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精特新贷
icon
搜索文档
田轩:把握金融支持消费发力点
经济日报· 2025-11-05 08:20
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为消费服务场景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等金 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动消费场景向"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全面渗透。2024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 规模达到563.7万亿元,用户规模突破10亿;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覆盖餐饮、零售、文旅等细分领域, 形成了全场景、全天候的金融服务生态。 也要看到,城乡区域金融服务不均衡、信贷模式与消费需求错配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消费潜 力释放的堵点。这些正是新阶段深化金融支持消费改革的发力点。 针对城乡区域金融服务不均衡,完善普惠金融机制是首要发力点。构建县域消费金融生态圈,推动 国有大行与农村信用社合作,打通服务末梢。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整合社保、医 疗、消费数据,建立农村居民信用评分体系,对信用良好的农村消费者给予消费贷款利率优惠和额度提 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消费金融,鼓励东部地区探索"科技+消费+金融"模式,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文 旅+消费+金融",对乡村旅游、非遗体验等项目提供专项贷款。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拉动内需明确为"十五五"时 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提出 ...
把握金融支持消费发力点
经济日报· 2025-11-05 06:16
针对城乡区域金融服务不均衡,完善普惠金融机制是首要发力点。构建县域消费金融生态圈,推动国有 大行与农村信用社合作,打通服务末梢。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整合社保、医疗、 消费数据,建立农村居民信用评分体系,对信用良好的农村消费者给予消费贷款利率优惠和额度提升。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消费金融,鼓励东部地区探索"科技+消费+金融"模式,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文旅 +消费+金融",对乡村旅游、非遗体验等项目提供专项贷款。 解决信贷模式与消费需求错配,关键在于推动消费信贷从总量调控向结构优化转型。既要合理调控住房 信贷增速,逐步提升支持服务消费、绿色消费的额度,也要发展场景化、小额化、短期化消费信贷,针 对新市民、低收入群体推出"信用+收入"双维度评估模型。 进一步激活消费新增长点,强化金融与产业政策的协同联动必不可少。要建立跨部门产融协作平台,打 通消费数据与金融授信链条,推动金融机构深度嵌入绿色家电、节能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前端, 提供"支付+融资+保险"一体化服务。鼓励设立消费金融专项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养老托育、智慧医 疗、体育休闲等民生服务领域创新项目,形成"政策引导—金融支持—产业落地"良性循 ...
江阴农商银行打造科创企业“雨林式”成长沃土
新华日报· 2025-11-05 06:05
发展科技金融、营造科创生态,既是该行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的积极践行,也是地方银行服务 地方的具体实践。江阴民营企业强、科技创新活跃,2024年江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19.2亿元,占 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8%,同比增长9%。今年科创江阴新三年行动开启,4月该行启动"江银高新 科创服务中心"建设,定位"科创企业成长伙伴",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地方发展、培育新增长点的核心 赛道。 5月,江阴农商银行与工商联、南理工江阴校区三方以"校银企协同创新产融研赋能发展"为主题,开展 党建联建和战略合作,三位一体协同,推动金融服务、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 9月末,该行与江阴高新区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围绕科创民营企业融资、重大项目支持、供应链金 融创新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以政府引导、银行赋能、生态协同新模式,推动江阴高新区"产业升级有 支撑、科技创新有保障、民营经济有活力"的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 今年以来,江阴农商银行聚焦"五篇大文章"首篇文章——科技金融,持续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该行与政府、商会、企业携手营造"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协同共生"的示范性科技金 融生态圈,推动江阴 ...
金融街论坛|金融如何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20:35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金融如何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骁、周圆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浇灌优秀科学技术开花结果的"活水"。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与会 嘉宾就"金融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展开热议。 来源:新华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论坛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积极构建与产业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 务体系。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助力企业融资超1.2万亿元,推 出"中试险+研发贷""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金融赋能作用不断增强。 在北京市构建的推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中,金融同样是重要保障要素。北京市副市长靳伟 在论坛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北京市VC/PE的投资金额达1038亿元,同比增长19.4%;A+轮及以前轮 次的早期投资事件同比增长51%;北京全市存量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45%。 不断探索完善服务模式,银行业也在发力。"在企业静态经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更多关注研发投入、 人力资本、社会认可、行业地位等动态经营行为,多维度评价企业的科技含量。"交通银行行长张宝江 介绍,交行运用大数据、隐 ...
