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康复
icon
搜索文档
首个深圳口岸港人健康服务中心落户龙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21:57
深港跨境医疗协作新进展 - 首个"深圳口岸港人健康服务中心"在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揭牌成立 由医院联合香港妇女服务联会等六家机构共同推动 [1] - 同步揭牌"CONNECT帕金森病康复治疗中心"和"康复技术实践培训基地" 并与五家单位签署《健康服务战略合作协议》 [2] - 标志着深港跨境医疗协作迈入新阶段 实现龙岗区基层医疗机构与香港两地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2] 创新医疗服务展示 - 港人代表体验脑机接口治帕金森技术 通过非侵入式脑电监测与智能反馈训练精准调节运动神经功能 有效改善震颤、僵直等症状 [1] - 康复科展示认知运动康复筛查服务 通过评估记忆力、反应力及肢体协调性等指标早期识别认知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风险 [1] - 中医特色疗法等前沿服务同步亮相 提供个性化干预方案帮助改善疼痛及功能衰退问题 [1] 医院战略规划与服务升级 - 龙岗区第八人民医院院长提出"深港、体卫、医养、教卫"四融合新模式 搭建服务港人的"医疗绿色通道" [2] - 医院将重点在港人健康管理、体卫融合、老龄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从日常问诊到专科治疗和康复照护全环节精准对接 [2] - 优化跨境医疗服务目标包括提供优质、便捷、优惠的健康服务 协同两地社会机构解决民生需求 [2]
体育产业新生态带动多场景消费升级,展现经济活力与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37
体育产业多业态融合 - 体育产业以"体育+"模式撬动文旅、商业、制造等领域协同发展,展现强劲增长动能 [1] - 体育产业成为激活经济内循环的关键引擎,重塑消费生态 [1] 赛事经济 - 2025年一季度全国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4.2%,远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3] - 2025年3月全国举办32场马拉松赛事,参赛人数超42万 [3] - 无锡马拉松带动周边产业效益5.05亿元,武汉马拉松吸引7万人次外地跑者,消费总额近3亿元 [3] - 武汉马拉松串联20余处樱花打卡点,赛事期间赏花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超5倍,赛道周边酒店预订量暴涨364% [3] 制造端与消费端 - 山东宁津作为全国最大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产品占据国内70%以上市场份额并远销170多个国家 [3] - 北京首钢园改造后日均客流量超千人,工业遗存与运动场景结合创造新型消费空间 [3] 科技赋能与政策创新 - 上海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将赛事资源与金融服务、商业配套深度对接 [5] - 智能健身器材、VR运动训练等新产品普及,运动体验突破时空限制 [5] - 我国经常锻炼人口达5.4亿,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较疫情前增长57%,智能装备消费占比28%,运动康复服务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 [5] 政策支持 -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 [5] - 北京丰台区通过"丰BA篮球挑战赛""花街夜市"等IP激活夜间经济 [5] - 上海将拳击、旱地冰壶等赛事引入商圈,体育消费走向大众生活场景 [5] 产业升级 - 体育产业与城市更新、科技创新、消费升级同频共振,释放经济动能 [6] - 体育从"小众爱好"升级为"国民生活方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6]
枣庄|枣庄承办全国康复医学盛会
大众日报· 2025-06-20 08:52
行业盛会与选址背景 - 第十三届康复医疗机构高级管理者培训班暨枣庄市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将于6月21日至22日在枣庄举行[2] - 选址枣庄源于其在医养结合与康复医学领域数十年的实践积累与创新成果[2]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于1996年率先建设老年康复中心开展医养结合业务成为国内首批医疗与养老融合发展的机构[2] - 2013年推出"一院多区"模式组建五个医养结合分支机构推进康复全院化建设实现"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2] - 2015年成立康复医学科2020年在新城院区设立康复医学中心引进高端设备设置脑病康复儿童康复等亚专科群[3] - 2023年成立山东省第二家市级体育医院开展脊柱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项目获省级示范与优秀试点称号[3] - 2024年加挂枣庄市老年病医院枣庄市康复医院牌子形成以老年康复为基础智能康复为引领的特色模式[3] 服务模式与管理创新 - 服务模式从单一"全托型"拓展为医康养护一体化社区嵌入康护指导大数据健康促进智慧型服务四种模式[4] - 管理上通过PPP模式和全面托管组建医康养服务联合体将医联体延伸至康复医疗与养老护理领域[4] 技术融合与学科建设 - 整合多学科资源成立医学心理中心与康复医学中心前者开设失智病房后者融合高压氧针灸等10余项中西医技术[5] - 在全省医养机构中率先开设HDU病房与安宁疗护病房实现康复医学与重症医学精神医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5][6] 行业认可与标杆地位 - 公司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等荣誉[4] - "一院多区"医养结合模式医康养护综合体模式体卫融合康复模式被全省推广[4]
锐博康复创始人陈博闻:专业人才驱动康复服务标准升级
搜狐网· 2025-06-19 13:12
6月6日,锐博康复创始人陈博闻受邀到上海体育大学进行主题演讲,结合自己国家花样游泳队、国家体育 总局体育医院、CBA的从业经历,和在校生分享运动康复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职业 选择。 锐博多元化培训体系催生高水平人才 相较于运动系统损伤,肌筋膜疼痛、体态异常疼痛、腰膝关节等慢性复杂疼痛损伤,对康复治疗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成立9年,锐博深耕复杂性疼痛损伤问题的康复解决方案,这也使得锐博康复在患者心中塑造 了"慢性疼痛找锐博"的品牌印象。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患者,单一疼痛损伤问题的非常少,大部分都是多个疼痛损伤的复杂性问题,康复师需 要不断更新迭代自己的知识库,才能真正做到对患者负责"。陈博闻老师谈到。 运动康复治疗师职业赛道含金量高 随着对专业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已成为推动运动康复市场发展的核心要素,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更 为全面的职业技能,职业地位和发展前景也水涨船高。对于康复机构而言,拥有全能型的康复人才显得尤 为重要。 当前国内拥有技术资格的运动康复师仅约3.6万人,导致康复师密度仅为0.026‰,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澳大利 亚(1.6‰)的水平。这种康复人才的严重匮乏,无疑将成为运动康复商 ...
