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机器人

搜索文档
快讯|千寻智能发布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字节Seed团队密集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1 10:39
1、 字节Seed团队密集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 6月初字节跳动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孔涛离职创业且获风投青睐。近日,有消息透露称,字节旗下Seed团队 正大规模招募机器人相关"一号位",涵盖产品、工程技术及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此次同步设岗,或表 明Seed团队欲打造一整套可落地应用的智能系统,2025年可能推动首个机器人产品走向C端或产业端。目 前,Seed团队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多点布局,截至2024年底规模突破200人,预计2025年末超300人,在 国内AI行业体量罕见。此外,张一鸣一直关注AI业务,从去年下半年起定期参加Seed核心技术团队复盘讨 论会。 2、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 近日,百度正式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一口气推出10款模型,涵盖多种参数类型,且实现预训练权重 和推理代码完全开源。目前,该系列模型已在飞桨星河社区、Hugging Face等平台开放下载部署,开源模 型API服务也登陆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据悉,文心大模型4.5是百度自研新一代原生多模态基础大 模型,具备多项关键创新,在多个文本和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达SOTA水平。开发者认为中小参数版本适合 内存受限配置,部分模 ...
9亿融资!创新眼科械企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6-25 17:06
行业背景与需求 - 全球有超过6亿白内障患者,但每年仅约3000万人接受手术,美国年手术量仅400万例 [3] - 全球每百万人仅有31.7名眼科医生,白内障手术医生仅14.1人,预计到2035年医生数量将减少12%而需求增加24% [3] - 眼科手术面临亚毫米级操作精度挑战,操作区域通常局限在5毫米内,囊膜厚度仅4-6微米 [6] - 白内障手术平均用时10-15分钟但要求极高稳定性,手部微颤、疲劳等因素可能导致并发症 [6] - 不同医生间手术路径差异导致术后屈光误差等问题,阻碍术式标准化 [6] 公司融资与技术进展 - ForSight Robotics完成1.25亿美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达1.95亿美元 [2] - 融资将用于推进ORYOM™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2] - ORYOM™是全球首个基于AI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由微型机器人、AI算法、计算机视觉等组成 [7] - 系统已在猪眼模型完成数百例白内障手术验证,30只眼球无后囊破裂,平均手术时间277秒 [7] - 系统具备14自由度微机械臂,支持亚毫米级操作精度,可消除手部震颤 [11] 技术特点与优势 - ORYOM™专为眼球结构定制,非通用系统改造,具备向青光眼和视网膜术式扩展潜力 [10] - 采用主从式控制结构,医生通过远程操控台操作微机械臂 [11] - 成像系统由术中iOCT与立体显微成像组成,实时回传多层组织信息 [13] - AI算法构建3D结构模型预测组织边界并生成安全路径,支持半自动路径规划 [15] - 系统在角膜撕囊、IOL定位等核心步骤形成机器人优势 [18] 临床与商业化路径 - 公司2024年获ISO 13485认证,计划2025年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 [16] - 试验可能涵盖10-30例患者,目标评估后囊完整性等关键指标 [16] - 若顺利预计2026年获监管批准,2027年前后开始商业化 [16] - 公司尝试定义"最优术式动作序列",将经验变量化、路径模型化 [17] - 长期目标是开发部分自主执行模块,减少对医生操作技能的依赖 [17] 行业地位与前景 - 眼科手术机器人领域长期空白,ORYOM™针对眼科术式重新设计感知与操作机制 [18] - 行业中无同类系统进入人体试验阶段,ForSight或成首位进入者 [18] - 公司试图通过机器人手术路径为精细眼科术式提供结构性替代方案 [2]
69.72亿元资金流向:机器人、生物医药赛道融资活跃,联影智能完成10亿元A轮融资|21私募投融资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20:25
一句话趋势:科技与制造赛道持续领跑融资市场,医疗健康领域大额融资成亮点。 02、北京市、广东省和上海市完成多笔融资 从披露获投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本周的融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广东省和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 各完成13笔融资,上海市完成10笔融资。 消费服务领域新披露融资中,珠宝、企业和旅游服务各完成1笔融资,物业管理完成1笔融资。其中规 模较大的是北京中海国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3000万元A轮融资。 医疗健康领域新披露融资中,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各完成6笔融资,医疗服务完成3笔融资。其中规模 最大的是专注于医疗AI服务的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0亿元A轮融资。 科技与制造领域新披露融资中,机器人、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领域完成多笔融资。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硅基OLED微显示技术研发领域的深圳市芯视佳半导体完成约6亿元Pre-A轮融资。 | 创投 | 2025年6月16日-6月22日 国内一级市场投融资案例区域分布 | | --- | --- | | 省份 | 案例数(起) | | 北京市 | 13 | | 广东省 | 13 | | 上海市 | 10 | | | 注: 数据由21创投根据公开报道签理 | ...
近亿元融资!国产眼科手术机器人
思宇MedTech· 2025-06-17 18:02
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近日, 杭州迪视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迪视医疗") 完成 近亿元A轮融资 ,由磐霖资本领 投,上城资本、金阖资本、杭州市科创集团(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基金)跟投,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 顾问。 本轮资金将用于 加速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的注册临床,与眼科手术机器人产品的商业化推广 ,进 一步巩固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优势与完善机器人显微操作系列产品生态。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即将召开: 2025年7月17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公司已在2023年完成了三轮融资 : 2023年2月13日:完成Pre-A轮融资,由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跟投。 2023年7月10日:完成Pre-A+轮融资,由欧普康视和英飞尼迪集团领投,新丝路资本、线性资本、方 富创投、Capricornus Investment HK Limited跟投。 2023年12月29日:完成Pre-A++轮融资,由达晨财智领投。 作为一家专注超显微手术领域机器人的公司,旗下 " 迪视微锋" 是国内第一个进入多 ...
