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质押贷
icon
搜索文档
让“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09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消费新模式 - "跟着赛事去旅行"和"跟着赛事去购物"成为热门消费浪潮 "苏超"等赛事借助社交媒体破圈 形成"体育赛事引流 文旅消费变现"新模式 [1] - "苏超"带动江苏目的地过夜游客大增 南通 宿迁 徐州等城市暑期酒店预订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江苏结合赛程安排将举办博物馆夜游 文创市集 美食体验等特色文旅活动500多项 推出景区门票减免 文旅消费券等惠民措施1400多项 [1] - 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是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预计到2025年总规模达2万亿元 [1] 政策支持与消费市场双轮驱动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支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 [1]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从六个方面推出19条举措推动高质量消费供给 [2] - 文体旅行业在扩内需 促消费 稳增长等方面作用显著 中央和地方加大支持力度 推动旅游信贷 支付便利 保险等金融服务优化 [2] 金融支持文体旅消费高质量发展 - 银行业金融机构需探索符合金融规律且满足个性化 多样化 品质化消费需求的发展道路 [3] - 金融机构可开发"旺季贷" "节庆活动融资包"等产品 提升融资效率和精准度 [4] - 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盘活文化创意 动漫游戏 影视演艺等领域企业的无形资产 [4] - 支持文旅消费基础设施项目 如现代化博物馆 体育公园 智慧旅游设施等 优化贷款审批条件和期限 [4]
优化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
经济日报· 2025-07-10 05:44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建立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支持薄弱领域和欠发达地区发展 [1] - 方案要求商业银行疏通普惠金融服务堵点痛点,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服务模式,重点锻造县域乡村金融服务能力 [1] - 该方案是对国务院相关文件的细化,从机构体系、信贷体系等角度出台针对性政策,为不同银行机构提供明确指引 [2]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 - 我国普惠金融经过10年发展已形成多层次供给格局,银行网点覆盖大多数乡镇,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 [6] - 当前面临四大挑战: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定位模糊、产品创新不足、政策支持不够具体 [6] - 普惠信贷资源配置不均,经济发达地区服务饱和而欠发达地区覆盖不足,存在重复授信和"掐尖"现象 [6] 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定位与举措 - 政策性银行要强化先导作用,通过中长期贷款为欠发达区域打好产业基础 [3] - 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发挥主力军作用,邮储银行依托4万个网点推动普惠金融与科技金融等融合 [3] - 地方中小银行要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山东农商行近3年累计发放贷款6.2万亿元,普惠贷款余额达1.69万亿元 [4] - 农村商业银行要利用地缘优势提升服务覆盖面,浙江洞头农商行构建"网点+丰收驿站"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 [8] 普惠金融服务创新方向 - 需加强机构间协同创新,银行可与保险、担保机构合作推出更多产品模式 [4] - 要延伸服务体系,通过支持性机构赋能扩大服务范围,弥补普惠金融不足 [7] - 上海银行强调普惠金融应注重综合化服务,包括结算、账户管理、汇率避险等,而非单一信贷 [7] - 浙江鹿城农商行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信用贷组合模式,将企业专利技术转化为融资额度 [9] 县域金融发展重点 - 方案提出提升县域服务水平,鼓励开发贴近当地需求的金融产品 [9] - 银行应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将普惠金融融入生活场景,打造全周期生态 [9] - 要精准匹配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涉农领域融资需求,推动县域乡村高质量发展 [9]
打造数字金融新高地
金融时报· 2025-07-08 11:18
政策引领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推动市政府制定《邵阳市"智赋万企"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出十条措施支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 - 当地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配套政策,编制《邵阳数字经济产业链"一图四库一清单"》,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与邵东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推动金融资源流向打火机、小五金、箱包等特色轻工产业,支持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 [2] 贷款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邵阳市科技贷款余额达448.8亿元,较年初新增36.4亿元 [1] - 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24.7亿元,同比增长12.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2.8亿元,同比增长8.1% [1] - 邵东市打火机和小五金产业贷款余额为39.2亿元,同比增长22.6% [2] - 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全市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54.8亿元,其中线上办理再贷款5.8亿元,撬动银行机构发放科创贷款116.8亿元 [3] 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制定并发布"流水贷"团体标准,通过收支流水数据为企业信用"定制画像",实现无抵押纯信用、全流程线上操作 [4] - 全市银行机构开发"流水贷""科信贷""科技价值贷"等数字金融产品,累计为3263户企业授信30.2亿元,为1823户企业发放贷款23.5亿元 [5] - 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1.9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4.7亿元,缓解科创企业融资担保难题 [6] 企业支持 - 邵阳市规模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全省第1,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81家、制造业冠军企业11家,培育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 [3] - 全市共有425家企业入选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382家晋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6] - 截至2025年3月末,40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7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7] 供应链融资 - 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运用数字化平台拓展"应收账款+"应用场景,推出"动产抵押+"融资模式 [7] - 累计落地应收账款融资业务215笔,融资金额23.3亿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业务696笔,业务规模居全省前列 [8] 服务创新 - 推动银行机构完善"五专"金融服务体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绿色服务通道 [9] - 全市企业累计"上云"4.2万家、"上平台"3500余家,新增智能制造企业50家、生产线121条 [9] - 累计发放"高层次人才贷"520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3300万元,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10]
“知产”变“资产”激发创新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7
为了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要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知识 产权金融发展,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支持,今年3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 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 点工作。未来如何更好地推进开展知识产权贷款工作,让更多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能融到资,推动企业 的"知产"变"资产"? "针对'评估难'问题,《工作方案》提出,鼓励商业银行对于单笔10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 内部评估或者银企协商形式确定价值;鼓励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面提供数据、模型和系统支 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用知识产权整体评价替代价值评估。针对'处置难'问题,《工作方案》提 出,健全知识产权交易机制,推进专业化处置平台建设,鼓励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等设置知识产权质 物处置专门板块;探索采取企业预缴质押期间专利年费等方式,避免专利权因未缴纳专利费而失 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评估处置面临瓶颈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标的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 申请贷款等融资,并按期 ...
