标准为双线客运专线铁路和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 [3] - 首节吊装钢梁重979吨,总吊装重量达1600吨,相当于1000多台小汽车 [4] 施工进展 - 钢梁架设需采用三套不同方案适应斜拉悬索协作体系的不同区段,预计2027年完成全部钢梁架设 [4] - 运用BIM+数字孪生模型、北斗定位传感器、激光测距仪等智能设备实现三维立体化施工管理 [4] - 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进度、安全、机械状态,多数据源同步分析并预警 [4] 项目背景 - 甬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重大项目,定位为中长途旅游客流与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 [5] - 大桥由中铁(上海)投资集团牵头投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等共同参与建设管理 [3] - 中铁大桥院负责设计,中铁大桥局集团承担施工 [3]
“一代人时间,从学徒到大师:中国重新定义土木工程极限”
观察者网· 2025-05-26 23:12
中国桥梁建设成就 - 到2030年中国将集齐世界最长悬索桥、第一高桥及所有斜拉桥纪录,重新定义土木工程极限[1] - 中国从依赖外国技术到成为全球最大胆桥梁设计者仅用一代人时间,突破地理限制建设挑战性工程[1] - 精密勘测、先进建模、材料科学突破及AI技术应用推动大型桥梁建设安全高效化[1] 常泰长江大桥 - 主跨1208米,2023年通车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超越俄罗斯岛大桥1104米纪录[1][2] - 全长10.03公里,是世界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公路于一体的过江通道[2] - 公铁合建段长5.3公里,2019年10月开工,2023年1月附属工程基本完成,预计10月公路通车[2] 张靖皋长江大桥 - 主跨2300米,2028年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悬索桥,超越土耳其1915恰纳卡莱大桥2023米纪录[4][6] - 将创5项世界之最:350米最高悬索桥索塔、最长高强度主缆、最大地连墙锚碇基础等[6] - 采用6项世界首创设计,包括主缆自平衡结构体系和钢箱-钢管混凝土组合塔柱,承载能力提升30%同时减重50%[6] 丹昆特大桥 - 全长164.8公里,为吉尼斯认证世界第一长桥,2011年投入运营的京沪高铁组成部分[9] - 印度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走廊508公里项目2028年建成后可能打破该纪录[11]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 - 主跨1488米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合建桥梁及最宽跨海大桥(桥面宽68米)[12] - 采用直径6.3米钻孔桩深入60米基岩,创桥梁建设之最[12] 天峨龙滩特大桥 - 主跨600米,2023年通车后成为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将原纪录(北盘江特大桥445米)提升155米[12][13] - 攻克深基坑、高桥墩等技术难题,为山区混凝土拱桥建设提供新标准[13] 花江峡谷大桥 - 主跨1420米,桥面距水面625米,2023年6月通车后将成世界第一高桥及山区悬索桥跨径第一[15] - 钢桁梁总重2.2万吨(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仅用2个月完成安装[15] 北盘江特大桥 - 桥面至江面垂直高度565.4米,当前吉尼斯世界第一高桥纪录保持者,2016年通车[15] - 贵州占全球前100高桥近半数,前10名中占4席,15座桥梁获25项国际国内大奖[16] 狮子洋大桥 - 主跨2180米双层悬索桥,2028年建成后为世界第二大跨度悬索桥,主塔高342米(110层楼)[18]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 - 主跨1092米,2020年通车时为世界第二跨度斜拉桥,集高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于一体[20] 观音寺长江大桥 - 主跨1160米,2026年通车后将取代沪苏通大桥成为世界第二跨度斜拉桥[21] 港珠澳大桥 - 全长55公里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含三座斜拉桥和6.7公里海底隧道,2018年通车后三地通行时间从4小时缩至45分钟[22][24] - 2023年前4月珠海口岸出入境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