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

搜索文档
迪视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显微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与市场拓展
IPO早知道· 2025-06-16 22:34
公司融资与资金用途 - 迪视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由磐霖资本领投 上城资本、金阖资本、杭州市科创集团跟投 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 与眼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商业化推广 巩固技术优势并完善产品生态 [1] 公司背景与技术成果 - 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 致力于打造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智能机器人显微操作平台 [1] - 已申请和授权数十项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 产品服务数十家医院 为数百位患者提供创新治疗 [1] - 自主研发微米级操作控制、微型腕式器械与柔性夹持技术 实现0.1mm级别的淋巴管与静脉吻合 [3] 产品进展与临床突破 - 眼科手术机器人成为国内首个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的产品 有望填补国内空白 [1][2][3] - 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于2025年1月完成全球首例超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3] - 完成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淋巴水肿患者的LVA重建术 [3] 市场定位与行业前景 - 超显微手术机器人具备临床应用价值大、技术壁垒高、市场需求旺盛等特点 是手术机器人领域下一个蓝海市场 [5] - 眼科手术机器人有望为我国超过4000万眼底病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的治疗手段 [3] - 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整形外科、耳鼻喉等领域具有极大应用价值 [6] 技术优势与行业认可 - 核心技术以全球领先的3微米运动精度重新定义手术机器人性能标杆 [5] - 显微手术机器人能增强操作稳定性、提升手术精度和自由度、触达深部组织、缓解医生疲劳 [4] - 投资机构普遍看好公司在显微操作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化能力 [5][6][7]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扩展机器人显微操作技术在眼科及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4] - 致力于为临床手术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高精度、易操作、可感知与数字化的解决方案 [4] - 目标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超显微手术机器人技术平台型企业 [5]
超显微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迪视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磐霖资本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6-16 10:12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由磐霖资本领投 上城资本 金阖资本 杭州市科创集团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与眼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商业化推广 [1] - 2023年2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线性资本领投 高瓴创投跟投 [1] - 2023年7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英飞尼迪及欧普康视合作基金领投 新丝路资本 方富创投跟投 [1] - 2023年12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达晨财智投资 为一年内第三次融资 [1]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 创始团队来自浙江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世界500强德企医药公司 [1] - 已申请和授权数十项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 获得多项国内外顶级大赛奖项 [1] 产品进展 - 眼科手术机器人已完成国内首个注册临床试验 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绿色通道" 为国内首个进入该通道的眼科手术机器人 [2] - 产品有望填补国内眼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产品空白 服务超过4000万眼底病患者 [2] - 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于2025年1月完成全球首例超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以及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淋巴水肿患者LVA重建术 [2] - 产品采用微米级操作控制 微型腕式器械与柔性夹持技术 实现0.1mm级别淋巴管与静脉吻合 [2] - 产品已服务数十家医院 为数百位患者提供治疗 将传统显微镜下难以实现的精细操作变为安全可控的机器人辅助操作 [2][3] 技术优势 - 显微手术机器人可增强操作稳定性 提升手术精度和自由度 触达传统手术难以触及的深部组织 缓解医生手术疲劳 [3] - 机器人显微操作技术帮助医生突破生理极限 获得稳定安全 精细量化 可视化的操作能力 [3] 行业前景 - 显微外科手术是突破人手生理操作极限的高难度精微手术 机器人技术在该领域具有刚性需求和明显优势 [3] - 未来30年将是智能机器人时代 机器人显微操作在医疗 农业与工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