迪视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显微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与市场拓展
IPO早知道· 2025-06-16 22:34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 早知道消息 , 近日 , 杭州迪视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下称 "迪视医疗" ) 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由磐霖资本领投,上城资本、金阖资本、 杭州市科创集团 ( 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基金 )跟投,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 资金将用于加速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注册临床,与 眼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商业化推广,巩固迪视医疗核心产品的技术优势 并 完善机器人显微操作系列产 品生态。 迪视医疗成立于 2021 年 7 月 , 致力于打造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智能机器人显微操作平台 。截至 目前,迪视医疗已申请和授权数十项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 公司 产品已服务数十家医院 , 为数百 位患者带来创新治疗提升,将传统显微镜下难以实现的精细治疗操作,变成安全可控的机器人辅助精 准操作。 迪视医疗研发的眼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在多个头部三甲医院完成国内首个注册临床试验 ,产品已成功 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NMPA )审核, 正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 查 "绿色通道",成为国内首个进入该通道的眼科手术机器人 ,有望填补国内眼科 ...
超显微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迪视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磐霖资本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6-16 10:12
来源:猎云网 近日,超显微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迪视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磐霖资本领投,上城资本、金阖资 本、杭州市科创集团(颠覆性技术成果转化基金)跟投。 此外,迪视医疗开发的通用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于2025年1月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超显微外科手术机 器人辅助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与国内首例机器人辅助淋巴水肿患者的 LVA重建术。凭借迪视自主研发的微米级操作控制、微型腕式器械与柔性夹持技术,该显微外科手术机 器人能够实现细微程度高达0.1mm级别的淋巴管与静脉吻合,突破传统手术中人体生理抖动带来的治疗 限制,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 2023年2月,迪视医疗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线性资本领投,高瓴创投跟投;2023年7月,迪视 医疗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英飞尼迪及欧普康视合作基金领投,新丝路资本、方富创投跟投, 线性资本等老股东继续加持;2023年12月,迪视医疗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这也是该公司在一 年内的第三次融资,由达晨财智投资。 杭州迪视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7月,创始团队来自浙江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世界500 强德企医 ...
20年科研转化落地!衔微医疗加速布局显微手术机器人与干眼治疗
思宇MedTech· 2025-04-30 19:54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眼底疾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成为眼科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甚至导致失明。这些疾病的治疗高 度依赖精准的微创手术,例如视网膜下注射或视网膜血管内注射,以将药物或治疗物质直接送达病灶。 研究表明,这类手术对运动分辨率的要求极高, 需达到 20 微米(约头发丝直径的 1/5 ),远超人手操 作的极限。 站在中国眼科医疗发展的角度,眼科手术机器人似乎已经掌握了 "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 在 2025 年 4 月 17 日举办的首届全球眼科大会上,眼未来采访了 国产眼科手术机器人先行者衔微医疗 CTO 林闯 博士 ,与读者探讨如何以智能创新引领眼科手术机器人与干眼症治疗新篇章。 林闯, 博士,北京衔微医疗首席技术官。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从事于眼科手术机器人的研 发。主导开发的双臂模块化眼科手术机器人,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特点。除手术机器人,林闯 博士还 推动了手持式智能手术器械和睑板腺按摩仪等产品的研发,丰富了眼科智能器械的产品线。 # 临 床导向 , 眼 底 疾 病 治 疗的精准需求 传统眼科手术中,医生 ...
最新回顾!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4-17 21:19
2025年4月17日,由 眼未来|思宇MedTech主办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启迪之星、中关村科学城CGT产业孵化中心协办的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Global Ophthalmology Conference 2025) 在北京市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隆 重召开。 本次大会汇聚来自 医疗器械、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投资与政策 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与核心企业代表,现场参会人数 超过600人 ,盛况空前。 大会 通过 "政策+技术+转化+资本" 的跨界融合视角,聚焦眼科产业链全景发展,呈现出一场高度专业、极具前瞻性的行业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思宇MedTech医疗科技媒体创始人、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秘书长 赵清 主持。 海淀区副区长 林航 在开场致辞中指出,眼健康是国家健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淀区将持续以"数据+场景+空间+机制"四位一体的方式,推动眼科医疗器械、人 工智能、生物材料等方向的科技成果在本地率先落地转化。她表示,海淀愿做创新医疗生态的首站平台,为临床专家、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提供更优质的成长土壤。 北 ...
面向医生和学者的“科研创新转化奖”补充征集通知| 全球眼科大会GOC2025
思宇MedTech· 2025-03-08 22:51
为加强全球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中国眼科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最新科技在眼科领域的应用 ,"眼未来"拟于 2025年4月17日 , 在北京中关 村展示中心举办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Global Ophthalmology Conference, GOC2025)暨创新颁奖典礼 。 诚挚邀请 眼科医疗领域的同仁们 共同探索眼科医疗 的未来趋势和智能化发展。 前期我们已经征集了面向企业和产品技术的奖项,也有医生、学者在咨询会议和奖项,特统一回答, 并补充征集面向个人的"科研创新转化奖" 。 3. 补充奖项 报名时间截止2025年3月16日23:00。 2024.6.28 思宇组织的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补充申报的奖项名称】 科研转化创新奖 Translational Research & Innovation Award 2025 参选标准 1. 适用人群 1. 经大会组委会商议,奖项颁发对象不包括医疗机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单位主体。主要原因是评选标准难以掌握,担心有失公允。 2. 对于积极参与的医生(临床或非临)、学者(高校、科研院所),我们开放面向个人的、评估项目创新能力和转化可能性的 "科研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