金融街论坛丨金融如何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 2025-10-30 19:19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金融如何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张骁、周圆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也是浇灌优秀科学技术开花结果的"活水"。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 与会嘉宾就"金融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展开热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论坛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积极构建与产业创新相适应的金 融服务体系。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助力企业融资超1.2万亿 元,推出"中试险+研发贷""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金融赋能作用不断增 强。 在北京市构建的推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中,金融同样是重要保障要素。北京市副市长 靳伟在论坛上介绍,今年1月至8月,北京市VC/PE的投资金额达1038亿元,同比增长19.4%;A+轮及以 前轮次的早期投资事件同比增长51%;北京全市存量科技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45%。 不断探索完善服务模式,银行业也在发力。"在企业静态经营数据的基础上,我们更多关注研发投 入、人力资本、社会认可、行业地位等动态经营行为,多维度评价企业的科技含量。"交通银行行长张 宝江介绍,交行运用大数据、隐私计算等技术 ...
荣昌区举办2025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会
搜狐财经· 2025-10-29 12:36
会议概况 - 会议于10月28日举行,主题为“聚力创新 链动未来”,是荣昌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的重要环节 [2] - 会议汇聚政府、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三方力量,吸引11家银行机构与80家民营企业代表参会 [2] - 会议通过政策解读、银企对话、现场签约等形式,旨在破解融资难题 [2] 融资成果 - 活动现场达成10项融资协议,签约金额总计6.82亿元,涉及智能制造、禽蛋全产业链、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 [2] - 锐德科技、高智电子等企业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分两轮完成签约 [2] - 荣昌区力争年内新增民营企业授信超50亿元 [3] 金融支持措施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76款专项产品,覆盖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 [2] - 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31%,预计为企业年节约利息成本超1500万元 [2] - 11家银行机构现场发布“专精特新贷”、“设备更新贷”等特色产品 [3] - 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金融监管局分别解读了货币政策工具与小微融资支持政策 [3] 企业发展案例 - 锐德科技获得1300万元贷款,从项目立项到资金到账仅用7天,其投资10亿元建设的智能工厂即将投产,预计实现网络变压器核心元器件“荣昌造”,年产值超5亿元 [2] - 众信农牧通过金融支持建成西南首个无尘级蛋品加工仓,日产鲜蛋200万枚 [3] - 高智电子借助“重点工业企业流动性贷款”实现产能爬坡,产品打入汽车制造、家电等核心领域 [3] 区域经济数据 - 今年1—9月,荣昌区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7万余户 [2] - 同期,荣昌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为95.12亿元,同比增长8.32%,增速高于区域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2]
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49
普惠贷款业务规模与成本 - 截至2025年9月末,普惠贷款余额超过4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120亿元,余额与增量均稳居全区同业首位 [2] - 通过政策引导和产品创新持续推动普惠贷款降本让利,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贵难题 [2] 产品创新与区域特色产业支持 - 创新推出涵盖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口岸经济、民生保障等领域的40余款专属场景化融资产品 [3] - 区域特色方案贷款余额近80亿元,通过特色产品精准对接支持地方特色经济繁荣发展 [3] 客户服务与流程优化 - 累计为6000多户小微客户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近80亿元,优化续贷流程践行支持小微企业稳定经营的承诺 [4] 科技应用与渠道拓展 - 上线银担业务系统直连平台,通过系统接口实现数据高效传递,大幅提升普惠涉农业务办理效率 [5] - 深化与担保机构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担保类贷款在普惠贷款中的比重,拓宽涉农经营主体融资渠道 [5]
第八届立信金融论坛召开,与会嘉宾共议“金融强国建设与金融高水平开放”
