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飞碟

搜索文档
穿越之“苏轼在文博会开直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3:55
文化科技融合展示 - 文博会通过AI技术复原千年文物如三星堆青铜面具和《簪花仕女图》,实现文物数字化复活[3][5] - VR和裸眼3D技术创造沉浸式体验,让观众穿越三千年历史场景[5][6] - 机器人结合古筝演奏和英歌舞表演,展现东方美学与科技的跨界融合[10][14] 文创产业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国博物馆观众量突破14亿人次,同比增长超20%[12] - 中国潮玩及周边市场规模达558.3亿元,文创周边销售火爆[8][12] -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14.1万亿元(同比+6.0%),广东省规上文化企业营收2.5万亿元,增加值连续22年全国第一[18] 文化出海与新兴业态 - 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185.57亿美元(同比+13.39%),连续5年超千亿元规模[20] - 微短剧海外应用超300款,覆盖200余国,累计下载量4.7亿次[20] - 全球首款载人飞碟和中医AI诊疗等创新产品亮相,推动文化新业态发展[16][26]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广东省发布文化产业"政策包",加速区域文化科技融合与高质量发展[20][26] - 机器人格斗大赛和机甲赛事等新兴场景撬动万亿级机器人产业潜力[14][26]
机器人打咏春拳、弹钢琴……厉害的不仅是中国功夫 还有中国科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2 21:55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深圳开幕 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 涉及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 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 落地22项促交易措施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 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 国际范围内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展 [1] - 吸引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参展 首发首秀产品密集 包括全球首个载人飞碟等科技新品 展会期间将举办120场新品发布会 [1]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和产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1]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 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展示文化产业前沿发展和未来生活场景 [1] - 机器人展示多项技能 包括弹钢琴 打咏春拳 写书法 体现"文化+科技"融合趋势 [2] -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开发的钢琴机器人依托AI技术 达到人类演奏钢琴6级水准 可自动识别乐谱并执行指令 [2] - 咏春拳机器人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 分解直拳 侧踢等力学模型 优化发力角度 模拟学习任意动作 [2] 文创与非遗展示 - 文创中国展区展示全国知名文创产品和优秀非遗技艺 体现文化消费新空间 [2] - AI和现代科技已深度融入文化产业各领域 机器人矩阵成为"文化+科技"的典型代表 [2] 产业创新潜力 -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文化产业 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本届文博会预计将展示更多创新可能性和产业发展潜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