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福科创贷
搜索文档
高邮农商银行靶向发力为民企发展赋能增效
江南时报· 2025-11-19 14:47
文章核心观点 - 高邮农商银行通过精准融资、优化服务和赋能成长三大举措,为民营企业提供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度的金融服务,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1][2] 业务策略与定位 - 公司坚守“立足本地、深耕本土”定位,以“解难题、优服务、强赋能”为抓手服务民营企业 [1] - 围绕高邮工业“511”产业体系,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 [1]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邮福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特色产品,打破传统抵押担保限制,为科技型、创新型民企开辟融资绿色通道 [1] - 在“三区一镇”重点板块打造“资金池项目贷款”模式,累计投放贷款20亿元 [1] - 探索供应链服务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批量授信 [2] 业务规模与成效 - 截至10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184.97亿元,占各项贷款75.5% [1] - 近5年走访民企近3万户 [1] - 近3年共举办政银企对接会近70场,积极开展民企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科创企业沙龙等活动 [2] 运营机制与效率提升 - 选拔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担任“金融服务员”,提供全流程服务 [1] - 依托“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模式,将城区22个社区、7万余户经营主体纳入展业平台,落实三级走访机制 [1] - 贷款审批流程简化,实现“线上申请、线下审批、快速放款”,平均审批时效缩短30% [1] - 配套“文化+业绩”双维度考核,引导客户经理下沉服务 [2]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持续深化服务举措,创新产品、优化流程,与民营企业携手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
高邮农商银行精准施策惠实体 夯实机制助振兴
江南时报· 2025-05-21 14:35
战略定位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定"做小做散"战略,扎根村组社区,重点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领域 [1] - 截至2025年4月末,实体贷款余额200.1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3.45% [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78.71亿元,较年初增长5.62亿元 [1] 党建引领与政银合作 - 构建党建共建合作机制,与50余家单位开展深度合作,覆盖全市13个乡镇(园区),村组共建覆盖率超90% [2] - 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效联络机制,2025年在9个乡镇举办政银企对接会,触达301家企业,预计达成合作3.2亿元 [3] - 选派93名金融服务专员下沉220个行政村,7家城区支行与22个社区网格化共建 [3]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邮福科创贷"等近20款本土化产品 [2] - 针对"三区一镇"重点板块推出"资金池项目贷款",累计投放236户、12.3亿元 [2] - 推出"小微E贷""苏新贷"等四款新产品 [3] - 创新"排污权抵押贷""碳汇收益权质押贷"等绿色产品,绿色贷款余额3.51亿元,两年增长178% [4] 普惠金融与小微企业支持 - 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纳入核心考核,按月分解目标至各业务条线 [4] - 截至4月末,民营企业贷款占比75.47%,制造业贷款占比48.45% [4]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覆盖2.4万户纳税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走访20048户,新增授信1683户、41.11亿元 [4] 科技金融与特色产业 - 科技贷款余额达23.75亿元,服务覆盖面突破50% [4] - 设立高邮大虾特色支行,为3000余户养殖户提供信贷支持6亿元 [5] - 推出"科技人才创业贷""可转贷"等产品,形成"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格局 [5] 运营效率提升 - 推进"三台六岗"信贷模式转型,报告撰写效率提升30%,签约至放款缩短至半日 [5] - 启动公司业务转型试点,拟在三垛、临泽等片区落地运行 [5]
高邮农商银行:金融活水助力当地实体经济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5-20 14:44
战略定位与业务发展 - 公司坚定实施"做小做散"战略,深耕村组社区,重点服务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领域[1] - 截至4月末实体贷款余额达200.1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83.45%[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78.71亿元,较年初增长5.62亿元[1] 党建共建与政银合作 - 构建党建共建机制,与50余家单位合作,覆盖全市13个乡镇及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2] - 村组共建覆盖率超过90%,形成"政府引导、银行主导、多方参与"的服务生态[2] - 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在9个乡镇举办政银企对接会,触达301家企业,预计达成3.2亿元合作[2] 产品创新与服务模式 - 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邮福科创贷"等近20款本土化产品[2] - 针对重点板块推出"资金池项目贷款",累计投放236户、12.3亿元[2] - 推出"助保贷"拓宽普惠金融服务,与社保体系结合[2] 普惠金融与小微服务 - 普惠小微贷款纳入核心考核,建立动态激励机制[3] - 截至4月末民营企业贷款占比75.47%,制造业贷款占比48.45%[3] - 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覆盖2.4万户市场主体,走访20048户,新增授信1683户、41.11亿元[3] 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达23.75亿元,服务覆盖面突破50%[3] - 创新推出"排污权抵押贷""碳汇收益权质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3] - 针对科技型企业全周期需求,提供"科技人才创业贷""可转贷"等差异化产品[4] 特色产业服务 - 聚焦高邮大虾产业,设立特色支行,构建"11234"服务体系[4] - 今年以来为3000余户养殖户提供6亿元信贷支持[4] 流程优化与数字化转型 - 推进"三台六岗"信贷模式转型,报告效率提升30%,放款流程缩短至半日[5] - 启动公司业务转型试点,拟在三垛、临泽等片区落地标准化流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