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铜绿假单胞菌疫苗
搜索文档
欧林生物(688319):2025Q1-3业绩增长亮眼,金葡菌疫苗临床进展全球领先
国投证券· 2025-11-04 07:30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欧林生物的投资评级为“买入-A”,并予以维持 [4] - 6个月目标价为27.72元,相较于2025年11月3日23.52元的收盘价存在约18%的上涨空间 [4] - 目标价估值基于2026年13倍的动态市销率 [7]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亮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现金流质量显著改善 [1] - 期间费用率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净利率同比增长超9个百分点 [2] - 核心在研产品重组金葡菌疫苗临床进度全球领先,预计2026年上半年揭盲,若成功上市将填补市场空白 [3] - 公司前瞻性布局多款创新疫苗管线,并积极拓展技术平台,为中长期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7]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31.11% [1] - 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9.36% [1] -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去年同期为-33.2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单季度来看,2025Q3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25.38%;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7.22%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3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0.62亿元实现由负转正,Q3单季度现金流为0.53亿元 [1] 盈利能力与费用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93.10%,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整体保持高位稳健 [2] - 期间费用率为79.30%,同比下降13.0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8.56%,同比微增0.6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9.93%,同比下降6.3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8.72%,同比下降6.9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2.08%,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 [2] - 受益于费用率优化,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同比增长9.32个百分点至9.30% [2] 核心产品研发进展 - 重组金葡菌疫苗为国内唯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同类产品,II期临床试验显示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 [3] - 该疫苗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5月底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预计在收集到42例确诊感染病例且完成180天访视后,于2026年上半年进行揭盲分析 [3] - 全球范围内暂无同类产品上市销售,该产品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3] 研发管线与战略布局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4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28.19% [4] - 公司聚焦“超级细菌”疫苗与“成人疫苗”两大战略方向,推进4个全球1.1类新药项目 [7] - 在病毒疫苗领域取得进展:三价流感疫苗(MDCK细胞)已启动I期临床并完成受试者入组;四价流感疫苗(MDCK细胞)已启动III期临床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7] - 通过投资和合作初步布局mRNA疫苗领域,并共建抗体药物研发实验室 [7]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3.8%、18.7%、15.2% [7]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4.7%、20.1%、19.1% [7] - 财务预测显示,净利润率将从2024年的3.5%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9.7% [8][10]
欧林生物拟收购控股子公司15%股权,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8:18
股权收购交易 - 欧林生物拟以不超过4500万元自筹资金通过竞价方式收购一号基金及菁创基金合计持有的新诺明生物15%股权(其中8.11%来自一号基金,6.89%来自菁创基金)[1] - 交易完成后欧林生物对新诺明生物的持股比例从84.13%提升至99.13%,剩余0.87%由成都欧诺众合企业管理中心持有[1] - 新诺明生物主营业务涵盖医学研究、技术开发及进出口服务[1] 战略协同与运营影响 - 收购旨在提升对子公司的控制力与管理效率,增强整体战略协同与资源整合能力[2] - 交易不会改变合并报表范围,且不会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 - 最终成交价格及交易完成时间取决于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竞价结果[2] 核心业务与研发布局 - 公司专注于人用疫苗领域,已上市吸附破伤风疫苗(市占率持续领先)、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三大核心产品[2] - 研发管线聚焦"超级细菌"与"成人疫苗"方向,涵盖重组金葡菌疫苗(Ⅲ期临床全部入组完成)、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等4个全球1.1类新药[3] -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并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2] 融资计划调整 - 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计划(原拟募集1.25亿元),撤回相关申请文件[4] - 原募集资金拟用于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旨在提升生产效率、产品稳定性及管线储备[3] - 项目仍按计划推进,终止发行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4]