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20
icon
搜索文档
驾驭“鲲鹏”上九天(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11
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发展 - 运—20被誉为"大国之翼",标志着我军战略投送能力的跃升,改装带来思维理念的深刻变革 [4][5] - 战略投送对空军转型至关重要,需要年轻人投身该领域以推动发展 [3] - 空军在重大演训任务中将战略投送相关课目作为演练重点内容之一 [5] 运输机飞行员培养与成就 - 陈思麒是运—9、运—20等多型运输机飞行员,参与筹划设计多项演训任务,创新系列战法训法 [2] - 陈思麒在年仅27岁时已飞过5种机型,包括初教机、运—7、运—8、运—9、运—20 [3] - 由于出色的航空英语能力和执行出国空运任务的表现,陈思麒成为运—20改装培训名单中唯一的90后 [3] 联合作战与体系融合 - 运—20的每一次腾空而起都是一次体系融合,需加快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以满足未来空中联合作战需求 [7] - 陈思麒提出联合空中指控操作系统的想法,并开发"联合空中作战计划标准化操作程序",在演训中实现反攻 [7] - 未来空中战场需实现各类航空器飞行计划、信息支撑任务、保障支援行动的有序联动 [7] 团队协作与创新成果 - 陈思麒带领平均年龄27岁的6人团队实现需求提报标准化、任务规划流程化,梳理出实时指控网络 [6] - 团队协助指挥员完成整个战场的机动指挥,被空军授予"首创奖" [6] - 陈思麒在联演联训中召集小组成员开发空中机动任务规划系统,提升作战效率 [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长期致力于飞行器强度领域技术攻关—— 以“中国强度”托举大飞机翱翔长空(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05
航空工业技术突破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王彬文团队攻克轻质结构冲击、严酷工况生存、气候环境适应等多个世界性难题,取得系统性创造性成果 [2] - 团队创建极端高温耐热性实验评估新技术,实现2000摄氏度峰值温度和超过50摄氏度/秒升温速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6] - 建成全球体量最大(13万立方米)、模拟环境最多(12类)、性能指标最优的大型气候环境实验室,核心指标超越国外20%以上 [8] 重大航空装备研制 - 参与完成歼-20、运-20、C919、AG600等多型国家重大航空装备强度工程研制任务 [1] - 突破剧烈振动耐久性、战斗毁伤耐损性等极限强度关键技术,支撑歼-20等"杀手锏"武器研制 [6] - 2024年完成C919辅助动力系统降扬雪适航符合性实验,首次实现全机状态实验,支撑全球适航取证 [9]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 构建完整轻质结构抗冲击技术能力体系,打破多项国外垄断,支撑大飞机研制 [4] - 2022年研制自主可控大型结构分析软件,解决结构分析软件卡脖子难题 [10] - 开创基于数字孪生的全机强度虚拟实验新模式(2017年),研究数智强度系统工程(2024年) [10] 航空科研方法论 - 从基本原理着手创建计算模型,通过数万次实验研究石墨多参数热生成规律 [6] - 开创气候设计理论,发明舱体建造工艺,创建环境调控方法,历时15年完成实验室建设 [8] - 采用真实飞机进行全状态考核(两型全状态飞机),突破传统假件验证模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