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供电装备

搜索文档
高铁电气: 高铁电气: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19:5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8亿元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13.31万元 [1] - 公司为2024年全国新增的18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和748公里新增运营里程中的大部分新开通项目提供产品 [2] - 在新能源汽车底盘系统产品及自激发式灭焰产品等"第二曲线"领域实现突破 [2] 市场拓展与订单获取 - 高铁市场中标西十、莱荣、沈白、京广武广段大修等项目 [2] - 客专市场中标沪宁合、包银、南京北站改、秦沈、哈大铁路铁岭、鞍山站、香港1745、1220等项目 [2] - 普速铁路市场中标广通站改、南昌维管段、合肥维管段等项目 [2] - 城铁市场中标上海9、11号线改造、福州滨海、南昌1号线北延、济南6号线、武汉地铁12号线等项目 [2] - 海外市场承揽蒙特雷轻轨、瓜达拉哈拉4号线、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香港1745、1220等项目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5216.23万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17% [5] - 完成国铁集团重大课题《时速200公里级刚性悬挂接触网关键技术研究》结题验收 [5] - 完成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课题《山地轨道交通供电轨及防护系统技术研究》《空中列车钢铝复合接触轨供电系统装备研究》等3项科技成果评审 [5] - 完成局级课题《新型组合式高可靠性铝合金腕臂支撑悬挂装置研究》《接触轨供电系统可挠道岔过渡装置研究》等科技成果评审 [5] - 完成公司级课题《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受流轨与集电靴适配性研究》《模具寿命提升技术研究》等14项课题结项评审 [5] - 开展时速400km柔性接触网装备、电气化铁路附加线单边补偿及耐疲劳技术等关键项目研究 [6] - 2024年获得专利授权40件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件 申请专利49件 其中国内发明专利7件 海外发明专利1件 [7] 人才队伍建设与激励 - 实施研发人员岗位津贴及协议工资制度 结合专利奖励、科研项目结项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激励计划 [7] - 制定重点项目"揭榜挂帅"制度 营造创新环境 [7] - 2人获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称号 13人获评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7] - 举办"高铁电气后备人才培训班" 提升后备人才素质 [7] - 持续开展工人技能大赛 为技能人才搭建平台 [7] 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 - 强化降本增效过程控制 深度挖掘成本压降潜力 [9] - 严控采购成本 整合分散订单 利用规模效应降低原材料成本 [9] - 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生产环节成本控制 优先消减非生产性支出 [9] - 积极控制应收账款规模 加大催收力度 将营销与回款情况绑定考核 [9] - 将应收账款回款与管理层年度薪酬挂钩 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9] 公司治理与组织优化 - 持续完善以《公司章程》为主体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清单 [11] - 通过组织机构改革、部门职责优化、构建经营利润型事业部、开展定岗定编人员优化 [11] - 改革后公司部门、单位为23个 降幅达36% [11] - 成立电气化铁路事业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部、新能源事业部、新产业事业部四个事业部 [12] - 将原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调整为战略与ESG委员会 新增董事会科技创新委员会 [17] 投资者回报与股东权益 - 派发2023年度现金红利827.84万元 [13] - 首次提出并完成中期分红计划 派发现金红利225.77万元 [13] - 部分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使用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204,539股 合计增持金额134.73万元 [13]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交流 - 2024年累计披露定期报告5项 临时公告70项 [14]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独立董事、总会计师及董事会秘书出席3次业绩说明会 [14] - 与西部证券联合举办"我是股东"投资者走进上市公司活动 20余名投资者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深入交流 [14]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基建持续稳定投入 公司主营市场业务发展稳定 [2] - "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入推进 运营维修市场逐步释放潜力 [2] - 行业整体存在资金压力较为明显的问题 [2]
高铁电气: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19:57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0月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67,563.80万元人民币,扣除保荐承销费用后实际到位金额为64,318.17万元人民币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0,959.86万元人民币,尚未使用余额为24,843.55万元人民币(含现金管理收益及利息收入) [1] - 2024年度募集资金专户产生利息收入274.67万元人民币,现金管理收益152.01万元人民币,当年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3,665.91万元人民币 [1] 募集资金存放管理机制 - 公司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及中信银行共5家银行开设专项账户存放募集资金,并严格执行专户存储制度 [2] - 公司与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及开户银行签署三方监管协议,协议内容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规范要求 [2] - 募集资金使用需经内部逐级审批流程,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按权限签批,董事会每半年及年度末专项核查资金使用情况 [2] 2024年度募集资金使用详情 - 公司使用不超过25,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2024年度实际现金管理规模达34,100万元,实现收益152.01万元人民币 [4] - 三个主要募投项目(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智能制造项目、轨道交通供电装备智慧产业园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于2024年10月结项,节余募集资金19,298.12万元人民币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5][6] - 公司向控股子公司保德利公司提供借款3,856.96万元人民币用于实施高速铁路接触网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借款期限自2022年1月起续期 [6] 募投项目变更与执行进展 - 2023年公司变更部分募投项目,调整金额8,898万元人民币,变更比例13.17%,2024年度未发生新的募投项目变更 [7][8] - 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产业化及智能升级项目实际投入4,431.42万元人民币,达到计划进度的88.80%;轨道交通供电装备智慧产业园建设项目实际投入19,968.67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57.69% [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际投入3,502.83万元人民币,完成进度31.97%,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 [7][8] 资金使用合规性与监督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保留意见鉴证报告,认为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证监会及交易所监管要求 [6][7] - 保荐机构通过核查银行对账单、支付凭证及项目公告,确认公司募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规情形 [6][7] - 公司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完整,未发现任何违规问题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