成武农商银行解决融资痛点助力科创企业“拔节生长”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9:35
金融支持科创企业 - 成武农商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当地科创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例如某生物科技公司获得360万元贷款用于设备升级和原材料采购[1] - 该生物科技公司年产能包括200万把医用肠衣和8000亿单位粗品肝素钠,产品应用于外科手术和抗凝血药物领域[1] - 另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获得700万元贷款用于生产线改造和原料采购,成功转型至健康食品和医疗美容领域[2] 企业转型与市场拓展 - 医疗器械公司通过"直播电商+分销合作"模式拓展市场,与连锁药店和医美机构建立合作关系[2] - 公司拥有6万平方米厂房,配备十万级洁净车间、万级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生产医用耗材畅销海内外[1]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 成武农商银行建立"三项机制":专属通道(名单制管理、绿色通道)、专项产品("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贴心伙伴(精准解决融资痛点)[2] - 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可获得快速审批、额度提升和利率优惠[2]
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挑战与策略
金融时报· 2025-06-30 11:18
科技金融的重要性 - 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AI技术有望为全球经济贡献约7万亿美元价值[2] - 大国竞争的焦点是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各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以争夺科技制高点[3] -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4] - 科技金融通过资本配置为技术资本提供孵化温室,加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进程[5] 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 - 创业投资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2024年早期投资占比达67.43%[7] - 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586家,A股市值合计6.80万亿元,债券市场"科技板"首批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9] - 2024年上海科技保险保费收入50.6亿元,全国科技保险保费收入388亿元,风险保障规模超7万亿元[10] 科技金融面临的挑战 - 早期科创项目识别能力薄弱,技术专业性强且缺乏跨领域人才和有效识别机制[11] - 耐心资本体系培育不足,科技研发高投入、长周期特性与民间资本逐利性相悖[12] - 政府资本投资面临追责机制与退出机制双重困境,影响投资可持续性[13] - 政府投资撬动民间资本困难,资本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且国有资本对民间资本形成挤出效应[14] 科技金融政策建议 - 构建跨领域评估人才网络和数智化评估工具,完善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闭环[15] - 培育耐心资本需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市场化运作与生态协同[16] - 构建"投退闭环"机制,国有资本"后端托底"并强化风险管理与激励机制[17][18] - 优化投资环境需增强政策引导、优化竞争格局、完善服务体系[19] - 体制机制创新需差异化布局科技金融资源,构建全周期动态监测框架[20]
乐陵农商银行: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10:59
乡村振兴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支持 - 乐陵农商银行围绕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通过创新业务产品支持调味品、食品加工等行业,目前共投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7.97亿元,较年初增长4.21亿元 [1] 小微企业信用贷案例 - 山东中谷淀粉糖有限公司是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产品供应蒙牛、伊利等大型集团,2021年末获得乐陵农商银行"小微企业信用贷"1000万元解决原材料收购资金困难 [2] - 该企业可消化周边100公里半径区域内的玉米原材料,支持其发展对周边区域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有推动作用 [2] - 自2021年来该行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营销力度,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持 [2] 知识产权质押贷案例 - 乐陵市腾达辣椒制品有限公司利用两项专利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341万元,用于购进辣椒等调味品原材料 [3] - "知识产权质押贷"可享受利率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为企业融资节约大量生产成本 [3] 纳税信用贷案例 - 乐陵市昌盛食品有限公司根据纳税额度获得300万元优惠贷款,用于收购调料 [4] - 该公司年销售收入3300余万元,主要生产供应知名方便面企业的香辛料 [4] - 乐陵农商银行将支持调味品行业作为保障"菜篮子工程"重要举措,通过信贷资金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4]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6-26 05:09
科技金融发展 - 济南夫驰科技获济阳农商银行98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7] - 全省农商银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396亿元 较年初增257亿元(增幅22.56%) 户数达1.28万户[8] - 省联社推出专项方案 重点支持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8] 绿色金融布局 - 烟台农商银行为中节能公司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创新"绿色产业贷"等10余款产品[9] - 全省农商银行绿色贷款规模达817.2亿元 覆盖6.54万户企业[10] - 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成效显著 绿色贷款占比实现逐年提升目标[10] 普惠金融实践 - 济南寨而头村首创"金融+健康"融合场景 移动服务队月均上门超600次[11][12] - 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205.6亿元 个体工商户贷款2402.1亿元[13] - 农村普惠服务点达2.49万个 累计代发惠民补贴34亿笔3500亿元[13] 养老金融服务 - 东营农商银行实施三项适老工程 累计上门服务120余次[14] - 全省推出5款"养老系列贷"产品 贷款余额179.3亿元[15] - 4644家网点完成无障碍改造 配备血压计等适老设施[15] 数字金融创新 - 临沂乡村振兴平台促成线上贷款351亿元 办理便民服务103万次[16][17] - 线上贷款产品达10款 余额1280.3亿元 智慧营销系统实现精准匹配[17] - 数字化转型方案聚焦五大领域 构建"五位一体"服务体系[16]