金融时报· 2025-10-22 12:33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莉亚在题为《何以兼顾安全与发展》的主 旨报告中表示,通过对监管处罚与银行经营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监管处罚通过驱动银行经营范式 转型,促使其信贷行为得到重塑、风险定价趋于理性。这种微观层面的范式转变也转化为了实体经济效 应,表现在银行机构受到处罚之后,贷款利率呈现下降,同时企业的主营收入呈现提升。刘莉亚表示, 强监管和促发展在微观机制上是内在统一、并行不悖的。她建议,通过监管智慧和银行能力的共同进 化,推动监管引导银行从"被动合规"转向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主动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文锋在题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测度及其 实体效应: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方法》的主旨报告中表示,研究发现,2016年以来中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 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且面临外部冲击时能保持调整至较高水平。吴文锋表示,政府部门内和部 门间的取向一致性均是实体效应的重要来源,其中在经济类和执行类政策领域更为显著。政策一致性不 仅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水平,还改善了企业的投资效率。 10月18日,第八届立信金融论坛在上海召开。本届论坛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金融优化服务促消费提振
经济日报· 2025-10-22 06:01
国家政策与宏观消费环境 -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国家层面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升级 [1] - 江苏省商务系统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持续发力,今年1月至8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84.7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1] 金融机构促消费举措与成效 - 中国建设银行启动消费金融专项行动,推动消费金融全链条深度融合,截至今年10月个人消费贷款余额6295亿元,当年新增突破千亿元 [2] - 建行依托“建行生活”平台承接政府消费补贴,截至8月末已在185个城市发放近69亿元补贴资金,拉动缴费交易额超564亿元 [2] - 建行江苏省分行独家中标江苏省家电以旧换新服务项目,服务近1400万消费者,与约6000家家电3C销售商户合作 [2] 新兴消费领域与金融支持案例 - 适老化产品和养老服务被视为未来消费市场重要领域,建行累计为南京福康通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投放贷款2333万元,支持其完成超30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服务超50万人 [3] - 智能机器狗成为消费新宠并被纳入国补范围,建行累计为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放贷款3000万元,其第六代机器狗产品上市一年多累计销售超2万台 [3][4] - 金融支持为技术发展提供关键助力,人工智能产品如机器狗正从实验室全面推向消费市场 [4]
浙商银行青岛分行:“星火计划”全面启动科技金融新引擎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浪财经· 2025-10-21 18:36
业务规模与定位 - 截至2024年末,各项存款达263亿元,各项贷款达207亿元 [1] - 公司以成为“一流的商业银行”为愿景,深入贯彻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积极支持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科创金融服务战略 - 全力推行“星火计划”科创金融专项服务行动,以“全周期、全方位、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为核心 [1] - 聚焦“新、全、专、久”四维发力,构建科创企业服务新生态 [1] - 重点服务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及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 [1] 创新金融产品 - 力推“资产池”、“跨境池”、“电费白条”等创新产品 [1] - 创新推出“数科贷”、“科创贷”、“专精特新贷”等专属产品,其中“数科贷”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300万元纯信用贷款 [1] - “电费白条”业务为科创企业高频支付场景提供融资支持,支持线上申请即时获额和灵活融资 [2] 专业化服务模式 - 创新构建“1+1+N”专业服务模式,由产品经理、客户经理与风险审查专员组成专项服务团队,提供“贴身管家式”服务 [1] - 设立普惠金融专职团队,建立“敢愿能会”长效服务机制,确保全流程无缝对接 [1]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 - 深度融合金融科技,构建“线上+场景”数字化服务新生态,重点服务青岛市“10+1”优势产业 [2] - 国际业务实现“结算+融资+外汇”100%全线上化办理,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助力出口企业快速获得信用授信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拓展创新金融产品体系,推动科创金融生态建设 [2] - 秉持“金融向善、服务实体”的初心,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定扮演好“科技企业的成长伙伴”角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