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工程
搜索文档
驭风集光 控水架网——新疆全力打造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见闻
新华社· 2025-10-05 20:14
能源装机与发电量 - 新疆电网电源总装机容量达2.22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5529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7360万千瓦 [2] - 2024年1至8月,新疆新能源发电量为94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8% [2] - 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自2023年6月30日并网发电以来,累计发出绿电近50亿千瓦时 [1] 重点能源项目 - 中国绿发新疆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通过光伏板阵列产生清洁电力,并计划向“无人化”智慧管理升级 [1] - 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作为国家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电基地之一,已节约标煤超1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00万吨 [1] - 新疆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利用484米落差,在用电低谷时抽水储能,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力,起到“超级充电宝”作用 [2] 电网建设与电力外送 - 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改变了南疆电力输送的“单线依赖”局面 [2] - “十四五”以来,新疆累计开工49项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35项超高压工程,750千伏电网从“点状分布”发展为“全域互联” [3] - 新疆已建成5条疆电外送大通道和3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电力外送能力提升至3300万千瓦,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的主网架格局 [3]
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电网2200余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中国能源网· 2025-10-04 12:02
电网基建规模与施工进展 - 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电网稳步推进2200余项输变电工程和38项抽水蓄能工程建设[1] - 超过17.6万名施工人员在假期坚守岗位推动电网工程建设[1] - 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进入组塔放线施工高峰期 国网四川电力安排5000余名施工人员保障施工[2] - 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基础施工完成超过80% 近2000名施工人员在70余个作业点工作 工程进入立塔架线高峰[2] 特高压工程建设动态 - 10月计划开展甘肃—浙江 陕北—安徽±800千伏直流工程及阿坝—成都东 大同—天津南1000千伏交流工程等30余项跨越500千伏以上电力线路和20余项跨越高铁高速施工[3] - 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在海拔3620米处新建变电站进入场平施工最后冲刺阶段[2] - 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 甘肃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 其中绿电占比超过50% 减少碳排放1700万吨[2]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 假期38个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加快推进 35000余名施工人员坚守岗位[9] - 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进行最后一台机组缺陷消除后的试验验证工作[7] - 国网新源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15天试运行工作紧张推进中[7] - 施工中广泛应用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 无人驾驶振动碾等新装备和创新工艺[9] 区域重点电网项目 - 若羌—羚羊750千伏输变电工程预计2027年投产 届时新疆与西北主网750千伏联络线由4回增至6回 电力外送能力由300万千瓦提升至约480万千瓦[4] - 该工程将有效服务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4] 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 - 公司压紧压实安全责任 强化重要跨越施工组织及人员管控 严格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和信息报送[3] - 节前组织完成安全生产首轮次全覆盖督查 节日期间对17个二级风险作业不停工项目开展全覆盖远程督查[9] - 公司坚持六精四化建设理念 落实管住计划 管住队伍 管住人员 管住现场要求 加强工作统筹组织和现场严格管控[6]
吉林开建全省最大容量输变电工程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20:31
项目概况 - 吉林松原扶余(万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于近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27年6月竣工投产 [1] - 工程将新建全省容量最大的500千伏变电站,并在松花江上架设吉林省最高、跨度最大的输电铁塔 [1] 技术规格与规模 - 工程规划建设主变压器3组,总容量为1200兆伏安,配套建设输电线路长度为174.8公里 [1] - 扶余500千伏变电站占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吉林省规模和容量最高的变电站 [1] - 松花江大跨越工程的铁塔高度为128.9米,跨越档距为1208米,两项数据均创下全省纪录 [1] 产能与环保效益 -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绿色电力约40亿千瓦时 [1] - 每年输送的电力相当于减少128万吨标准煤消耗和3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工程被纳入吉林省"四横四纵、东西互济"主干网架建设,旨在优化能源结构并增强电网调节能力 [1] - 项目投运后将缓解新能源消纳受限问题,提升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外送效率 [1] - 工程将为东北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