武汉首提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3000亿耐心资本引领,多项创新举措首试首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7:33
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武汉市印发《武汉市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7年)》,首次提出建设全国科技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 [1] - 方案部署实施耐心资本培育、科技信贷提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风险补偿分担、科技金融生态优化"五大行动" [2] - 目标到2027年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50家以上,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30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培育"金种子""银种子"企业500家以上 [2] 耐心资本培育行动 - 武汉整合设立武汉基金和江城基金两只政府产业基金,累计参与设立母、子基金111支,直投项目32个,累计出资204.4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实缴投资规模834.75亿元 [4] - 提高政府投资基金出资比例,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创业投资类基金中出资比例可达50%以上 [4] - 延长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限,最长可达15年 [4] - 用好AIC股权直投试点政策,吸引保险资金参与AIC股权投资 [5] - 推广"拨转股"模式,支持政府投资基金与科研平台合作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中试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5] 科技信贷提质行动 - 推动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立单独的融资授信和风控制度 [7] - 鼓励金融机构拓展科技型企业首贷、信用贷,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模式 [7] - 推广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最高额度1000万元,政府按比例风险补偿 [7] - 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放款365.63亿元,服务企业4287家 [9] - 创新"共赢贷"产品,探索"贷款+认股权证"业务 [9]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行动 - 对"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分层培育、动态调整,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 [10] - 2024年武汉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家,包括四个新兴产业的"全国第一股" [11] - 支持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控股型并购贷款比例最高可达80%,期限最长10年 [12] - 用好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推动发行各类科技创新债券 [12] - 武汉市已有12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72亿元,储备110余家意向发债企业 [13] 数字化金融服务基础设施 - "汉融通"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累计入驻市场主体38万户,促成融资约4300亿元 [9] - 完善"汉融通"综合金融服务功能,推出10款以上融资产品 [9]
推动银行业更好适应科技创新需求
证券日报· 2025-06-15 22:14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 - 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推动金融机构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发展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 [1] -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银行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备受关注 [1] 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具体举措 信贷资源投放 - 银行应将更多信贷资源精准投向科技型企业,持续推动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 [1] - 信用贷款可解决科技型企业前期研发投入大、资产轻、缺乏传统抵押物的问题 [1] - 中长期贷款与科技企业研发周期长的特点相契合,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稳定资金保障 [1] 利率定价与偿付方式 - 银行需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根据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科技成果等"技术流"要素制定差异化利率 [1] - 为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给予利率优惠,降低融资成本 [1] - 设计多元化利息偿付方式,让企业资金安排更具灵活性 [1] 知识产权与金融产品 - 银行应充分挖掘知识产权、创新积分制、技术合同等信息,完善特色金融产品 [2] - 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科学合理评估体系,简化流程、提高额度 [2] 组织体系与内部机制 - 银行应设立专门的科技金融业务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科技金融业务,制定发展策略和业务流程 [2] - 大力发展科技支行,充分发挥其在服务科技企业方面的专业优势,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2] - 适当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激励员工积极拓展科技金融业务 [2] - 提高科技贷款不良容忍度,完善尽职免责制度 [2] 股权投资试点 - 银行可以把开展股权投资试点作为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积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 - 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形成合力,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 [2] 产品创新与服务适配性 - 银行需加强产品创新,提升服务适配性,围绕科技创新金融需求完善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2] - 开发多样化产品,如研发费用贷款、科技型企业供应链金融产品等 [2] - 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实现精准服务与高效审批 [2] 银行在科技创新中的使命 - 在科技创新浪潮中,银行肩负重要使命,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完善组织体系等举措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3] - 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金融动力,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