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产品(ABS)

搜索文档
大摩最新测算:到2028年,AI资本支出将推动科技巨头增加1万亿美元债务
华尔街见闻· 2025-07-21 14:52
AI投资规模与融资需求 - 到2028年全球数据中心建设需约2 9万亿美元投资 其中1 6万亿美元用于硬件 1 3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 [1][2] - 2028年年度数据中心投资需求将超9000亿美元 相当于2024年标普500所有公司资本支出总和 [2] - 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支出从两年前1250亿美元增至2024年2000亿美元 预计2025年超3000亿美元 [3] 融资缺口与信贷市场作用 - 企业自有资金仅能覆盖1 4万亿美元 剩余1 5万亿美元需通过外部融资填补 [1][3] - 信贷市场将成为核心融资渠道 包括公开与私人市场 [4] - 实际收益率水平吸引长期投资者 如保险公司 主权财富基金等 [4] 融资渠道结构预测 - 科技行业无担保公司债预计提供2000亿美元 [5] - 数据中心ABS和CMBS预计提供1500亿美元 [5] - 私人信贷市场融资规模达8000亿美元 其他渠道总计3500亿美元 [5][6] 宏观经济影响 - 2025-2026年数据中心与电力投资或为美国实际GDP增长贡献40个基点 [1] - AI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与长期投资者偏好高度匹配 形成跨周期资本动员基础 [4][6] 私募信贷潜力与挑战 - 私募信贷被视为最具潜力主力通道 适应复杂全球化融资需求 [6] - 主权资金投入难以量化 长周期中融资形式可能转变 存在统计低估风险 [6]
加速“储粮”,海尔消费金融再发10亿元金融债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23
融资动态 - 海尔消费金融计划发行2025年第一期金融债券 规模为10亿元 期限为三年期固定利率品种 [1] - 本期债券将在6月18日-20日发行 最小认购金额为1000万元 按年付息 到期一次还本 [7] - 2025年3月公司已发行15亿元ABS 2024年全年发行三期ABS累计46.5亿元 并完成增资使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20.90亿元 增长近40% [8][9]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中长期资金 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 促进主营业务发展 [9] - 公司计划推动资产证券化产品及金融债的常态化发行 [1][15] 公司背景 - 海尔消费金融由海尔集团作为主发起人 于2014年12月成立 是我国首家由产业发起设立的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 [8] - 股东包括海尔集团(49%)、红星美凯龙(25%)、浙江逸荣投资(16%)、北京天同赛伯信息科技(10%) [8] - 本期债券评级为AAA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10亿元、24.90亿元、31.68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3.65亿元、4.45亿元 [10] - 2022-2024年资产总计分别为211.25亿元、262.67亿元、293.48亿元 贷款余额分别为207.11亿元、255.28亿元、279.82亿元 [10] - 2024年计提贷款减值损失16.10亿元 同比增长20.77% [13] - 2022-2024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5%、2.34%、2.15% 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58%、10.75%、11.28% [13]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包括线上现金贷业务(占比81.90%)和线下场景分期业务 [11] - 线上业务包括自营业务(通过自有App及海尔生态入口)和机构业务(与第三方平台合作) [11] - 2022-2024年自营业务贷款占比从59.12%提升至79.46% [11] - 线下场景分期业务贷款余额从2022年19.47亿元增至2024年50.64亿元 [10] - 公司将重启家电场景分期业务 加强与集团业务协同 [11] 行业趋势 - 2025年以来已有尚诚消费金融等机构合计发行106亿元金融债券 [14] - 金融债融资可获得低成本中长期资金 有助于稳定资金成本 预计年内更多消金机构将选择发行金融债 [15] - 发债融资利率最低已至2%以下 有利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资金成本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