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轻食沙拉
icon
搜索文档
轻食沙拉成新宠 专家:建议每周作为午餐不超过3次
央视新闻· 2025-07-04 15:38
对于忙碌的都市白领,很多人会将轻食沙拉作为午餐,认为不仅方便快捷,还能控制能量摄入,甚至把它作为减脂餐,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方海琴介绍,"轻食"这个词一直比较火。轻食沙拉确实是一种便捷的午餐选择。判断它是否安全、营养且健康,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安全是底线,要兼顾新鲜与卫生。沙拉以生鲜为主,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自制时彻底清洗蔬果,可以用流水冲洗后充分浸泡,对生冷食材过敏者,需 避开相应食材,或选择轻熟处理,如焯水;在购买预制沙拉时,要选择包装完好、包装上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信息,而且在保质期内,在冷藏保存(0-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4℃)状态的产品。 第二,核心是"均衡搭配"。一份好的"轻食"沙拉绝不是只有蔬菜,还需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适量的优质脂肪、适宜的碳水化合物和足量的膳食纤维、维生 素、矿物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可以来自一个煮鸡蛋、掌心大小的鸡胸肉、三文鱼或者豆腐等;优质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橄榄油、菜籽油、坚果和鱼 类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来源推荐选择全麦、糙米等全谷物和精白米面搭配,做到粗细搭配;充足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素 ...
繁荣背后藏隐忧 代餐市场亟需规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08:58
行业概况 - 代餐最初为解决特殊环境下饮食问题而设计,后逐步渗透减肥人群,现向普通消费者扩展[1] - 2023年代餐市场规模达1750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3500亿元[1] - 行业商业模式呈现"轻资产、重营销"特点,头部代工厂提供原料集采至成品贴牌的全套服务[2] 市场驱动因素 - 品牌精准捕捉消费者瘦身心理,将需求转化为市场增长动力[1] - 社交平台推动代餐粉等产品快速走红,改变部分年轻人饮食观念[1] - 商家通过"高蛋白""低糖"等标签简化健康概念,诱导消费行为[2] 产品与技术 - 代餐产品形态包括代餐粉、代餐棒等,宣称"两勺粉解决一餐饭"[1] - 当前产品存在营养标注准确性存疑、食材处理透明度不足等问题[1] - 行业研发投入不足,过度依赖营销炒作而非实质营养配比优化[2] 监管与标准 - 缺乏国家标准对能量值、营养素配比等关键指标的强制规范[2] - 需建立对代餐产品生产流程和标签宣传的严格监管体系[2] 消费者行为 - 部分消费者误将代餐与健康直接等同,忽视营养供给复杂性[2] - 临床建议仅特定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通人群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