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同益中(688722):深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军芳纶双主业快速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16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规模企业,业绩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地缘政治动荡背景下,海外和国内市场对防护产品需求大增,公司订单充沛,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8] - 军民两用需求快速扩张,民用领域如纺织、体育器械等有较大发展潜力,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预计持续增长 [8] - 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快速扩张,但军品等高端领域新增产能有限,行业格局有望维持 [8] - 公司内生外延产能高速扩张,进军芳纶双主业协同发展,未来成长空间显著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50、3.11、3.72亿元,对应PE估值为19/16/13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规模企业,布局下游复合材料 1.1 深耕行业20余年,国投集团旗下新材料平台 - 公司是专业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产品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19] - 公司发展历经产业初期、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和产品多元化阶段,2016年至今通过自主扩产和外延并购扩张产能,进入间位芳纶和芳纶纸领域 [20] - 公司大股东为国投集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第一大股东为国投贸易,持股37.36%,第二大股东为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持股12.72% [24] 1.2 2024年业绩高增,产品结构向复合材料倾斜 - 2022 - 2024年公司业绩受益于产能扩张和下游需求旺盛,2024年实现营收6.49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滑15.25% [27] - 公司收入重心向复合材料转移,2024年复合材料销售收入占比43.6%,较2017年提升20.3pct,产业链延伸效果显著 [32] - 两大产品纤维和复合材料毛利率逆向波动,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抗周期性,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7.70%,净利率为20.80% [33] - 公司募投项目新增产能和横向并购落地,打通产能瓶颈,截至2024年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达7960吨,无纬布产能达2175吨,有望带动业绩持续增长 [38]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空间广阔,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2.1 原料端:UHMWPE是主要原料,供给充足 - 近年来国内UHMWPE处于产能扩张期,我国产能已占到全球总产能的56%,但国产产品多为中低端,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53] - 公司通过工艺控制可消除原材料差异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国产原料产能释放有助于公司实现原料国产替代,降低成本 [53] 2.2 需求端:军用民用两翼齐飞,需求高速增长 - 全球范围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需求量总体保持增长,2018 - 2023年CAGR为12.2%,预计2024 - 2028年我国需求量CAGR为10.4% [55]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军民两用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海洋产业等多个领域,中国下游应用与欧美有差别 [57][59] - 军事装备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防弹等方面优势明显,全球防弹类纺织品市场规模预计扩大,我国国防预算增加驱动其需求增长 [62][67][68] - 海洋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海上用绳缆等的主要材料,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25年需求量达1.12万吨 [74] - 安全防护领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护材料超轻,全球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市场稳定增长,预计2025年中国需求量达1.22万吨 [75] - 长期看民用领域潜力大,包括纺织、体育器械、建筑业及机器人等领域 [78] 2.3 供给端:全球总产能持续提升,但供需缺口依然存在 - 高端产能集中于海外企业,我国企业产能占比较高,但产品总体相对低端,产能利用率不足,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84] - 2015 - 2023年全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不断增加,我国企业产能占比超60%,2023年我国产能为4.5万吨 [86] - 我国新增产能规划多,但聚焦民品企业多,重点应用在军工防护领域的企业占比较少 [87] 3. 产能高速扩张 + 核心技术奠定公司后续增长 3.1 内生外延产能扩张,打造高性能纤维集群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材料产能方面,2021 - 2024年公司通过自主建设和横向并购扩张产能,截至2024年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权益产能达7960吨,无纬布产能为2175吨 [91] - 间位芳纶及芳纶纸产能方面,2024年公司收购超美斯75.80%的股份,有望实现双主业协同发展,打造高性能纤维产业集群 [93] 3.2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产品性能优异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提升,2024年研发费用达3953万元,同比增长2.36%,研发费用率为6.09%,研发人员数量保持稳定 [100] - 公司保持技术创新机制,设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校、研究院所合作,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118项国内外专利,参与制订17项标准 [101] - 公司持续科技创新围绕丰富纤维产品种类、提升纤维产品核心性能指标、推动下游无纬布和防弹制品应用展开 [105] 4.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50、3.11、3.72亿元,对应PE估值为19/16/13倍,选取可比公司平均PE为105/38/25倍,公司PE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