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7
搜索文档
威马可能要复活了,但威马复活其实不太可能
36氪· 2025-09-12 07:55
公司复活计划 - 威马汽车通过公众号发文宣布复活,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恢复生产[3] - 公司目标在年底前依靠EX5和E5两款车型实现产销2万台的目标[3] - 长期目标为2026年产销10万台、2028年产销40万台并上市、2030年产销100万台且营收达1200亿元[5] 公司重组与支持 - 公司更换大股东为翔飞汽车,并获得上海和温州政府在补贴及公共采购方面的支持[5] - 新股东翔飞汽车的实控人及复杂持股关系指向宝能集团,坐实了收购猜测[16] 产品竞争力分析 - 用于复活的EX5和E5两款车型均为2022年初发布,主打网约车市场,定价在15-20万区间[8] - 两款车型电池约50度,纸面续航四五百公里,电机前置,最大马力约200匹(E5仅160匹),智驾及舒适性配置匮乏[11] - 将三年前的车型置于当前市场环境,产品力严重落伍,实现单车月均2500辆的销售目标难度极高[8][11][13] 新股东宝能集团的过往记录 - 宝能集团曾于2017年入股并在2019年收购观致汽车,承诺解决供应商问题、五年推近30款新车、利用8个工厂使规模超特斯拉,但最终仅推出一款全新车型观致7,且主要工厂未实际运行[18][20] - 为提升销量,观致将车辆大量低价售予共享租车平台联动云,导致经销商利润微薄,随后出现经销商维权、欠薪、停产、员工离职等问题,并于2022年被列入消费黑名单[20][22] - 宝能集团在2020年全资收购长安PSA(后更名宝能汽车),但DS品牌本土化无进展,自有BAO品牌新车仍停留在PPT阶段[24][26] - 历史表明宝能集团虽热衷收购困境汽车品牌,但缺乏持续经营能力,威马可能重蹈观致和DS的覆辙[28] 行业竞争环境 - 当前新能源车决赛圈比拼的是以更低成本提供更强动力、智驾和可靠性的产品,需要巨大研发投入、强大成本控制及供应链整合能力[32] - 困境车企的失败通常是产品定位不清、定价不合理、供应链不稳、产能不足、销售渠道不当等多重问题的集中体现,仅靠更换股东和资金注入难以重新参与激烈竞争[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