充分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6
体育消费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一个主要领域,对于激发内需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北京、广 东、浙江等地通过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努力提升赛事综合效益等办法,大大拓展了体育消费空间,在培 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体育消费涉及范围广,主要涵盖购买运动装备器材、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赛事以及购买与体育相关 信息服务等消费方式。一直以来,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理念日益 成熟,市场细分度不断提升,消费业态更加多元,成绩显著。例如,此前发布的《2024中国路跑赛事蓝 皮书》显示,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赛事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较2023年增 长100万人次。又如,杭州亚运会后的数据跟踪显示,赛事期间浙江省体育消费环比增长210%,带动住 宿、餐饮、旅游等关联产业增收超百亿元。 不久前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各地增加优质运动项目和特色体育赛事供给。 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印发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地方建设体育公 园、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社会足球场等场地设施,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项 目; ...
研判2025!中国社区体育行业产业链、投资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投资活跃需求多元共振,全民健身生态重构催生行业新动能[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5 09:33
行业概述 - 社区体育是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托社区空间及资源,通过组织化或自发性的体育活动,满足居民健身需求、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公共服务形式 [2] - 按功能分类,社区体育主要分为健身型社区体育、竞赛型社区体育和综合服务型社区体育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社区体育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自发形成阶段(1986-1995)、政府宣传阶段(1995-1997)、加速发展阶段(1997-2008)、快速发展阶段(2008至今)[4][5][6] - 2025年全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覆盖率已超过95%,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参与率达75%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与设施建设、体育用品与器材制造、赛事IP与内容生产、专业人才与培训等 [8] - 中游为社区体育服务运营环节,下游为社区居民与体育爱好者 [9]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社区体育投资金额为195.96亿元,同比增长14.73% [13] - 国家体育总局《2024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3] - 2024年中国体育场地数量为484.17万个,同比增长5.42%;体育场地面积为42.3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91%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体产业2024年上半年体育业务营业收入为6.88亿元,同比增长25.49%;毛利率为23.81%,同比增加1.57个百分点 [17] - 力盛体育2024年体育业务营业收入为4.36亿元,同比增长10.62%;体育业务毛利率为22.91%,同比增加1.65个百分点 [19] - 橙狮体育运营杭州亚运会"大小莲花"等标杆场馆,并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运营效率 [17] - 乐刻运动以"24小时智能健身房"模式切入,通过低成本、高便利性吸引用户 [15]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构建智慧社区体育新生态 [21] - 服务场景多元化,产业融合催生万亿级新市场 [22] - 市场下沉与区域均衡,激活城乡消费新动能 [23]
麦澜德收盘上涨1.58%,滚动市盈率28.17倍,总市值29.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8 19:20
南京麦澜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盆底及妇产康复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 务。主要产品为盆底及妇产康复产品、生殖康复产品、运动康复产品、耗材和信息化产品。公司在康复 板块中聚焦女性盆底及妇产康复,成为该领域第一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3月,国家 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了"第八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麦澜德成功获评"全国制造 业单项冠军",这是公司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取得的更高一层国家级荣誉,代表了市场以及 主管部门对麦澜德在盆底及妇产康复领域专业化发展程度,自主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及社 会效益等方面的全面肯定。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13.36%;净利润3985.97万元, 同比9.85%,销售毛利率70.85%。 序号股票简称PE(TTM)PE(静)市净率总市值(元)62麦澜德28.1729.162.1929.62亿行业平均 49.2047.654.59104.85亿行业中值36.5637.922.4147.27亿1天益医疗-1748.07-2994.251.8722.28亿2澳华内 镜 ...
马拉松“跑”热消费 赛事经济构筑城市经济增长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4-29 16:09
马拉松赛事规模与参与度 - 2024年4月20日当天全国共有43场马拉松比赛同时举行 [1] - 北京半程马拉松吸引超过2万名跑步爱好者参与 [3] - 2024年全国累计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总赛事规模达704.86万人次 [10] 跑者消费行为分析 - 90%以上跑者有运动防护用品消费支出 [5] - 59.34%跑者在可穿戴设备上花费超1000元,30.21%花费超2000元,10%花费超5000元 [5] - 典型跑者如上海陈力在2024年已参与成都、无锡、厦门等十多场赛事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杭州4月景区门票收入较上月同期增长75.3%,周边酒店入住率显著提升 [6] - 重庆为参赛者提供大足石刻免费游、龙水湖游船等附加旅游服务 [8] - 马拉松赛事拉动举办城市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10] 行业发展趋势 - 马拉松从单一运动演变为包含装备消费、旅游体验的综合生活方式 [3][5] - 长三角地区通过马拉松赛事实现区域间合作联动 [8] - 赛事创造"跑动消费"新场景,形成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